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隔音保温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779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的隔音保温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的隔音保温墙。



背景技术:

墙是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是建筑物竖直方向的主要构件,起分隔、围护和承重等作用,还有隔热、保温、隔声等功能,砖的特点是块小、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抗扭强度和抗剪强度,中国标准粘土砖的尺寸为240×115×53mm,这一尺寸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砖的长宽高之比为4:2:1(包括10mm的灰缝宽度),砖墙的厚度多以砖的倍数称呼,由于砖的长度为240mm,因此厚度为一砖的墙又称“二四”墙,厚度为一砖半的墙又称“三七”墙,厚度为半砖的墙又称“一二”墙,砖墙构造需要把小尺寸的砖头以一种合理的方式通过砂浆组合成墙体,砖墙砌筑的主要标准是不能有上下“通缝”以保证砖墙的坚固,因此砖块的砌筑应遵循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的原则,一层砖术语称为一“皮”,和墙体方向平行的砖称为“顺”,和墙体方向垂直的砖称为“丁”,要保证没有通缝就需要把砖交错砌筑。

但现有的墙体并不具备有良好的隔音和保温功能,需要通过后期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加工和操作才能够完成,这样不但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压力和负担,还让该些墙体不能够在现有的市场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而且现有的墙体并不具有良好的装饰和挂装饰品的功能,无法将装饰品悬挂在墙体上,使得现有的墙体不能够在建筑领域上得到更多的认可。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改良的隔音保温墙,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隔音保温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的隔音保温墙,包括墙主体,所述墙主体的一侧设有外墙保护壳,所述墙主体的顶端设有所述墙主体的内部设有固定面,所述墙主体的内部设有沾粘层和第一真空层,所述沾粘层和所述第一真空层均贯穿设置于所述墙主体中,所述外墙保护壳与墙主体通过所述沾粘层固定连接,所述墙主体的内部设有第二真空层和保温层,且所述第一真空层与所述第二真空层通过黏胶固定连接,所述墙主体的一侧设有内墙层和凹槽,且所述凹槽嵌入设置于所述墙主体中,所述内墙层的内部设有挡板层和装饰层,且所述挡板层与所述装饰层贯穿设置于所述内墙层中。

进一步的,所述墙主体的一侧设有保护膜,且所述保护膜与所述墙主体通过黏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墙主体的底端设有接地面,且所述接地面与所述墙主体通过黏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墙层的内部设有连接层,且所述内墙层与所述墙主体通过所述连接层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层的一侧设有连接面,且所述挡板层与所述装饰层通过所述连接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改良的隔音保温墙,结构合理,可以通过第一真空层、第二真空层和保温层来实现该种墙体的隔音和保温的能力,无需通过工作人员任何的加工和操作就能够实现,这样不但减轻了工作人员压力和负担,还让该种改良的隔音保温墙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而且该种改良的隔音保温墙还可以通过凹槽和装饰层来将装饰品悬挂在该种墙体上,使得该种墙体能够建筑领域上得到更多的认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墙层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主体;2-外墙保护壳;3-沾粘层;4-第一真空层;5-第二真空层;6-保温层;7-内墙层;8-保护膜;9-接地面;10-连接层;11-挡板层;12-装饰层;13-连接面;14-固定面;1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的隔音保温墙,包括墙主体1,所述墙主体1的一侧设有外墙保护壳2,所述墙主体1的顶端设有所述墙主体1的内部设有固定面14,所述墙主体1的内部设有沾粘层3和第一真空层4,所述沾粘层3和所述第一真空层4均贯穿设置于所述墙主体1中,所述外墙保护壳2与墙主体1通过所述沾粘层3固定连接,所述墙主体1的内部设有第二真空层5和保温层6,且所述第一真空层4与所述第二真空层5通过黏胶固定连接,所述墙主体1的一侧设有内墙层7和凹槽15,且所述凹槽15嵌入设置于所述墙主体1中,所述内墙层7的内部设有挡板层11和装饰层12,且所述挡板层11与所述装饰层12贯穿设置于所述内墙层7中。

进一步的,所述墙主体1的一侧设有保护膜8,且所述保护膜8与所述墙主体1通过黏胶固定连接,所述保护膜8具有良好的保护能力,能够更好的保护所述墙主体1不受到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墙主体1的底端设有接地面9,且所述接地面9与所述墙主体1通过黏胶固定连接,所述接地面9具有良好的连接固定能力,可以更好的帮助该种墙主体1与地面的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内墙层7的内部设有连接层10,且所述内墙层7与所述墙主体1通过所述连接层1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层10具有良好的连接性,能够更好的帮助所述内墙层7和所述墙主体1之间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层11的一侧设有连接面13,且所述挡板层11与所述装饰层12通过所述连接面1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面13具有良好的固定能力,可以更好的帮助所述挡板层11与所述装饰层12之间的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通过接地面9将该种墙主体1与地面进行固定连接,若需要在该种墙体的顶端继续连接墙体,那么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固定面14和接地面9在该种墙主体1的顶端继续连接该种墙体,建设完毕后,该种墙主体1就可以通过内部的真空层来实现隔音的效果,因为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该种墙主体1可以通过第一真空层4和第二真空层5来将声音进行隔离,随后该种墙还可以通过保温层6来保持室内的温度,若需要在该种墙体上进行打洞或者打钉时,可以通过装饰层12来实现,并且由内墙层7内部的挡板层11来防止打洞和钉子损坏到墙主体1内部的结构,最后还可以通过凹槽15来放置一系列的电子产品,增加了该种墙体的美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的隔音保温墙,包括墙主体,所述墙主体的一侧设有外墙保护壳,所述墙主体的顶端设有所述墙主体的内部设有固定面,所述墙主体的内部设有沾粘层和第一真空层,所述沾粘层和所述第一真空层均贯穿设置于所述墙主体中,所述外墙保护壳与墙主体通过所述沾粘层固定连接,可以通过第一真空层、第二真空层和保温层来实现该种墙体的隔音和保温的能力,无需通过工作人员任何的加工和操作就能够实现,这样不但减轻了工作人员压力和负担,还让该种改良的隔音保温墙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而且该种改良的隔音保温墙还可以通过凹槽和装饰层来将装饰品悬挂在该种墙体上,使得该种墙体能够建筑领域上得到更多的认可。

技术研发人员:任学文;张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绿萃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14
技术公布日:2018.0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