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卫生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148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卫生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卫生间。



背景技术:

在如今全球变暖致使海平面不断上升从而使陆地面积逐渐减少,并且在人口日益增长的社会,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也越来越少,使得现有房价上涨日益严重,基于此,设计以人为本,减少占地面积,用尽可能小的空间承载尽可能多功能的卫生间是人们所向往的。

而现有的卫生间的缺陷包括:

现有的卫生间一般集厕所、洗漱、沐浴的功能为一体,但是对于这些功能的结构都是固定安装于卫生间中,使用某项功能时,其他功能结构暂时闲置,自然占用的面积就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卫生间,其在启动某项主功能结构时,其余主功能结构处于收折状态,从而节约大量的空间,缩小了卫生间的占地面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卫生间,其包括支撑体、安装于所述支撑体上的便池组件、洗漱组件以及洗浴组件,所述便池组件、洗漱组件以及洗浴组件分别在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以及第三工作模式下启动;所述智能卫生间还包括用于在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第三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模式切换机构,在所述便池组件、洗漱组件以及洗浴组件其中之一启动时,剩余的一个或两个处于收折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便池组件包括蹲便器和加装坐便器,所述加装坐便器包括坐便板和安装结构,所述坐便板通过所述安装结构与支撑体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子模式和第二子模式,在所述第一子模式下,所述坐便板处于第一关闭状态,在所述第二子模式下,所述坐便板处于第一打开状态;其中,第一关闭状态时,安装机构控制坐便板收折于蹲便器旁;第一打开状态时,安装机构控制坐便板转动至蹲便器的上方;所述第一子模式和第二子模式之间的切换通过模式切换机构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加装坐便器还包括防溅板和防溅板支架;所述防溅板支架的一端与防溅板固定连接,防溅板支架的另一端与坐便板远离支撑体的一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便池组件还包括一挡板,所述挡板滑动连接于蹲便器上,所述挡板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滑动到远离蹲便器的位置,所述挡板在非第一工作模式下,滑动到蹲便器的腔体上,用于遮挡所述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洗漱组件包括箱体、安装于箱体上的一体化洗手装置以及洗漱台,所述一体化洗手装置位于洗漱台的上侧,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于支撑体上,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箱体转动使得一体化洗手装置以及洗漱台位于智能卫生间中,在非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箱体转动使得一体化洗手装置以及洗漱台位于智能卫生间外侧的容置空间内,所述一体化洗手装置包括感应水龙头和感应烘干机。

进一步地,所述洗漱台包括洗漱台面板、驱动电机以及智能感应组件,所述洗漱台面板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智能感应组件用于感知人体,并在感应到人体时控制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洗漱台面板转动至第二打开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洗漱台面板相匹配的槽位,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洗漱台面板转动至槽位中时使洗漱台面板处于第二关闭状态,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洗漱台面板转动至远离槽位时使洗漱台面板处于第二打开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洗漱台面板处于第二打开状态时,其上表面设有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的第一侧延伸至洗漱台面板与箱体的转动连接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污水箱,所述第一侧与所述污水箱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洗浴组件包括自动洗头机和沐浴用莲蓬管,所述自动洗头机包括头罩和喷头装置,所述喷头装置安装于头罩内并沿所述头罩内壁转动;所述莲蓬管包括喷头装置和自动机械臂管,所述喷头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自动机械臂管的一端,所述喷头装置与外部的进水管以及进风管均连通,所述自动机械臂管的另一端与外部的进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洗浴组件还包括用于带动自动洗头机升降的自动升降机构,所述自动洗头机固定安装于所述自动升降机构上,所述自动机械臂管为仿生象鼻的柔性管,所述仿生象鼻的柔性管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运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智能拖鞋以及用于安装在智能卫生间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拖鞋安装有第一控制器、信号接收器以及发光装置,所述信号接收器、所述发光装置均与所述第一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第二控制器、人体感应器以及与所述信号接收器配对的信号发射器,所述人体感应器、所述信号发射器均与所述第二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人体感应器感应到人体时,所述第二控制器令所述信号发射器向所述信号接收器发送开灯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所述信号发射器发送的开灯信号时,所述第一控制器令所述发光装置发光。

进一步地,还包括收纳装置,所述收纳结构包括净衣柜和脏衣柜,所述净衣柜和脏衣柜均嵌入支撑体内,所述脏衣柜的侧边或底部设有开口,所述收纳结构还包括收纳通道,所述收纳通道嵌入支撑体内,所述收纳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开口连通,收纳通道的另一端与支撑体的外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包括主控器、以及切换模块,所述切换模块通过所述主控器与便池组件、洗漱组件以及洗浴组件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切换模块为语音识别系统、按键开关、触摸开关中的一种或多种。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至少具有便池组件、洗漱组件以及洗浴组件三大主功能结构,通过不同的工作模式对每个主功能结构的启动进行控制,而在某个主功能结构启动后,其余主功能结构中的一个或两个处于收折状态,卫生间的空间利用率高,减少了卫生间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卫生间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卫生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便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加装坐便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加装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蹲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蹲便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便池组件的工作原理图;

图9为本发明中智能鞋具的工作原理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洗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一体化洗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一体化吸收装置的正视图;

图13为本发明中一体化洗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14为本发明中一体化洗手装置的仰视图;

图15为本发明中一体化洗手装置的原理图;

图16为本发明中洗漱台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洗漱台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洗漱台的工作原理图;

图19为本发明中纸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中收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收纳组件中净衣柜的柜门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收纳组件中脏衣柜的柜门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中自动洗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中自动洗头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5为自动洗头机中自动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自动洗头机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中莲蓬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模式切换机构;11、主控制器;12、语音识别系统;13、按键/触摸开关;

20、便池组件;21、加装坐便器;211、电机;212、l型凸台;213、坐便板;214、防溅板;215、防溅板支架;216、控制器;217、转轴套;218、出风/水管;219、限位凹槽;2111、输出转轴;2112、电机外壳;22、蹲便器;221、挡板装置;222、便池;223、泡沫出口;224、抽风口;225、挡板;226、电机;

30、洗漱组件;31、箱体;311、污水箱;312、净水箱;313、槽位;32、一体化洗手装置;321、壳体;322、出水口;323、第一感应器;324、吹风口;325、第二感应器;33、洗漱台面板;331、凹陷区域;

40、洗浴组件;41、自动洗头机;411、头罩;412、自动按摩装置;413、喷头装置;414、限位凸缘;4121、胶指固定板;4122、按摩胶指;42、莲蓬管;421、喷头装置;422、自动机械臂管;43、自动升降装置;431、固定杆;432、升降件;

50、支撑体;

60、纸巾组件;61、壳体;62、壳门;63、支撑架;64、压板;65、弹簧;

70、储物镜柜;71、单向镜;

80、收纳组件;81、推进式阻尼器;82、净衣柜;83、脏衣柜;84、收纳通道;85、第一柜门;86、合页;87、第二柜门;88、转动轴;89、凸缘;

90、脚底按摩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1-2所示,一种智能卫生间,其主要包括支撑体50、安装于所述支撑体上的便池组件20、洗漱组件30以及洗浴组件40三大主功能结构,所述便池组件20、洗漱组件30以及洗浴组件40分别在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以及第三工作模式下启动;所述智能卫生间还包括用于在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第三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模式切换机构10,在所述便池组件20、洗漱组件30以及洗浴组件40其中之一启动时,剩余的一个或两个处于收折状态。

三大主功能结构原则上是单一启动,即其中一个主功能结构在工作时,其他主功能结构处于收折状态,这里的收折可以是部分收折,也可以是全部收折,所谓的收折,主要是在对其他主功能结构工作不造成影响的基础上减少占用卫生间的空间。为了避免频繁切换,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是多种主功能结构同时处于启动状态。除了三个主功能结构外,还可以包括一些辅助功能结构,辅助功能结构可以包括嵌入支撑体50内的纸巾组件60、包括单向镜71的储物镜柜70和收纳组件80,以及位于卫生间内的脚底按摩贴90以及智能拖鞋。这些辅助功能结构可以在任何时间内进行启动,当然,也可以是根据主功能结构的配合密切程度,适应于对应的主功能结构启动过程中进行启动。支撑体50根据卫生间的用材可以是墙体、支撑板等,即支撑体50为卫生间的框架。

模式切换机构10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为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可以通过语音识别系统12与主控制器11的配合方式,通过语音输入有主控制器11控制相应的主功能结构或辅助功能结构,语音识别系统12可以和主控制器11集成于一体,在语音识别系统12需要设置相应的语音采集模块,例如麦克风。还可以是通过按键/触摸开关13与主控制器11的配合方式,通过选择开关触发相应的脉冲,由主控制器11控制相应的主功能结构或辅助功能结构开启。当然,还可以是上述方式的融合。

一般情况下,使用者可以通过模式切换机构10选择需要的主功能结构进行启动,如果使用者未选择,可以默认为第一工作模式,即启动便池组件,即上厕所模式,一般上完厕所需要洗水,那么为了更加智能,在第一工作模式结束后,模式切换机构10可以自动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即启动洗漱组件。模式切换机构10的功能选择(例如语音识别系统12或按键/触摸开关13)通常可以设置在卫生间门外,当然,也可以在内部同样设置相应的功能选择结构。不过为了避免进入卫生间后,卫生间门外的功能选择结构对内部使用造成影响,优选卫生间门内外的功能选择结构择一启用。

卫生间的门设置为推拉门或卷帘门,可以进一步减少卫生间的占用面积。采用卷帘门时,可以通过开关(可以是按键/触摸开关13)对其进行开启,也可以通过语音识别系统12对其进行开启,即主控制器11电性连接卷帘门的动力机构(例如推杆电机等),当然,也可以是单独采用控制结构对卷帘门进行控制。卷帘门优选设置为左右方向开启和关闭,在卫生间门框的上下两侧设置卷帘门用导轨,动力机构设置到门框左右两侧的任一侧。

下面对各个主功能结构以及辅助功能结构进行相应的阐述,包括但不限于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和使用场景。

一、便池组件

便池组件包括蹲便结构和坐便结构,并可在蹲便结构和坐便结构之间切换,同时,使用坐便结构时,还具有防溅功能。请参照图3和图4所示,便池组件包括蹲便器22和加装坐便器21,加装坐便器21包括坐便板213和安装结构,坐便板213通过所述安装结构与墙体转动连接;加装坐便器21还包括防溅板214和防溅板支架215,防溅板通过防溅板支架安装在坐便板远离支撑体的一端边沿。

本发明通过在坐便板远离支撑体的一端边沿设置防溅板,从而在上厕所过程中防止四处滴溅情况的发生。该防溅板与坐便板213的配合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无论哪种方式,在坐便板213与蹲便器平行时,即处于使用状态时,该防溅板向蹲便器的方向延伸,防溅板的长度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调整,例如采用伸缩结构、易拆卸更换的扣接结构等等。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给出了防溅板与坐便板213采用是固定连接和转动连接两种实施方式:

防溅板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坐便板和防溅板固定连接,防溅板与坐便板之间呈一定的角度,优选地采用60度,以达到引流防溅的效果。

防溅板支架与坐便板之间采用转动连接,该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小加装坐便器的占地面积,其实现转动的方式有多种,优选如下两种方式:

(1)在防溅板支架和坐便板之间采用铰链或者合页等装置实现转动连接,并使防溅板在展开时与坐便板之间的角度呈60度或小于90度的其他角度。

(2)将防溅板支架的一端设置为球体,在坐便板内部开设与该球体相匹配的球状凹槽,如图5所示,使得防溅板支架能够在该球状凹槽转动,与球状凹槽一体开设有与防溅板支架相适配的限位凹槽219,以保证防溅板在撑开时保持一定的斜度,达到引流和防溅的目的;这样一来,随着坐便板的折叠,防溅板会自动实现收叠或撑开。

进一步而言,为了使坐便器的占用面积更小,实现过程更加智能化,安装结构采用了包括驱动装置和感应装置,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211,该伺服电机211通过电机外壳2112固定在墙体上,感应装置用于感应用户已上完厕所起身,此处可采用重力感应装置,将重力感应装置感应到重力发生变化即用户已经起身,通过控制伺服电机211的驱动,使其输出轴随之转动;输出轴与固定安装在坐便板213上的转轴套217固定连接,输出轴的转动带动坐便板213的转动;伺服电机211断电时可锁死输出转轴2111,保证坐便板213的稳定;通电时,可实现正向或逆向的转动。即第一工作模式内部又具有两种工作模式,这里分别称为第一子模式和第二子模式,在所述第一子模式下,所述坐便板213处于第一关闭状态,在所述第二子模式下,所述坐便板213处于第一打开状态;其中,第一关闭状态时,安装机构控制坐便板收折于蹲便器旁;第一打开状态时,安装机构控制坐便板转动至蹲便器的上方;所述第一子模式和第二子模式之间的切换通过模式切换机构完成。如果使用者未通过模式切换机构选择三大主功能结构的启动,可以默认为第一子模式,即启动蹲便模式。

为了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在墙体上固定安装一个l型凸台212,l型凸台212的凸部和凹部的连接区域呈圆弧状,转轴套217以及与伺服电机211输出轴与该圆弧状端面相匹配,可以有效地减少摩擦,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了使用户拥有更好的使用体验,体现出加装坐便器的智能化和舒适度,在加装坐便器还上设置温度调节装置和温度感应器,该温度感应器可感应周围环境的温度和人体皮肤的温度,温度调节装置通过温度感应器的温度信号自动调节坐便板23的温度,使用户拥有一个舒适的感受。

为保证上完厕所后的清洁,在加装坐便器上假设自动冲洗装置和烘干装置,该自动冲洗装置和烘干装置通过在坐便板213的下端靠近墙体的位置设有一个出风/水管218,用户通过控制器216驱动自动冲洗装置和烘干装置,然后出风/水管218会相应进行冲洗和吹风烘干的动作。控制器216可以是主控制器11,也可以是便池组件内部设置的控制器。

另外,加装坐便器还包括控制器216和按摩装置,按摩装置固定安装在坐便板3的上端面,在上厕所的同时,用户通过控制器216控制按摩装置的启动。

图6所示,为蹲便器的结构,蹲便器22包括蹲便器本体、设于蹲便器本体的便池222以及用于遮盖便池222的挡板装置221。图7所示,为图6所示蹲便器的分解图,其便池222上设有泡沫出口223以及抽风口224,其挡板装置221包括挡板225以及用于驱动挡板225的电机226。该电机226驱动挡板225的方式可以为:该电机226选取为双轴电机,其两根轴均设有齿轮,该挡板225的底面设有与电机226的齿轮匹配的齿条,所述电机226转动时,通过齿条与齿轮来使得挡板225做往复的直线运动。

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蹲便器的工作原理图。该卫生间还包括主控制器、语音识别系统(也称为语音识别器)、设于该卫生间内的第一人体感应器以及设于蹲便器本体的第二人体感应器,其中第一人体感应器用于检测该卫生间内是否有人,第二人体感应器用于检测人体是否离开蹲便器本体,其语音识别系统、第一人体感应器、第二人体感应器以及电机226均与主控制器通信连接。该卫生间工作原理如下:

当第一人体感应器未检测到人体时,主控制器根据语音识别系统识别出的语音信息来关闭或者打开挡板225,那么用户在进入该卫生间之前,可通过语音控制来打开或者关闭挡板225,主控制器在根据语音识别系统发送的信号来打开或者关闭挡板225之前,需要判断挡板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实现判断的方式可以为:在蹲便器本体的顶面以及挡板225的底面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对的感应器,当这两个感应器相距在较近的距离内,此时主控制器判断挡板225为关闭状态,当这两个感应器相距较远时,此时主控制器判断挡板225为打开状态。

当第一人体感应器检测到人体时,语音识别系统停止语音识别功能,令语音识别系统停止语音识别的方式可以为:主控制器与语音识别系统的电源板通信连接,当第一人体感应器检测到人体时,主控制器令语音识别系统的麦克风断电即可,当第一人体感应器未检测到人体时,再令麦克风通电即可。那么用户在使用该卫生间时,其挡板装置221不会受到其他人的语音控制。

当第二人体感应器检测到人体离开蹲便器本体时,主控制器通过电机226令挡板225呈关闭状态,用户在使用完蹲便器本体后,只需离开蹲便器本体,挡板225就会自动关闭,十分方便且卫生。

优选地,当挡板225呈关闭状态时,第二人体感应器停止检测。令第二人体感应器停止检测的方式可以为:第二人体感应器选取为红外感应器,其包括红外发射端以及红外接收端,并且其红外发射端的电源板与主控制器通信连接,当主控制器判断挡板225为打开状态时,那么主控制器控制电源板为红外发射端供电,当主控制器判断挡板225为关闭状态时,令红外发射端断电。

在此基础之上,蹲便器本体设置有与主控制器通信连接的自动冲厕装置,第二人体感应器检测到人体离开蹲便器本体时,主控制器令自动冲厕装置冲水。同时,其挡板225也会自动关闭,然后第二感应器停止检测,避免自动冲厕装置不断地冲水,例如用户站立在挡板225上洗簌之后,离开挡板225,此时由于第二人体感应器已经停止检测,所以自动冲厕装置不会因为这种情况浪费水资源。

优选地,该蹲便器还安装有与主控制器通信连接的泡沫制造机,该泡沫制造机设有连通便池222的泡沫管道,该泡沫管道连通便池222的泡沫出口223,当挡板225呈打开状态时,该泡沫制造机通过泡沫管道及泡沫出口223向便池222排出泡沫。这意味着,用户在使用蹲便器本体时,不容易被水花所溅射到,方便卫生。

优选地,该蹲便器安装有与主控制器通信连接的抽风机,该抽风机设于抽风管道内,该抽风管道连通便池222,该抽风管道连通便池222的抽风口224,该抽风管道连通当挡板225呈打开状态时,该抽风机呈抽风状态。这意味着,用户在使用蹲便器本体时,不容易受到味道侵袭,方便卫生。

优选地,该蹲便器安装有与主控制器通信连接的感应灯,当第一人体感应器检测到人体时,该感应灯呈开灯状态。用户进入卫生间就亮灯,非常方便。

优选地,当第一人体感应器未检测到人体时,主控制器根据语言识别器识别出的语音信息来控制感应灯开灯或者关灯。用户在进入卫生间之前就可通过语音控制来控制感应灯的开灯或者关灯,十分方便。

通过上述可以知晓:蹲便结构和坐便结构可以切换,切换方式可以是通过外部模式切换机构10完成,也可以是内部的切换机制完成。无论是蹲便结构或坐便结构的启动,挡板225总会打开。另外,加装坐便器的安装位置即支撑体也可以是洗漱组件的箱体31,使洗漱组件的具体结构和加装坐便器21分别位于箱体31对应的两侧,这样,在启动洗漱装置时,转动箱体31,使得洗漱组件的具体结构呈现于卫生间中,而当第二子模式下,箱体31转动使加装坐便器21呈现至卫生间中,这种安装方式,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即便池组件和洗漱组件不能同时启动。

二、智能鞋具

图9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卫生间的工作原理。该卫生间包括卫生间本体以及智能鞋具,该智能鞋具包括智能拖鞋以及安装在卫生间本体的感应装置,其智能拖鞋安装有第一控制器、信号接收器以及发光装置,该信号接收器、发光装置均与第一控制器通信连接,其感应装置包括第二控制器、人体感应器以及与信号接收器配对的信号发射器,该信号发射器、人体感应器均与第二控制器通信连接。当人体感应器感应到人体时,该第二控制器令信号发射器向信号接收器发送开灯信号,当信号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发射器发送的开灯信号时,该第一控制器令发光装置发光。具体来说,该人体感应器可以为红外线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或者其它非接触式的传感器。该发光装置可以为led灯。第二控制器可以是主控制器11,也可以是针对智能拖鞋专门设置的相配合的控制器。

当用户靠近该卫生间本体时,其感应装置的人体感应器会向第二控制器发送感应信号,此时第二控制器令该感应装置的信号发射器向智能拖鞋的信号接收器发送开灯信号,此时智能拖鞋的第一控制器根据其信号接收器所接收的开灯信号,令其发光装置发光。那么,即使在黑暗的环境下,用户在靠近该卫生间本体的时候,会被感应装置感应到,智能拖鞋就会发光,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地找到该智能拖鞋。

优选地,该智能拖鞋还安装有光线传感器,其第一控制器根据光线传感器发送的感光信号来调节发光装置的发光亮度。该智能拖鞋安装的光线传感器用于根据周围的光照环境调节自身的发光亮度,以使用户能够拥有舒适的视觉感受。

优选地,该智能拖鞋还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其第一控制器收到该压力传感器发送的压力信号时,令发光装置发光。该智能拖鞋安装的压力传感器被设为为一个压力开关,当用户穿上该智能拖鞋之后,就会发光,使得该智能拖鞋的发光功能不仅只能用于卫生间本体及其附近区域,用户也可穿着该拖鞋在其他黑暗的地方行走。

优选地,该智能拖鞋还安装有用于与外界建立无线传输的无线充电接收器,该无线充电接收器可以为wifi充电接收器或者蓝牙充电接收器。例如,外界的遥控器可以遥控该智能拖鞋发光。

优选地,该感应装置的人体感应器可安装在卫生间本体的门口,使得用户靠近卫生间本体就可以令智能拖鞋发光。同时,为了防止误操作,即避免不需要的时候也会使得智能拖鞋发光,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可以在感应装置中增加开关装置,开关装置可以为手动开关,也可以是感应开关,例如亮度传感器等。

三、洗漱组件

请参照图10所示,洗漱组件包括箱体31、安装于箱体上的一体化洗手装置32以及洗漱台,所述一体化洗手装置32位于洗漱台的上侧,所述箱体31嵌入支撑体50中并与支撑体50可转动连接。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箱体31转动使得一体化洗手装置32以及洗漱台位于智能卫生间中,在非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箱体转动使得一体化洗手装置32以及洗漱台位于智能卫生间外侧的容置空间内,所述一体化洗手装置32包括感应水龙头和感应烘干机。

图10所示,该一体化洗手装置32设于洗漱台的上方并且固定于箱体31。该箱体31内设有污水箱311以及用于连通外界水源的净水箱312,该污水箱311与该污水口连通。该净水箱312可用于储存自来水,以方便在自来水管停水的时候也有水可用;该污水箱311用于储存洗簌之后的污水,可用于冲厕等作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图11所示,为一体化洗手装置32的结构示意图;图12所示为一体化洗手装置32的正视图;图13所示,为一体化洗手装置32的侧视图;图14所示,为一体化洗手装置32的仰视图;图15所示,为一体化洗手装置32的原理图。该一体化洗手装置32包括壳体321、主控制器、感应水龙头以及感应烘干机,该感应水龙头包括出水口322、电磁阀以及第一感应器323,该电磁阀位于与出水口322连通的出水管道上,该感应烘干机包括吹风口324、吹风机以及第二感应器325,该主控制器、电磁阀以及吹风机均设于壳体321内,该第一感应器323设于壳体321的侧面,该出水口322、吹风口324以及第二感应器325设于壳体321的底面,并且该吹风口324设于出水口322与第二感应器325之间。

该电磁阀、第一感应器323、吹风机、第二感应器325均与主控制器通信连接。当第二感应器325感应到人体时,该主控制器令电磁阀呈关闭状态并且启动吹风机,当第一感应器323感应到人体并且第二感应器325未感应到人体时,该主控制器令电磁阀呈打开状态。因为电磁阀位于与出水口322连通的出水管道上,因此电磁阀呈关闭状态的时候,感应水龙头会断水,并且电磁阀呈打开状态的时候,感应水龙头会通过出水口322流水。这里的主控制器可以是模式切换机构中的主控制器11、也可以是整个洗漱组件30具有的主控制器,还可以说针对一体化洗手装置32设置的主控制器。

那么用户在使用该洗手台时,只需靠近第一感应器323即可开始洗手,然后再将手靠近第二感应器325,即可开始烘干,并且此时感应水龙头会自动切断水源,全程不用接触任何部件并且停留在同一位置就能实现洗手及烘干,十分方便且利于卫生。

具体地,该第一感应器323与第二感应器325均为红外线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器应用广泛,技术成熟,成本较低。

优选地,该一体化洗手装置32还包括用于探测外界温度的温感器,该温感器与主控制器通信连接,该一体化洗手装置32的电磁阀包括热水阀芯以及冷水阀芯,该主控制器根据温感器发送的温度信号来控制热水阀芯及冷水阀芯,以控制热水与冷水的水压,从而能够调节感应水龙头的水温。也就是说,该一体化洗手装置32能够根据外界的温度来调节水温,可以使得用户洗手体验更佳。

除本实施例外,在另外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洗手台中,其一体化洗手装置的第一感应器、出水口、吹风口、第二感应器可均设于箱体的底面,其出水口设于第一感应器与第二感应器之间,其吹风口设于出水口与第二感应器之间,这种实施方式同样能够让用户停留在同一位置即可实现洗手及烘干,并且全程不用接触任何部件,方便且卫生。

请参照图16-18所示,洗漱台为可旋式洗漱台,其主要包括洗漱台面板33、智能感应组件以及驱动电机组成,该洗漱台面板33转动连接于箱体31上。

智能感应组件安装于该可旋式洗漱台对应的卫生间的空间内,可以是箱体31上。该智能感应组件主要用于感知是否有人体进入相对应的卫生间,更优选是确认是否到达洗漱台附近,即是否有使用洗漱台的需求。为了防止误操作,可以在智能感应组件中设置控制开关,即在有需求时,启动该控制开关,然后智能感应组件工作,感知到人体启动洗漱台,使洗漱台面板33处于打开状态。

洗漱台面板33的动作有驱动电机完成,洗漱台面板33通过转动轴与箱体31实现转动连接。洗漱台面板33直接固定于转动轴上,或者通过连接件例如合页固定于转动轴上,转动轴可在支撑体中转动,优选转动轴通过轴承与支撑体连接,即转动轴固定于轴承的内圈,轴承的外圈与支撑体固定,或者通过合页的配合与支撑体实现转动连接。转动轴的转动带动洗漱台面板33转动,驱动电机的动力轴固定连接到转动轴的一端,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轴的转动。

为了美观,在箱体31上设置有一槽位313,该槽位313与洗漱台面板33相匹配,当洗漱台面板33处于关闭状态时,驱动电机带动洗漱台面板33转动至槽位313内以覆盖该槽位313,且洗漱台面板33的外表面与箱体31持平,即将洗漱台面板33收折于槽位313中。而当洗漱台面板33处于打开状态时,驱动电机带动洗漱台面板33转动远离槽位313。

洗漱台面板33在打开状态时用于正常使用,其上表面需要设置一凹陷区域331。

作为第一种凹陷区域331的实现方式,洗漱台面板33向下翻转为从关闭状态转向打开状态,此种情况下,洗漱台面板33在打开状态时的上表面即为关闭状态的内侧面(即位于凹槽底部的端面),只需要在该关闭状态的内侧面上直接开设凹陷区域即可。

作为第二种凹陷区域331的实现方式,洗漱台面板33向上翻转为从关闭状态转向打开状态,如果在洗漱台面板33处于打开状态时的上表面即为关闭状态的外侧面上直接设置凹陷区域就会影响美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洗漱台面板33采用记忆金属面板,记忆金属例如形状记忆合金(shapememoryalloys,sma),是一种在加热升温后能完全消除其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的变形,恢复其变形前原始形状的合金材料,即拥有"记忆"效应的金属。依此原理,在洗漱台面板33时,记忆金属面板的上表面形成一个凹陷区域331,在关闭状态时,记忆金属面板的上表面与槽位周边的支撑体持平。为了配合该凹陷区域的形成,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可在记忆金属面板集成一加热装置,在洗漱台面板33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下开启该加热装置,使得记忆金属面板形变,恢复原始形状。例如,在洗漱台面板33处于打开状态下开启该加热装置,则记忆金属面板的上表面(打开状态时)本来形状为具有凹陷区域,则加热装置使得该记忆金属面板恢复原始形状即具有凹陷区域,而在洗漱台面板33处于关闭状态下关闭该加热装置,记忆金属面板在较低温度下凹陷区域消失,记忆金属面板的外侧面(关闭状态)与槽位周边的支撑体持平。

作为第三种凹陷区域331的实现方式,洗漱台面板33向上翻转为从关闭状态转向打开状态,与第二种实现方式相比,这里只是将需要设置凹陷区域的部分(假设为第一区域)设置为记忆金属面板即可,在打开状态时,第一区域的上表面形成凹陷区域331,这种方式下的所谓的凹陷区域,是指与洗漱台面板33其他区域相比,该凹陷区域的上端面低于其他区域的上端面,即整体形成凹槽形状。在关闭状态时,记忆金属面板的上表面与其周边的洗漱台面板持平。

为了将洗漱水排出,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无论上述凹陷区域331的哪种方式,其在洗漱台面板33处于打开状态时与箱体31内部设置的污水箱连通,因此,凹陷区域331的一侧延伸至洗漱台面板与支撑体的转动连接部,通过该侧实现与污水箱的连通。显然,为了防止洗漱水乱流,凹陷区域331的其余侧均不能到达洗漱台面板33相应侧部边缘。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当洗漱台面板33处于打开状态时,驱动电机带动洗漱台面板33转动远离槽位313,通过控制洗漱台面板33处于打开状态时,洗漱台面板33和槽位313之间的夹角来达到排水的目的。在洗漱台面板33向下翻转为从关闭状态转向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洗漱台面板33和槽位313之间的夹角小于90°,优选85-89°之间,而在洗漱台面板33向上翻转为从关闭状态转向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洗漱台面板33和槽位313之间的夹角大于90°,优选91-95°之间。

智能感应组件可以包括人体感应器和控制器,其中,人体感应器用于感应人体,可以采用红外感应器等实现,控制器用于接收人体感应器反馈的信号并通过该信号来控制驱动电机的动作,控制器可以是模式切换机构中的主控制器11、也可以是整个洗漱组件30具有的控制器,还可以说针对洗漱台设置的控制器。设定洗漱台面板33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当感应到人体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动作,将洗漱台面板33置于打开状态。因此,该人体感应器优选安装于洗漱台面板33附近,控制器安装于箱体31中或其他区域。当人体离开卫生间或洗漱间后,人体感应器感应不到人体后,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使得洗漱台面板33恢复到初始状态。为了避免人体暂离而造成的频繁开启以及洗漱水流不能完全排出等情况的发生,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使得洗漱台面板33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过程较人体感应器感应不到人体有一定的延迟,延迟时间可以设定,例如30s或1min等。

四、纸巾组件

纸巾组件60为一般作为配合上厕所和洗手后的擦拭使用。为了节约空间,纸巾组件60优选镶嵌入支撑体50内。请参照图19所示,纸巾组件60包括壳体61、壳门62、支撑架63、压板64和弹簧65。壳体61除外侧面与支撑体50的内壁在同一平面上外,其他部分均位于支撑体50的容置空间内。壳门62用于深入壳体61中,其位于壳体61的外侧面上并与壳体61的下端转动连接,转动连接的方式优选通过扭簧连接,这样使用完毕后可以实现自动关闭壳门62。支撑架63位于壳体61内的中部,支撑架63优选为两个,分别位于外侧面和内侧面上,支撑架63平行设置且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壳门62的高度优选小于支撑架63到壳体61底部的距离。压板64位于壳体中且位于支撑架63的上侧,弹簧6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61内的上壁和压板64的上端面。放置抽纸时,将抽纸盒或抽纸袋通过支撑架63间的间隙放置于支撑架63上,且抽纸盒或抽纸袋的开口朝下,压板64顶紧该抽纸盒或抽纸袋,使用时只需推开壳门62取纸即可。如果要放置卷纸,则只需要将支撑架63改成一个支撑杆,将卷纸插入该支撑杆即可。

五、储物镜柜

请参照图1所示,带有单向镜71的储物镜柜70安装嵌入支撑体50内,优选位于洗漱组件30的上侧,单向镜71可以作为储物镜柜70的推拉门使用,当然,也可以固定在储物镜柜70上。

单向镜有类似于ios中提醒事项的功能,它会在屏幕中显示使用者的当日代办事项;还会自动更新当前的天气情况,然后根据获取到的天气数据自动调整房屋内的空调和光线设定;其内置了一个麦克风,用户可以语音选择播放音乐、电影、打开电子书,甚至进行新闻推送,并且用户提出一些问题的话,它便会自动在搜索软件进行搜索,并为用户提供最相近的答案。由于内置了一颗摄像头,可以识别使用者所预先设定的“前一页”、“下一页”手势。当用户进入卫生间时,手机信息以及电话将自动转驳到镜子上,方便用户查看、接听。

储物镜柜70可供放置日常用品,并且可以臭氧杀菌,防止滋生细菌。储物镜柜70具有超大容量,分为多格,相邻格之间都有通风栏以便臭氧的流通。臭氧杀毒装置位于储物镜柜70内,主要有臭氧紫外线杀菌灯实现。臭氧紫外线杀菌灯其发光谱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253.7nm波长;另一条是185nm波长,,185nm波长能电离空气产生臭氧。臭氧也是强氧化性的高效杀菌(比紫外效率高的多)恰好可弥补由于紫外线只沿直线传播、消毒有死角的缺点。储物镜柜70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实现开关门,开门时中间向两侧滑开,增大空间的利用率。

六、收纳组件

收纳组件80同样嵌入支撑体50内,如图20所示,收纳组件80包括净衣柜82和脏衣柜83,净衣柜82和脏衣柜83均嵌入卫生间的支撑体50内,还包括收纳通道84,收纳通道84嵌入支撑体内,脏衣柜83通过所述收纳通道84与卫生间外部连通。

净衣柜82为一个封闭的结构,在净衣柜82中可以存储、放置一些干净的衣服,以便穿换。净衣柜82包括第一柜体和第一柜门85,如图21所示,第一柜门85的一侧与柜体通过合页86或铰链等装置进行转动连接,可以实现向外的转动,第一柜门85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开关件连接;开关件可选用锁类装置,但对于用户来说,使用过程中需开锁或关闭,使用起来比较不方便;为了使用户拥有更好的使用体验,此处优选地采用推进式阻尼器81作为开关件,该推进式阻尼器81包括固定端和弹性端,推进式阻尼器81通过底座固定在第一柜体内壁边缘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此处为配合推进式阻尼器81的使用,第一柜门85的一侧采用合页86连接或铰链连接,可以使第一柜门85闭合的紧密;开关第一柜门85时,只需通过柜门按压推进式阻尼器81,弹性端就会弹出或收缩,从而实现柜门的开关,可有效避免杂物、蚊虫飞入柜中;为了防止推进式阻尼器81与第一柜门85接触频繁,导致柜门受损,可在第一柜门85与推进式阻尼器81的接触处放置胶垫或者塑料垫,既可以达到缓冲的目的,又可以有效提高第一柜门85的使用寿命。

脏衣柜83包括第二柜门87和第二柜体,如图22所示,其第二柜体为中空结构,脏衣柜83的第二柜体通过收纳通道84与卫生间的外部连通,用户通过将换洗的脏衣服扔进脏衣柜83中,衣服通过收纳通道84滑出卫生间外,在收纳通道84靠近卫生间外部的一端放置一个收纳篮,实现对脏衣服的收纳。脏衣柜83的第二柜门87直接采用合页86或铰链等装置在与体上端转动连接,也可以在上端加一个转动轴88,转动轴88的两端伸出并固定嵌入支撑体50,用户可以直接从外向内推开;进一步而言,在脏衣柜83的下端设置凸缘89,凸缘89顶住支撑体50,用户可从内向外拉开第二柜门87,扔完脏衣服后,柜门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关闭,凸缘89还可以起到增大下端的重力,使第二柜门87更容易地自动关闭。

整个收纳结构采用内嵌式的衣柜收纳结构,既方便了用户的生活,同时也有效地利用了卫生间的空间,进一步减小了卫生间的使用面积。

七、脚底按摩贴

请参照图1所示,脚底按摩贴90位于卫生间的地面上,可以安装于洗浴组件40的下侧配合洗浴组件使用,也可以是单独使用。按摩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测体脂用传感器(例如分子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动按摩器组成,为配合洗浴组件使用,温度传感器能根据外界温度以及用户身体状况自动调整水温,也可以在洗澡的时候,根据用户的反应智能监控输出力度自动调节水温。

八、洗浴组件

洗浴组件40包括自动洗头机41和沐浴用智能沐浴装置。其中,请参照图23和24所示,自动洗头机41包括头罩411和喷头装置413,头罩411根据人体头部头型设计,喷头装置413为一个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与头罩411的内壁相匹配,在头罩411的内部有两个进口,喷头装置413的两端与两个进口转动连接,喷头装置413可贴附在头罩411的内壁转动,自动洗头机41还包括驱动装置和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控制驱动装置工作,驱动装置进一步控制自动洗头机的喷头装置413在头罩411的内壁转动。

在头罩411内还固定安装有自动按摩装置412,如图25所示,自动按摩装置412包括按摩胶指4122、固定件和驱动件,该固定件为胶指固定板4121,该胶指固定板4121固定在喷头装置413上,胶指固定板4121有四个,分别固定在喷头装置413的上下两侧,每个胶指固定板4121上设有四个按摩胶指4122,每个按摩胶指4122均与胶指固定板4121转动连接,为了防止绞住头发,按摩胶指4122并不是360度旋转,而是顺时针或逆时针地来回旋转60度,驱动件为按摩胶指4122提供动力。

自动洗头机还包括自动加水/吹风装置和控制器,喷头装置413的两个进口与自动加水/吹风装置的出水/风口连通,自动加水/吹风装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自动加水/吹风装置完成加水或吹风的动作。

自动洗头机还包括自动洗发水泡沫装置,自动洗发水泡沫装置的泡沫出口与喷头装置413的两个进口连通,自动洗发水泡沫装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自动洗发水泡沫装置输出洗发水泡沫,由于自动加水/吹风装置和自动洗发水泡沫装置均通过喷头装置413输出,所以采用洗发水泡沫可有效地防止喷头堵塞。

为了使用户拥有更好的体验,在自动洗头机上设有智能控温系统,该智能控温系统分别与控制器和自动加水/出风装置电性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智能控温系统进一步调节自动加水/出风装置的水温和出风温度;还包括智能控压系统,智能控压系统分别与控制器和自动加水/出风装置电性连接,控制器通过智智能控压系统进一步地调节自动加水/出风装置的加水或出风的强度。

在头罩411的内壁人体头部入口的位置设有限位凸缘414,限位凸缘414一方面可以限制喷头装置413的运动,另一方面可以用于固定人体头部的位置。

上述中的控制器可采用plc,通过plc中的编程器提前设置好洗头程序,再由主控单元对自动加水/出风装置、自动洗发水泡沫装置、智能控温系统和智能控压系统的配合使用。

具体而言,用户使用自动洗头机时,操作控制器运行洗头程序,自动洗头机通过plc预先设置好的程序进行自动加水、自动加洗发水的动作,同时通过喷头装置413带动自动按摩装置412对头部进行按摩和冲洗,在此过程中,根据用户需求,可进一步地通过智能控温系统和智能控压系统进行温度和水量的调节,在清洗完后,还可以通过自动吹风装置将头发吹干,完成一个洗头的流程。

所述自动洗头机包括头罩和喷头装置,所述喷头装置安装于头罩内并沿所述头罩内壁转动;所述莲蓬管包括喷头装置和自动机械臂管,所述喷头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自动机械臂管的一端,所述喷头装置与外部的进水管以及进风管均连通,所述自动机械臂管的另一端与外部的进水管连通,

自动洗头机41通过自动升降机构实现自动洗头功能,自动升降机构可以实现根据人体头部位置自动升降。自动升降机构包括自动升降装置43、控制器和自动识别系统,自动识别系统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自动洗头机41与自动升降装置固定连接,控制器通过自动升降装置控制自动洗头机41上升或下降。具体而言,用户进入智能卫生间之后,通过自动识别系统对用户的头部位置和大小进行识别,然后自动识别系统将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进一步控制自动升降装置下降至一定的位置。

请参照图26所示,上述中的自动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杆431、升降件432和驱动装置,固定杆431固定在智能卫生间的地面上,自动洗头机41与升降件432固定连接,升降件432可在固定杆431上滑动,升降件432通过驱动装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由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工作,将升降件432及自动洗头机41下降到合适的位置。

智能沐浴装置主要有莲蓬管42构成,莲蓬管42安装于支撑体50上。请参照图27所示,莲蓬管42包括喷头装置421和自动机械臂管422,自动机械臂管422是采用仿生象鼻技术的柔性管,该仿生象鼻技术的柔性管极具灵活性,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变化。自动机械臂管422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喷头装置,该喷头装置421为花洒头,花洒头与自动机械臂管422连通,花洒头的喷洒的面积更大,使用户拥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智能沐浴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驱动装置,控制器与驱动装置电性连接,驱动装置根据控制器的控制指令控制自动机械臂管422的活动。

智能沐浴装置还包括自动识别记忆系统,自动识别记忆系统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自动识别记忆系统可智能识别用户的身型、位置,并在洗澡过程中记忆用户清洗过的部位,更加的实用方便。

进一步而言,智能沐浴装置还包括自动加水/吹风装置,自动加水/吹风装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该自动加水/吹风装置的输出口与自动机械臂管422的入口连通,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智能加水和吹风的动作。

现有技术的沐浴装置,需提前通过热水器等装置烧热水,用户在此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等待,为了保证用户能及时使用到热水,本发明的智能沐浴装置还加设了智能温控系统,该智能温控系统通过控制器与所述自动加水/吹风装置电性连接,智能温控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入口的水温或风温,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加热装置电性连接,当自动加水/吹风装置加水或吹风时,加热装置会及时加热水温或风温,此时热水和热风从喷头装置421出来,使用户可以及时的享受洗澡的过程。

另外,在智能温控系统中假设有温感装置,该温感装置可以采集周围环境和季节的温度,温感装置可以及时通过加热装置进一步调节风温,使用户洗完澡之后不需要使用毛巾就能及时风干身体上的水珠,更加方便卫生。

为了使用户在洗澡过程中拥有更舒适的体验,在智能沐浴装置中设置智能压控系统,智能压控系统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智能压控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器随时调节自动加水/吹风装置的水压或吹风的强度,进一步而言,调节水压可使得用户拥有按摩的体验。

智能沐浴装置还包括自动沐浴露泡沫装置,自动沐浴露泡沫装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自动沐浴露泡沫装置的输出口与自动机械臂管422的入口连通,采用沐浴露泡沫可有效放置花洒头的堵塞给用户造成的不便。

智能沐浴装置的仿生象鼻柔性管与智能化装置的配合使用,使得用户不用手持淋浴管或将淋浴管固定起来使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随时变换位置,实现自动清洗,且在不使用时可随时将莲蓬管贴墙放置,减少的占用空间,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