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凳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4205阅读:45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凳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马凳筋。



背景技术:

马凳筋,施工术语,它的形状像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

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号为201120124104.5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马凳筋,它包括V形卡接件以及分别由V形卡接件的两个外端部向垂直于V形卡接件的方向弯折延伸的一对支撑脚,不仅安装时上钢筋和下钢筋之间无需铁线绑扎固定,可实现自卡固定,施工效率高,而且不易弯曲变形,不易跑位,保证了马凳筋的有效作用。

但是这种马凳筋在固定时上钢筋和下钢筋容易发生错位,导致上钢筋和下钢筋整体结构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上钢筋和下钢筋垂直并且稳定固定的马凳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马凳筋,包括马凳筋本体,所述马凳筋本体包括呈V形设置的卡接件,卡接件的两个末端向外弯曲形成一对呈钝角设置的支撑脚,在卡接件两端距离卡接件顶点相同的位置处开有槽口向上的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将马凳筋的支撑脚朝向下方,与两根纵横交错布设的板面钢筋交叉放置,既V形卡接件的V形交接处放置于上钢筋的上方;V形卡接件的两侧向下穿设于下钢筋的下方,将下钢筋嵌设在卡接槽中,利用两根交叉的板面钢筋与马凳筋自卡固定,支撑脚则将该层板面钢筋支撑起来,与下层板面钢筋相分离并保持一定间距,使得上钢筋和下钢筋之间不容易发生错位,由于卡接件与支撑脚呈钝角设置,使得支撑更加稳定,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

较佳的,所述卡接槽为半圆形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卡接槽为与下钢筋相匹配的半圆形的卡接槽,在使用过程中将下钢筋嵌设在卡接槽中,完成下钢筋与卡接件之间的固定,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

较佳的,在卡接件的侧壁上固设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卡接件的侧壁上固设有防滑纹,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设置防滑纹防止卡接件与下钢筋发生长距离的位移,使得设备的安全性效果增加,同时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

较佳的,所述卡接件包括两个顶端相互固定连接的钢筋杆,所述钢筋杆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开口朝下的弧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钢筋杆的中部下定上隆起形成开口朝下设置的弧形槽,使得在卡接件向下弯曲时还能够使得上钢筋、下钢筋和卡接件之间稳定的固定,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

较佳的,在支撑脚的末端固设有固定底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支撑脚的末端固设有固定底座,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将支撑脚稳定的固定在下层板钢筋上,使得设备固定的更加稳定,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

较佳的,在卡接件的顶端开有槽口向下设置的固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卡接件顶端的下端开有槽口向下设置的固定槽,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固定槽对上钢筋进行定位,使得上钢筋和下钢筋之间始终处于稳定的固定状态,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

较佳的,在固定槽内固设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在固定槽内设置有橡胶垫,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能够防止上钢筋和卡接件之间发生滑动,使得卡接件与上钢筋之间更加稳定的固定,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

较佳的,在固定槽侧壁的棱角处开有倒圆角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具体的,在固定槽侧壁的棱角处开有倒圆角结构,使得在使用过程中上钢筋能够更加容易的嵌设在固定槽中,操作简单方便,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

较佳的,在卡接件的侧壁上开有多个细小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卡接件的侧壁上开有多个通孔,在使用过程中将水泥少量的灌入到通孔内,使得马凳筋固定的更加稳定,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防止在固定过程中发生偏移;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效果;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马凳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1中马凳筋突出卡接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1中马凳筋正视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中突出马凳筋固定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部放大图。

图中,1、马凳筋本体;2、卡接件;21、钢筋杆;211、弧形槽;212、防滑纹;213、卡接槽;214、通孔;215、固定槽;216、橡胶垫;217、倒圆角结构;22、支撑脚;221、固定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一种马凳筋,如图1所示,包括马凳筋本体1,马凳筋本体1包括V形设置的卡接件2,卡接件2包括两个一端相互固定连接的钢筋杆21,结合图1和图2,钢筋杆21的末端向外弯曲形成一对支撑脚22,钢筋杆21和支撑脚22之间呈钝角设置,支撑脚22的长度方向与钢筋杆21的长度方向垂直,在支撑脚22的末端固设有固定底座221。

结合图3和图4,钢筋杆21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一个槽口朝下设置的弧形槽211,在钢筋杆21的侧壁上固设有防滑纹212(参考图2),分别在两个钢筋杆21与其连接处距离相同的位置处开有槽口向上设置的卡接槽213,卡接槽213为与上钢筋相适配的半圆形的卡接槽213,在钢筋杆21的侧壁上开有多个通孔214(参考图2)。

结合图5、图6和图7,在两个钢筋杆21的连接处开有槽口向下设置的固定槽215,在固定槽215内固设有橡胶垫216,在固定槽215侧壁的棱角处开有倒圆角结构217。

具体的固定过程如下:

将马凳筋的支撑脚22朝向下方,与两根纵横交错布设的板面钢筋交叉放置,既V形卡接件2的V形交接处放置于上钢筋的上方;V形卡接件2的两侧向下穿设于下钢筋的下方,将下钢筋嵌设在卡接槽213中,将上钢筋嵌设在固定槽215中,利用两根交叉的板面钢筋与马凳筋自卡固定,支撑脚22则将该层板面钢筋支撑起来,与下层板面钢筋相分离并保持一定间距,完成了对上钢筋的固定和支撑。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