一种墙顶调节水平构件及饰面板材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2955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顶调节水平构件及饰面板材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装修装饰工程中的构件,更具体地,涉及装修墙顶调节水平的构件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装修工程中,通常需要对墙顶进行装修和装饰。当采用饰面板材如覆膜石膏板材时,主要通过木龙骨与顶面和饰面的固定。在施工中,应对木龙骨调节到同一水平面的位置,使多个木龙骨处于同一水平面,然后再固定饰面板材,以使饰面板材整体基本处于水平,以达到外表美观的目的。但现有的木龙骨调节水平是通过垫片找平的方式,不足之处在于:1、由于垫片的厚度、形状和与各种木龙骨配合关系难以有效兼顾,调节水平粗糙,无法做到高标准要求的水平状态,且木龙骨存在易变形,破损等情况。2、调节水平的基面不能统一确定,施工进度缓慢,且不易找平。3、调节水平方式不明确,没有统一标准的调平工序流程。4、只能逐个位置调节水平,装修效率低,且累积误差大。5、调节水平的垫件与龙骨不具有连接固定的装配关系,不能在调节水平后直接连接固定饰面板材,装修效率低,耗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墙顶调节水平构件及饰面板材的施工方法,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调节水平精确性差、施工效率低,调节方式不明确无标准,调节构件与龙骨不能相互连接固定等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墙顶调节水平构件,所述调节水平构件包括:

第一构件,用于与墙顶固定,包括基板和垂直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螺柱;

第二构件,包括基座部和接合部,所述接合部用于与装饰构件接合,所述基座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螺柱配合的螺孔;

转动所述第二构件调节所述螺孔与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螺柱之间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二构件的水平状态。

所述第二构件的所述基座部外形为矩形,包括位于两端相对设置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和位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二端板之间且沿纵向轴线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

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设有所述螺孔,通过所述第二构件的所述基座部的所述螺孔与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螺柱连接,形成所述第二构件与所述第一构件的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构件的所述接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板两端的第一件卡件和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和所述第二卡件用于与所述装饰构件接合。

所述第一、二卡件包括其两侧的倾斜导向面和卡规面,所述倾斜导向面用于为装入所述装饰构件导向,所述卡规面用于与所述装饰构件卡装接合。

所述第一、二卡件上具有u形开口槽。

所述第四板中间具有贯通开缝,所述贯通开缝用于对所述装饰构件卡装。

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二、三和四板之间为贯通的空腔,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三板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的间隔距离,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三板与所述第四板之间的间隔距离。

所述螺柱和所述螺孔为细丝螺纹。

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基板上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基板的通孔,所述螺柱位于所述基板的中间位置。

一种饰面板材施工方法,施工时,按照如下方法步骤进行:(1)、将第一构件的基板固定在墙顶基层上,固定时,用紧固件由通孔将基板固定在墙顶基层上;(2)、将第二构件上的螺孔与第一构件的螺柱连接,使得第二构件与第一构件形成连接,这样连同第二构件一并固定于墙顶基层上,同一墙顶基层上固定多个墙顶调节水平构件;(3)、用水平仪打水平线确定水平基准,然后通过螺孔与螺柱的配合转动调节第二构件至规定的水平基准,使多个第二构件处于同一规定要求的水平基准;(4)、将装饰构件卡装在第二构件的接合部上,使装饰构件与第二构件接合;(5)、饰面板材位于装饰构件下方,且用粘接胶将饰面板材与装饰构件粘接固定,用枪钉将饰面板材与装饰构件固定后,再用收口条收口,就可完成饰面板材的施工。

本发明通过第一、二构件细纹螺丝的配合设计,有效的组合实现墙顶面饰面板材的快速找水平和安装,提升了施工效率。旋转式调水平方式,简化可靠的结构可以使顶面饰面板材快速调至水平并保证了调水平的准确度。

本发明优点在于,特定结构形式的第二构件,能够有效地与多种不同形式的装饰构件组配,并有效可靠地定位接合,当第二构件调节至规定的水平基准时,能够保证装饰构件也处于同一水平基准,且卡接方式简单,定位可靠有效,安装效率高,可批量化生产,实现工业化快速安装,提升施工效率,调节水平精准,降低施工难度,省时省力。

图1是本发明一种墙顶调节水平构件中的第一构件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墙顶调节水平构件中的第一构件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墙顶调节水平构件中的第二构件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墙顶调节水平构件中的第二构件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墙顶调节水平构件中的第二构件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墙顶调节水平构件中的第二构件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墙顶调节水平构件中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组装后的使用状态图;

1、墙顶调节水平构件;2、第一构件;2-1、基板;2-2、螺柱;2-3、通孔;3、第二构件;4、基座部;4-1、第一端板;4-2、第二端板;4-3、第一板;4-4、第二板;4-5、第三板;4-6、第四板;4-7、螺孔;4-8、贯通开縫;h1、第一板4-3与第二板4-4之间的间隔距离;h2、第二板4-4与第三板4-5之间的间隔距离;h3、第三板4-5与第四板4-6之间的间隔距离;y-y、第二构件的纵向轴线;l、第一、二端板的长度;5、接合部;5-1、第一卡件;5-2、第二卡件;5-3、倾斜导向面;5-4、卡规面;5-5、u形开口槽;6、装饰构件;7、墙顶基层;8、饰面板材;9、胶;10、枪钉;11、收口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

参见图7,墙顶调节水平构件1包括第一构件2和第二构件3,墙顶调节水平构件1用于对装饰的墙顶基层的装饰构件6调节至水平状态,从而使饰面板材8调节至水平状态,以保证装饰效果和质量。

参见图1和图2,第一构件2包括基板2-1、螺柱2-2和通孔2-3。在本实施例中,基板2-1是一平板,外形为长方形,长度为80mm,宽度为40mm,厚度大致可以选择为2mm左右。当然,上述基板2-1的形状和尺寸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出其他形状和选择合适的其他尺寸。螺柱2-2垂直设置且固定在基板2-1中间位置,螺柱2-2的直径为10mm,高度为24mm,螺柱2-2采用细螺纹,以便于精确调节水平。两个通孔2-3分布在螺柱2-2的两侧附近,通孔2-3的直径为4mm。第一构件2用于与墙顶基层7固定(见图7),固定时是由紧固件在两个通孔2-3处与墙顶基层7固定。固定后,螺柱2-2朝下以与第二构件3的螺孔4-7连接(见图7)。

参见图3、图4、图5和图6,第二构件3包括基座部4和接合部5。基座部4用于与第一构件2的螺柱2-2连接,而接合部5用于装饰构件6连接固定。但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情况下,基座部4也可以作为与装饰构件6接合的至少一部分。

基座座4外形为长方形,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端板4-1和第二端板4-2,第一端板4-1和第二端板4-2位于两端且相对设置。第一端板4-1和第二端板4-2均为平板,均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在第一端板4-1和第二端板4-2内表面之间且沿纵向轴线y-y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板4-3、第二板4-4、第三板4-5和第四板4-6。第一板4-3与第二板4-4、第二板4-4与第三板4-5、第三板4-5与第四板4-6之间是贯通的,贯通方向是如图3和图6所示前后方向。贯通是为特定结构的装饰构件6中的结构件起到插接定位作用,以使得装饰构件6整体稳固定位,更有效地支撑饰面板材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板4-4与第三板4-5之间的间隔距离h2大于第一板4-3与第二板4-4之间的间隔距离h1,第一板4-3与第二板4-4之间的间隔距离h1大于第三板4-5与第四板4-6之间的间隔距离h3。在第一板4-3和第二板4-4中间设有螺孔4-7,该螺孔4-7用于与螺柱2-2螺纹连接,以使第一构件2与第二构件3连接,且可以使第二构件3沿螺柱2-2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水平位置。如上所述,第二板4-4与第三板4-4间隔距离h2较大,而第四板4-6与接合部5是连接固定的,接合部5可以与第四板4-6为一体式的,或接合部5连接固定在第四板4-6上。第四板4-6中间具有贯通开缝4-8,贯通开缝4-8是前后方向贯通(见图6)。该贯通开缝4-8作为与装饰构件6卡装接合之用,当贯通开缝4-8起到卡装接合的作用时,第三板4-5的起到限位挡板的作用,使装饰构件6进入贯通开缝4-8后被第三板4-5限制挡住定位,不再移动,以保证装饰构件6连接稳固不松动。

接合部5包括分别设置在第四板4-6两端的第一件卡件5-1和第二卡件5-2,第一卡件5-1和第二卡件5-2垂直于第四板4-6,且主要用于与装饰构件接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二卡件5-1、5-2结构相同,均包括其两侧的倾斜导向面5-3和卡规面5-4,倾斜导向面5-3用于为装入装饰构件6导向,卡规面5-4为平面,用于与装饰构件6卡装接合。当装饰构件6采用轻钢龙骨时,同一卡件的两侧的卡规面5-4之间的尺寸正好与轻钢龙骨的内壁适配,使轻钢龙骨被卡规面5-4卡装,从而导致第二构件3与装饰构件6的稳固可靠地连接。第一、二卡件5-1、5-2上具有大致u形开口槽5-5,u形开口槽5-5的底面可以是平面,该u形开口槽5-5的作用是与特定的装饰构件6连接之用,以使得装饰构件6的连接部分接合在u形开口槽5-5中,使得两者稳固可靠地定位连接。同一卡件的两侧的卡规面5-4之间的距离略小于第一、二端板4-1、4-2的长度l(见图4),该长度l也与第四板4-6同向的尺寸相同。这样可以使装饰构件6(如轻钢龙骨)的壁体抵靠在第四板4-6上,因而可以使装饰构件6与第二构件3相互插紧,以形成稳固地连接。

将第二构件3的螺孔4-7与第一构件2的螺柱2-2配合就可将第一、二构件2、3组装为墙顶调节水平构件1。

工业实用性

现有饰面板材主要通过木龙骨与墙顶面和饰面板材的固定。不足之处在于,木龙骨通过垫片调节水平基准,无法做到质量高工效快,调节精度差,且木龙骨存在易变形,破损等情况。

参见图7,施工时,按照如下方法步骤进行:1、第一步骤,将第一构件2的基板2-1固定在墙顶基层7上,固定时,用钉子通过通孔2-3将基板2-1固定,通过第二构件3的螺孔4-7与第一构件2上的螺柱2-2配合使第二构件3连接在第一构件2上,这样连同第二构件3一并固定于墙顶基层7上,同一墙顶基层7上固定多个墙顶调节水平构件1。2、第二步骤,用水平仪打水平线确定水平基准,然后通过螺孔4-7与螺柱2-2的配合转动调节第二构件3至确定的水平基准,使多个第二构件3处于同一规定要求的水平基准。3、第三步骤,将装饰构件6(轻钢龙骨)卡装在第二构件3的接合部5上,在本实施例中,装饰构件6的轻钢龙骨的形状大致为u形状,轻钢龙骨u形底面为平面。4、第四步骤,饰面板材8位于装饰构件6的下方,将饰面板材8用粘接胶9与装饰构件6粘接固定,再用枪钉10将饰面板材与装饰构件6固定后,再用收口条11收口,就可完成饰面板材8的施工。粘接胶9可以采用市售的装饰行业用胶。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得知,第二构件3与装饰构件6能够有效地接合定位,使装饰构件6整体处于水平基准,第二构件3在第一构件2上通过螺纹配合调节水平基准,工效快且能够有效地保证调节水平基准精确,省时省力。

装饰构件6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轻钢龙骨,还可以装饰行业中其他的装饰构件。第二构件3特定复合结构就是为了满足不同装饰构件与第二构件3组装关系,以保证有效可靠地接合。

虽然已经特别参照上面的实施例示出和说明了本发明的各个方面,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理解,在不脱离所公开内容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通过修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设想出各种另外的实施例。这样的实施例应当理解为落在基于所附权利要求书和任何其等同方案所确定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