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幼儿园教学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511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幼儿园教学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幼儿园经常会开设户外活动课程,在活动课程中,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互动,户外课程多在围墙内进行,硬质的墙壁与学生之间难免会发生磕碰,造成身体疼痛和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保护幼儿园孩童的幼儿园教学保护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幼儿园教学保护结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旋转座,在所述旋转座内活动配合有护板,所述护板与所述旋转座之间配合有旋转轴,所述护板的下端圆弧向后侧弯曲,弯曲后形成一个夹角,在该夹角位置处设置有加强肋板,所述护板后侧面的靠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套部,在所述套部内配合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远离护板的那一端面与墙壁相抵,所述板体的上、下位置处设置有直角槽,在所述直角槽的槽底设置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内配合有连接墙壁用的螺丝。

优选地,所述板体的前端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后端面设置有球形嵌入块,所述板体的前端面设置有配合所述球形嵌入块的嵌入槽,通过设置盖板可以对螺丝进行遮盖,避免人体与螺丝之间发生碰撞。

优选地,所述护板的前端面处设置有软垫板,所述软垫板为海绵板,所述软垫板与所述护板之间胶合固定,通过设置软垫板可以与人体之间形成软接触,进一步减少碰撞带来的伤害。

优选地,所述板体为空心板体。

优选地,所述护板为PVC塑料护板,所述护板的厚度为5mm-10mm。

幼儿园的孩子身高通常在0.8m-1.2m之间,在使用本装置时,将板体的安装位置控制在1.4m以上,通过护板形成墙壁外侧的保护,当幼儿园的孩子与护板发生碰撞时,护板承受碰撞力度,护板受力后,通过减震弹簧吸收力度,护板向墙壁侧旋转,化解撞击力,将碰撞带来的伤害最小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以有效的在墙壁的外侧形成保护,避免幼儿园学生在学习和玩耍过程中与墙壁之间发生的硬碰撞,起到较佳的保护效果,并且本装置易于安装,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幼儿园教学保护结构,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旋转座2,在所述旋转座2内活动配合有护板3,所述护板3与所述旋转座2之间配合有旋转轴201,所述护板3的下端圆弧向后侧弯曲,弯曲后形成一个夹角,在该夹角位置处设置有加强肋板311,所述护板3后侧面的靠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套部312,在所述套部312内配合有减震弹簧313,所述减震弹簧313远离护板3的那一端面与墙壁相抵,所述板体1的上、下位置处设置有直角槽111,在所述直角槽111的槽底设置有通孔112,在所述通孔112内配合有连接墙壁用的螺丝113。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板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盖板114,所述盖板114的后端面设置有球形嵌入块115,所述板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配合所述球形嵌入块115的嵌入槽116,通过设置盖板可以对螺丝进行遮盖,避免人体与螺丝之间发生碰撞。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护板3的前端面处设置有软垫板321,所述软垫板321为海绵板,所述软垫板与所述护板之间胶合固定,通过设置软垫板可以与人体之间形成软接触,进一步减少碰撞带来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板体1为空心板体。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护板3为PVC塑料护板,所述护板3的厚度为8mm。

幼儿园的孩子身高通常在0.8m-1.2m之间,在使用本装置时,将板体的安装位置控制在1.4m以上,通过护板形成墙壁外侧的保护,当幼儿园的孩子与护板发生碰撞时,护板承受碰撞力度,护板受力后,通过减震弹簧吸收力度,护板向墙壁侧旋转,化解撞击力,将碰撞带来的伤害最小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以有效的在墙壁的外侧形成保护,避免幼儿园学生在学习和玩耍过程中与墙壁之间发生的硬碰撞,起到较佳的保护效果,并且本装置易于安装,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