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藏光内凹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3335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藏光内凹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顶装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藏光内凹梁。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集成吊顶装饰中,都需要使用铝梁,现有的一般只有单一的形状设计,装饰效果差,没有立体感,美观度不够,而且安装方式过于复杂,限制了装潢业的发展。

申请号为201520079268.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藏光铝梁,包括梯形主体,所述的梯形主体通过顶板、左斜板和右斜板组成,所述的左斜板和右斜板底端均设有通过水平底板连接的垂直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斜板和右斜板内侧位于顶板下方设有两块相互平衡第一挡板,所述的第一挡板、顶板、左斜板和右斜板之间形成梯形的灯带槽。该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是一种内设有灯带槽的藏光铝梁,虽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铝梁的设计空间感和立体感,但该方案的装饰效果仍然较差,且用途较为单一,主要作用也只是作为灯槽使用,其立体感和空间感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装饰效果佳、实用性强的藏光内凹梁。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藏光内凹梁,包括顶板、第一左垂直连接板、第二左垂直连接板、第一右垂直连接板和第二右垂直连接板;所述顶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左垂直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顶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右垂直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左垂直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左斜板与所述第二左垂直连接板连接,且所述第一左垂直连接板、第二左垂直连接板以及左斜板之间形成左灯槽,且所述左灯槽位于所述顶板下方;所述第二左垂直连接板的底端设有通过左水平底板连接的左垂直安装板;所述第一右垂直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右斜板与所述第二右垂直连接板连接,且所述第一右垂直连接板、第二右垂直连接板以及右斜板之间形成右灯槽,且所述右灯槽位于所述顶板下方;所述第二右垂直连接板的底端设有通过右水平底板连接的右垂直安装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藏光内凹梁,本方案通过顶板、第一左垂直连接板、左斜板、第二左垂直连接板、第一右垂直连接板、右斜板和第二右垂直连接板得到一个内凹的腔体,腔体的两边各设置有灯槽,另外内凹梁的两端都设有垂直安装板,便于内凹梁与吊顶的其他部件的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中,内凹梁的内凹部分设置有安装灯管或LED灯条等灯具,灯具发光后光线经过在内凹梁的顶板及各垂直连接板不断地漫反射,使得最终发出的光显得非常柔和,出光均匀,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内凹设计以及灯光的效果能够大大提高吊顶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具有非常高的装饰性和美观度,实用性非常强。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便,安装方法也同样非常方便,是一款实用性非常强且非常经济的装饰型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左垂直连接板与所述左斜板之间的角度为110°~130°;所述第一右垂直连接板与所述右斜板之间的角度为110°~130°。本方案能最大程度上提高灯槽中灯具的出光面,增加出光的均匀度,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装饰美观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左垂直连接板与所述左斜板之间的角度为115°~125°;所述第一右垂直连接板与所述右斜板之间的角度为115°~125°。

进一步地,所述左垂直安装板靠第二左垂直连接板的一侧和所述右垂直连接板靠第二右垂直连接板的一侧分别设有卡扣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卡扣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安装时,通过垂直安装板的限位板和卡扣与卡子卡接配合。卡扣主要用于卡住卡子,防止滑脱;限位板用于限定卡子卡紧部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外侧设有第一导轨滑槽。所述导轨滑槽主要用于安装吊件,并通过吊件将内凹梁安装固定于天花板的吊杆上,以及内凹梁转角连接时用于对顶板处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左垂直连接板的外侧和所述第二右垂直连接板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二导轨滑槽。所述导轨滑槽用于内凹梁转角连接时对第二左垂直连接板和第二右垂直连接板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左垂直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左垂直连接板分别设有左灯槽挡板;所述第一右垂直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右垂直连接板分别设有右灯槽挡板;所述左灯槽挡板与所述左斜板平行;所述右灯槽挡板与所述右斜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左垂直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左垂直连接板在同一垂直面上;所述右垂直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右垂直连接板在同一垂直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水平底板与所述右水平底板在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藏光内凹梁是左右对称的。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藏光内凹梁,其内凹部分设置有安装灯管或LED灯条等灯具,灯具发光后光线经过在内凹梁的顶板及各垂直连接板不断地漫反射,使得最终发出的光显得非常柔和,出光均匀,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内凹设计以及灯光的效果能够大大提高吊顶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具有非常高的装饰性和美观度,实用性非常强。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便,安装方法也同样非常方便,是一款实用性非常强且非常经济的装饰型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1. 墙体;2. 吊杆;3. 吊件;4. 藏光内凹梁;5. 卡子;6. 铝扣板;401. 顶板;402. 第一左垂直连接板;403. 第一右垂直连接板;404. 第二左垂直连接板;405. 第二右垂直连接板;406. 左灯槽;407. 右灯槽;408. 左水平底板;409. 右水平底板;410. 左垂直安装板;411. 右垂直安装板;412. 第一滑槽导轨;413. 第二滑槽导轨;414. 限位板;415. 卡扣;416. 左灯槽挡板;417. 右灯槽挡板;418. 左斜板;419. 右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藏光内凹梁4,包括顶板401、第一左垂直连接板402、第一右垂直连接板403、第二左垂直连接板404和第二右垂直连接板405;所述顶板4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左垂直连接板402的一端连接,所述顶板4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右垂直连接板403连接;所述第一左垂直连接板402的另一端通过左斜板418与所述第二左垂直连接板404连接,且所述第一左垂直连接板402、第二左垂直连接板404以及左斜板418之间形成左灯槽406,且所述左灯槽406位于所述顶板401下方;所述第二左垂直连接板404的底端设有通过左水平底板408连接的左垂直安装板410;所述第一右垂直连接板403的另一端通过右斜板419与所述第二右垂直连接板405连接,且所述第一右垂直连接板403、第二右垂直连接板405以及右斜板419之间形成右灯槽407,且所述右灯槽407位于所述顶板401下方;所述第二右垂直连接板405的底端设有通过右水平底板409连接的右垂直安装板411。其中,顶板401的外侧设有第一导轨滑槽412,第二左垂直连接板404的外侧和所述第二右垂直连接板405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二导轨滑槽413;第一左垂直连接板402和所述第二左垂直连接板404分别设有左灯槽挡板416;所述第一右垂直连接板403和所述第二右垂直连接板405分别设有右灯槽挡板417。

其中,第一左垂直连接板402与左斜板418之间的角度为110°~130°;第一右垂直连接板403与右斜板419之间的角度为110°~130°。优选地,所述第一左垂直连接板402与所述左斜板418之间的角度为115°~125°;所述第一右垂直连接板403与所述右斜板419之间的角度为115°~125°。

优选地,所述左垂直安装板410靠第二左垂直连接板404的一侧和所述右垂直连接板411靠第二右垂直连接板405的一侧分别设有限位板414和卡扣415,所述限位板414位于所述卡扣415的下方。

优选地,左灯槽挡板416与所述左斜板418平行;所述右灯槽挡板417与所述右斜板419平行;左垂直安装板410与所述第一左垂直连接板402在同一垂直面上;所述右垂直安装板411与所述第一右垂直连接板403在同一垂直面上;左水平底板408与所述右水平底板409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藏光内凹梁4是左右对称的。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藏光内凹梁的安装如图2所示,具体为:藏光内凹梁4通过其顶板上的第一滑槽导轨412,在第一滑槽导轨412上安装吊件3,而吊件3再固定于吊杆2上,而吊杆2是固定于墙体1上的,如此就固定好了藏光内凹梁4;而天花板吊顶的铝扣板6则通过固定于垂直连接板的卡子5卡紧固定。当藏光内凹梁4需要转角连接时,还可通过在第一滑槽导轨412和第二滑槽导轨413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藏光内凹梁,其内凹部分设置有安装灯管或LED灯条等灯具,灯具发光后光线经过在内凹梁的顶板及各垂直连接板不断地漫反射,使得最终发出的光显得非常柔和,出光均匀,同时由于本实施例的内凹设计以及灯光的效果能够大大提高吊顶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具有非常高的装饰性和美观度,实用性非常强。另外,本实施例的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便,安装方法也同样非常方便,是一款实用性非常强且非常经济的装饰型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