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562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天沟指建筑物屋面两胯间的下凹部分。屋面排水分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自由排水),有组织排水一般是把雨水集到天沟内再由雨水管排下,集聚雨水的沟就被称为天沟,天沟分内天沟和外天沟,内天沟是指在外墙以内的天沟,一般有女儿墙,外天沟是挑出外墙的天沟,一般没女儿墙。

传统天沟施工工艺相当复杂,采用现场搭设脚手架支模。这种方法费工、费时、耗材、施工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建造成本高且质量难以保障。尤其对工业化、工厂化生产的钢结构建筑房屋的天沟而言施工更加复杂、问题更加突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板结构,无需搭设脚手架支模,取消模板支撑体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板结构,包括:

托梁单元,其悬挑于厂房主体;

外部侧模板,为钢筋桁架楼承板,其底部固定于所述托梁单元的上表面,所述外部侧模板与所述托梁单元的上表面形成外天沟的外侧模板;

加强杆,与所述外部侧模板平行设置,并贯穿和固定于其中的钢筋桁架;

内部侧模板,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加强杆连接;

钢筋框架,其设置于所述外天沟的底部,两端与所述钢筋桁架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托梁单元包括:

多个第一托梁,多个所述第一托梁位于同一平面内,相互之间平行设置,并悬挑于所述厂房主体;

多个第二托梁,每一个所述第二托梁,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外天沟的延伸方向一致,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托梁之间,并且其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一托梁;

多个底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托梁和第二托梁的上表面,用于封堵所述第一托梁和第二托梁之间的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通过栓钉固定于所述第一托梁和第二托梁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刚承板,其瓦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外天沟的延伸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托梁和所述第二托梁均为“h”型钢,并且,其翼缘与地面平行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封堵板,设置于所述外部侧模板与所述托梁单元的连接处,用于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封堵板为直角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封堵板的一边焊接固定于所述托梁单元的上表面,另一边设置于所述外部侧模板的底模与钢筋桁架之间,并与所述压型板焊接固定,所述钢筋桁架与所述托梁单元的上表面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封堵板的焊缝处涂抹有密封胶。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杆为直角构件。

本发明提供的模板结构,使用悬挑的托梁单元与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形成模板结构,无需搭设脚手架支模,取消模板支撑体系。建造成本低、施工难度底,质量有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模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模板结构中托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厂房主体,2.第一托梁,3.第二托梁,4.外部侧模板,41.底模,42.钢筋桁架,5.底板,6.内部侧模板,7.封堵板,8.加强杆,9.栓钉,10.钢筋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钢筋桁架楼承板是将楼板中的钢筋在工厂采用进口设备加工成钢筋桁架,并将钢筋桁架与镀锌钢板在工厂焊接成一体的组合模板。该模板系统是将混凝土楼板中的钢筋与施工模板组合为一体,组成一个在施工阶段能够承受湿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的承重构件,并且该构件在施工阶段可作为钢梁的侧向支撑使用。在使用阶段,钢筋桁架与混凝土共同工作,承受使用荷载。

在施工现场,可以将钢筋桁架楼承板直接铺设在钢梁上,然后进行简单的钢筋工程,便可浇筑混凝土。使用该模板不需要架设及脚手架,底部镀锌压型钢板仅做模板用,不替代受力钢筋,故不需考虑防火喷涂及防腐维护的问题,并且,钢筋排列均匀,上下两层钢筋间距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能充分得到保证,为提高楼板施工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当浇筑混凝土形成楼板后,具有现浇板整体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抗冲击性能好、防水性能好等众多优点。

一种模板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

托梁单元,其悬挑于厂房主体1;

外部侧模板4,为钢筋桁架楼承板,其底部固定于所述托梁单元的上表面,所述外部侧模板4与所述托梁单元的上表面形成外天沟的外侧模板;

加强杆8,与所述外部侧模板4平行设置,并贯穿和固定于其中的钢筋桁架42;

内部侧模板6,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加强杆8连接。

在外部侧模板4安装成型后贯穿横向加强杆8,提高外部侧模板4的平整度,内部侧模板6通过螺杆加固加紧,浇筑形成混凝土外挑天沟。其中,内部侧模板6可以为木模。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钢筋框架10,其设置于底板5上方,两侧与钢筋桁架42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托梁单元包括:

多个第一托梁2,多个所述第一托梁2位于同一平面内,相互之间平行设置,并悬挑于所述厂房主体1;

多个第二托梁3,每一个所述第二托梁3,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外天沟的延伸方向一致,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托梁2之间,并且其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一托梁2;

多个底板5,固定于所述第一托梁2和第二托梁3的上表面,用于封堵所述第一托梁2和第二托梁3之间的缺口。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5通过栓钉9固定于所述第一托梁2和第二托梁3的上表面。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5为刚承板,其瓦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外天沟的延伸方向垂直。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托梁2和所述第二托梁3均为“h”型钢,并且,其翼缘与地面平行放置。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封堵板7,设置于所述外部侧模板4与所述托梁单元的连接处,用于密封。在连接点部位安装封堵板7防止漏浆。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封堵板7为直角构件,优选镀锌角钢。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封堵板7的一边焊接固定于所述托梁单元的上表面,另一边设置于底模41与钢筋桁架42之间,并与底模41焊接固定,所述钢筋桁架42与所述托梁单元的上表面焊接固定。钢筋桁架42的钢筋全数与托梁单元的上表面焊接,增加外部侧模板4的抗倾覆能力。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封堵板7的焊缝处涂抹有密封胶。

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杆8为直角构件,优选角钢。

施工方法:

步骤a:在厂房主体1上安装托梁单元;

步骤b:在托梁单元上表面焊接通长封堵板7;

步骤c:安装外部侧模板4,竖向安装,多块外部侧模板4之间承插固定,安装时底模41朝外,钢筋桁架42朝内,将钢筋桁架42底部与托梁单元上表面焊接固定,并将底模41底部与封堵板7焊接固定并打胶密封;

步骤d:将加强杆8横向贯穿钢筋桁架42,并固定于钢筋桁架42;

步骤e:绑扎钢筋框架10,并将其锚入两侧的钢筋桁架42中;

步骤f:吊装内部侧模板6,背楞采用木方,支撑梁采用双钢管,对拉螺杆内部与加强杆8搭接焊接;

步骤g:浇筑混凝土。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