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连接的新型内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780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内墙板领域,具体涉及便于连接的新型内墙板。



背景技术:

墙体是建筑框架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墙体分为外墙和内墙,外墙对建筑主体起到围护的作用,是抵抗外界物理、化学、生物破坏的维护结构,内墙主要起到隔音、分隔空间、承重等作用。传统的墙体大多采用砌体材料砌筑而成,砌体材料例如砖、砌块等,但是砌体材料需要特制模具进行加工,其加工过程复杂、成本高。而且,通过砌体材料砌筑墙体,施工时间长、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高,且墙体容易因温度和干缩而产生裂缝,以及因现场湿作业过多而造成框架结构中的一些钢材腐蚀生锈。

随着建材工业的发展,墙体材料也逐渐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块状砌体材料逐渐转变为板材,而越来越多的内墙则采用了条板作为墙体材料。以条板作为内墙的墙体材料,虽然克服了砌块的部分缺点,但是也需要特制的模具,制作成本高,并且条板之间的连接存在很多问题,易产生贯穿裂缝,造成墙体的安全隐患,影响了条板的使用发展趋势。

并且现有的板条连接方式,两个板条之间容易存在间隙,因而更易产生贯穿裂缝,造成墙体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板条连接方式,两个板条之间容易存在间隙,因而更易产生贯穿裂缝,造成墙体的安全隐患,目的在于提供便于连接的新型内墙板,解决内墙板的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便于连接的新型内墙板,包括板条a和板条b,所述板条a和板条b的两端均垂直连接有板条c,所述板条a和两个板条c构成一个凹槽a,板条b和两个板条c构成一个凹槽b,凹槽a的两个竖直侧面上同一高度均连接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与板条c垂直连接有板a、与板a远离板条c的一端垂直连接的板b,与板b的另一端垂直连接的板c,并且板b的另一端在凹槽a的开口处,所述凹槽b的两个竖直侧面上同一高度均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连接在板条c上的竖直的板d,所述板d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垂直连接有板e和板f,所述板d的上端在凹槽b的开口处,板e的厚度与板a和板c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板c的厚度与板e和板f之间的距离相同。

进一步的,本装置在使用时,板a、板b、板c构成一个u型槽a,板d、板e、板f构成一个u型槽b,板条a和板条b在拼接时,从上至下将u型槽a卡入u型槽b中,进而实现两者的拼接,并且在拼接后,板条a和板条b上的板条c一一对应,通过u型槽a和u型槽b能无间隙的进行固定,这样的连接方式可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两个板条既不会上下晃动也不会左右晃动,更便于使用,并且能均匀受力,进而提高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的,便于连接的新型内墙板,所述凹槽a和凹槽b外的两个侧面上均分别设置有与板条c平行的板条d和板条e,所述板条d的下端连接有连板a,所述连板a的另一端与凹槽a和凹槽b的内底部连接,所述板条e的上端连接有连板b,所述连板b的另一端与凹槽a和凹槽b的开口处连接。在左右方向上进行连接时,将另一个板条a旁的板条e卡入,第一个板条b上的板条c和板条e之间,这样的连接方式,不仅在水平的方向上能稳固的连接,并且连接后,两个板条之间没有间隙,更便于受力,防止发生松动。

具体的,便于连接的新型内墙板,板条c与板条d之间的距离和板条c与板条e之间的距离相同,并且板条c与板条e之间的距离与板条c的厚度相同,板条c、板条e、板条d的厚度均相同。进一步包装无间隙稳固连接,防止相对滑动。

优选的,便于连接的新型内墙板,所述凹槽a和凹槽b的深度均相同,并且凹槽a内板条a的中点上垂直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为凹槽b的深度的两倍。通过设置支撑板进一步增大板条a和板条b的受力,由于支撑板的设置,使得板条a和板条b在拼接后,支撑板位于其中点,防止板条a和板条b内的中空部分向内凹陷,进而减短使用寿命。

具体的,便于连接的新型内墙板,所述板条c的长度为板条a和板条b长度的四分之一。板条c的长度较短,这样板条a和板条b形成的空间面积约小,板条a和板条b之间的距离越短,这样在板条a和板条b受力时,能承受的力更大,不容易弯曲变形,使用寿命更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便于连接的新型内墙板,本装置在使用时,在连接板条时能快速便捷的连接,并且两个板条在连接时没有间隙,既不会发生滑动,也能受力均匀,使用寿命更长;

2、本发明便于连接的新型内墙板,本装置便于连接,并且能承受较重的力,本装置能根据实际情况拼接成各种形状,实用性更高,也更便于使用;

3、本发明便于连接的新型内墙板,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板条a,2-板a,3-板b,4-板c,5-板d,6-板e,7-板f,8-连板b,9-板条e,10-板条d,11-支撑板,12-板条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便于连接的新型内墙板,包括板条a1和板条b12,所述板条a1和板条b12的两端均垂直连接有板条c,所述板条a1和两个板条c构成一个凹槽a,板条b12和两个板条c构成一个凹槽b,凹槽a的两个竖直侧面上同一高度均连接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与板条c垂直连接有板a2、与板a2远离板条c的一端垂直连接的板b3,与板b3的另一端垂直连接的板c4,并且板b3的另一端在凹槽a的开口处,所述凹槽b的两个竖直侧面上同一高度均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连接在板条c上的竖直的板d5,所述板d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垂直连接有板e6和板f7,所述板d5的上端在凹槽b的开口处,板e6的厚度与板a2和板c4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板c4的厚度与板e6和板f7之间的距离相同。

实施例2

所述的便于连接的新型内墙板,包括板条a1和板条b12,所述板条a1和板条b12的两端均垂直连接有板条c,所述板条a1和两个板条c构成一个凹槽a,板条b12和两个板条c构成一个凹槽b,凹槽a的两个竖直侧面上同一高度均连接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与板条c垂直连接有板a2、与板a2远离板条c的一端垂直连接的板b3,与板b3的另一端垂直连接的板c4,并且板b3的另一端在凹槽a的开口处,所述凹槽b的两个竖直侧面上同一高度均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连接在板条c上的竖直的板d5,所述板d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垂直连接有板e6和板f7,所述板d5的上端在凹槽b的开口处,板e6的厚度与板a2和板c4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板c4的厚度与板e6和板f7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凹槽a和凹槽b外的两个侧面上均分别设置有与板条c平行的板条d10和板条e9,所述板条d10的下端连接有连板a,所述连板a的另一端与凹槽a和凹槽b的内底部连接,所述板条e9的上端连接有连板b8,所述连板b8的另一端与凹槽a和凹槽b的开口处连接。板条c与板条d10之间的距离和板条c与板条e9之间的距离相同,并且板条c与板条e9之间的距离与板条c的厚度相同,板条c、板条e9、板条d10的厚度均相同。

实施例3

所述的便于连接的新型内墙板,包括板条a1和板条b12,所述板条a1和板条b12的两端均垂直连接有板条c,所述板条a1和两个板条c构成一个凹槽a,板条b12和两个板条c构成一个凹槽b,凹槽a的两个竖直侧面上同一高度均连接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与板条c垂直连接有板a2、与板a2远离板条c的一端垂直连接的板b3,与板b3的另一端垂直连接的板c4,并且板b3的另一端在凹槽a的开口处,所述凹槽b的两个竖直侧面上同一高度均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连接在板条c上的竖直的板d5,所述板d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垂直连接有板e6和板f7,所述板d5的上端在凹槽b的开口处,板e6的厚度与板a2和板c4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板c4的厚度与板e6和板f7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凹槽a和凹槽b外的两个侧面上均分别设置有与板条c平行的板条d10和板条e9,所述板条d10的下端连接有连板a,所述连板a的另一端与凹槽a和凹槽b的内底部连接,所述板条e9的上端连接有连板b8,所述连板b8的另一端与凹槽a和凹槽b的开口处连接。板条c与板条d10之间的距离和板条c与板条e9之间的距离相同,并且板条c与板条e9之间的距离与板条c的厚度相同,板条c、板条e9、板条d10的厚度均相同。所述凹槽a和凹槽b的深度均相同,并且凹槽a内板条a1的中点上垂直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长度为凹槽b的深度的两倍。所述板条c的长度为板条a1和板条b12长度的四分之一。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