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木作修缮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07776发布日期:2018-06-15 23:47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传统古建筑修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木作修缮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不断推进,人们对传统古建筑与园林景观的重视不断加强,在园林古建筑中,窗户、板门、天花、地板、栏杆等都属于小木作结构。古建筑小木作因为年代久远,通常会出现移位变形等情况,因此需要对古建筑小木作进行修缮,但是现有的古建筑小木作由于结构变形和偏差较大,施工过程中容易对古建筑小木作造成二次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木作修缮施工方法,减小施工过程中对木作的破坏。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木作修缮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木作进行三维激光定位,将得到的数据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构建木作的三维模型,在施工过程中将设计时得到的模型与木作的三维模型进行实时对比,采用三维模型对木作细部进行深化设计;

b、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木作的拼装方案,以木作和木作的构配件的尺寸作为放样、下料的依据,利用三维模型试放样和预拼装;

c、拆卸损坏的木作和构配件,统一检查木作和构配件后进行编写记录,对无法维修的木作和构配件,测量木作和构配件的原尺寸,按照原有的外观、材料和制作样式进行订做,对可修复的木作和构配件进行修补和复位调整;

d、对待安装的木质的木作和构配件进行防虫防腐处理;

e、根据拼装方案安装木作和构配件,在木作安装和复位完成后加装金属件进行加固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用三维模型辅助施工技术对小木作进行试放样预拼装,细化设计了施工难点部位,优化了施工工艺,使施工过程更为简洁高效,减少实际拼装过程中的拼装误差,提高施工效率,减小木作修复和安装过程中对木作的损伤破坏。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拆除木门窗时,采用整体拆除的方式,对木门窗及木门窗的构配件进行统一磨光刷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整体拆除的方式,将整体拆卸下来后再对木门窗和构配件进行施工和修复,对高空分散的立面作业变为地上集中的平面操作,便于施工,减小对木门窗的损伤和破坏;统一控制漆面整体施工质量,确保木门窗漆面质量和构配件性能良好。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拆除木门窗和木门窗的构配件时,先搭设防止木门窗掉落和对木门窗进行稳固的防护设施后,再对木门窗进行拆除,拆除时轻敲木门窗使其与墙体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设施减小施工过程中对木门窗的损坏,同时防止门窗掉落砸伤工作人员。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将结构变形和偏差较大的木门窗拆卸下来后,制造变形纠偏装置,使用变形纠偏装置纠正木门窗的尺寸变形和榫卯结合偏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尺寸变形纠偏装置,纠正小木作构件尺寸变形和榫卯结合偏差,准确控制木门窗的整体造型。使构件拼装紧凑,搭接严密,偏差大幅减少。

优选的,所述变形纠偏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根横梁和相互平行且与横梁垂直的两根纵梁,两根所述横梁上均螺纹连接有沿纵梁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顶推螺栓,两根所述纵梁上均螺纹连接有沿横梁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顶推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木门窗平放在框架上后,通过转动第一顶推螺栓和第二顶推螺栓顶压木门窗,纠正木门窗的尺寸变形和榫卯结合偏差后,对木门窗的木梁构件进行固定,从而准确控制木门窗整体造型,减小木门窗安装的过程中对木门窗的损坏。

优选的,所述框架周侧上分布有用于固定门窗的“L”形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横杆和滑动连接于框架的竖杆,所述竖杆沿垂直于框架的置物面的方向滑动连接于框架,所述竖杆上设置有将其与框架固定的可拆卸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木门窗进行纠偏后,向垂直于置物面的方向滑动竖杆使横杆压住木门窗,通过螺母固定竖杆,从而将木门窗固定在框架上后,对木门窗的木梁构件进行固定,通过紧固件加强木门窗的木梁构件之间连接的更紧密,减小木梁构件固定后木门窗的变形程度。

优选的,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横向槽和纵向槽,位于框架横向侧的竖杆位于纵向槽中且可沿纵向槽滑动,位于框架纵向侧的竖杆位于横向槽中且可沿横向槽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框架的实际尺寸滑动竖杆,从而调整紧固件的位置,从而将木门窗固定的更加牢固。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对天花板进行修补时,搭设支架对天花板整体进行支撑,并使用千斤顶和支撑板结合的方式对天花板局部进行顶压从而将天花板顶平后,将天花板残裂的位置补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天花板修缮过程出现整体变形塌陷的情况。利用木板与千斤顶保证原有结构稳定,模块化修缮天花板,可使天花每一块板在梁枋上位置得以统一控制。

优选的,木作安装和修复完成后,室内所有木门窗及墙体转角的凸阳角处均用砂浆加水泥做护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木作和墙体易磨损区域进行防护,同时防止行人撞伤。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运用三维模型辅助施工技术对小木作进行试放样预拼装,细化设计了施工难点部位,优化了施工工艺,使施工过程更为简洁高效,减少实际拼装过程中的拼装误差,提高施工效率,减小木作修复和安装过程中对木作的损伤破坏;

2、对木门窗采用整体拆除的方式,将整体拆卸下来后再对木门窗和构配件进行施工和修复,对高空分散的立面作业变为地上集中的平面操作,便于施工,减小对木门窗的损伤和破坏;统一控制漆面整体施工质量,确保木门窗漆面质量和构配件性能良好;

3、采用尺寸变形纠偏装置,纠正小木作构件尺寸变形和榫卯结合偏差,准确控制木门窗的整体造型。使构件拼装紧凑,搭接严密,偏差大幅减;

4、天花底部采用支架与千斤顶把天花整体结构支撑,防止修缮过程中出现整体变形塌陷。模块化修缮天花板,使天花每一块板在梁枋上安装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变形纠偏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变形纠偏装置;11、框架;111、横梁;112、纵梁;113、支撑杆;12、第一顶推螺栓;13、第二顶推螺栓;14、紧固件;141、横杆;142、竖杆;15、固定件;16、横向槽;17、纵向槽;2、木门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建筑木作修缮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木作进行三维激光定位,将得到的数据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构建木作的三维模型,在施工过程中将设计时得到的模型与木作的三维模型进行实时对比,采用三维模型对木作细部进行深化设计;

b、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木作的拼装方案,以木作和木作的构配件的尺寸作为放样、下料的依据,运用 CAD 及三维模型辅助施工技术对小木作进行试放样预拼装;

c、拆卸损坏的木作和构配件,统一检查木作和构配件后进行编写记录,对无法维修的木作和构配件,测量木作和构配件的原尺寸,按照原有的外观、材料和制作样式进行订做,对可修复的木作和构配件进行修补和复位调整;

d、对待安装的木质的木作和构配件进行防虫防腐处理;

e、根据拼装方案安装木作和构配件,在木作安装和复位完成后加装金属件进行加固处理。

运用 CAD 及三维模型辅助施工技术对小木作进行试放样预拼装,细化设计了施工难点部位,优化了施工工艺,使施工过程更为简洁高效,减小木作修复和安装过程中对木作的损伤。

步骤c中,拆除木门窗2时,采用整体拆除的方式,对木门窗2及木门窗2的构配件进行统一磨光刷漆。

步骤c中,拆除木门窗2和木门窗2的构配件时,先搭设防止木门窗2掉落和对木门窗2进行稳固的防护设施后,再对木门窗2进行拆除,拆除时轻敲木门窗2使其与墙体分离。

步骤c中,对天花板进行修补时,搭设支架对天花板整体进行支撑,并使用千斤顶和支撑板结合的方式对天花板局部进行顶压从而将天花板顶平后,将天花板残裂的位置补齐。

木作安装和修复完成后,室内所有木门窗2及墙体转角的凸阳角处均用砂浆加水泥做护角。

如图1所示,步骤c中,将结构变形和偏差较大的木门窗2拆卸下来后,制造变形纠偏装置1,使用变形纠偏装置1纠正木门窗2的尺寸变形和榫卯结合偏差。

变形纠偏装置1包括框架11,框架11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根横梁111和相互平行且与横梁111垂直的两根纵梁112,两根横梁111和两根纵梁112之间均固定有支撑杆113;两根横梁111上均螺纹连接有沿纵梁11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顶推螺栓12,每根横梁11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顶推螺栓12且第一顶推螺栓12设置在靠近横梁111端部处;两根纵梁112上均螺纹连接有沿横梁11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顶推螺栓13,每根纵梁112上设置有两个第二顶推螺栓13且第二顶推螺栓13设置在靠近纵梁112端部处。

将木门窗2平放在框架11上后,通过转动第一顶推螺栓12和第二顶推螺栓13顶压木门窗2,纠正木门窗2的尺寸变形和榫卯结合偏差后,对木门窗2的木梁构件进行固定,从而准确控制木门窗2整体造型,减小木门窗2安装的过程中对木门窗2的损坏。

框架11周侧上分布有用于固定门窗的“L”形的紧固件14,紧固件14包括横杆141和滑动连接于框架11的竖杆142;框架11上放置木门窗2的工作面为置物面,竖杆142沿垂直于置物面的方向滑动连接于框架11,竖杆142上设置有将其与框架11固定的可拆卸的固定件15,固定件15为套接在竖杆142上且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母。对木门窗2进行纠偏后,向垂直于置物面的方向滑动竖杆142使横杆141压住木门窗2,通过螺母固定竖杆142,从而将木门窗2固定在框架11上后,对木门窗2的木梁构件进行固定,通过紧固件14加强木门窗2的木梁构件之间连接的更紧密,减小木梁构件固定后木门窗2的变形程度。

框架11上设置有横向槽16和纵向槽17,位于框架11横向侧的竖杆142位于纵向槽17中且可沿纵向槽17滑动,位于框架11纵向侧的竖杆142位于横向槽16中且可沿横向槽16滑动。根据框架11的实际尺寸滑动竖杆142,从而调整紧固件14的位置,从而将木门窗2固定的更加牢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