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通信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6684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信息工程通信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息工程通信塔。



背景技术:

通信塔属于电子通信中信号的发射塔的一种,主要用于发生信号的天线的支撑,由于传统的通信塔的建造工程中,需要对地基进行浇筑,浇筑后需要等地基完全凝固,使得施工的周期加大,同时浇筑对地形的破坏较大,且部件不利于重复利用,使得建造本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底座安装方便,变与拆卸重复利用的信息工程通信塔。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信息工程通信塔,包括底座、塔柱、若干天线支架、固定柱以及防雷针,所述的底座、塔柱、固定柱以及防雷针自下而上依次固定,所述的若干天线支架分别固定在固定柱的侧面,所述的底座包括固定盘、若干地螺丝、刚性楔块以及第一螺栓,所述的固定盘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塔柱底部的第一槽孔,固定盘上围绕第一槽孔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的侧边以及塔柱底部的壁面分别设置有若干与刚性楔块配合的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所述的刚性楔块的一端依次配合插设在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内,所述的塔柱的底部设置有法兰盘,所述的法兰盘以及刚性楔块设置有与第一螺栓相互配合的螺孔,所述的第一螺栓配合设置在法兰盘以及刚性楔块的螺孔内,使得法兰盘、刚性楔块相互固定,所述的刚性楔块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与第一凹槽的侧面贴合,所述的底座的边沿设置有若干用于配合设置地螺丝的第二槽孔,所述的地螺丝设置在第二槽孔内,地螺丝的法兰盘通过第二槽孔与底座的端面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有若干的扇形单元盘构成,所述扇形单元盘的下端面设置有连接杆,相邻的两个扇形单元盘的连接杆通过第三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塔柱包括底柱、连接柱,所述的底柱的下端设置在第一槽孔内,所述的底柱的上端设置有凸盘,所述的凸盘设置有若干第三槽孔,所述的底柱设置用于攀登的爬梯,所述的爬梯的顶部固定有用于与第三槽孔配合的插接柱,所述的连接柱的壁面设置有若干用于攀登的梯架。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柱还设置有用于高空作业的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螺杆、滑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以及乘坐架,所述的固定柱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的驱动电机、螺杆、滑杆、第一滑块以及第二滑块设置在空腔内,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螺杆固定,所述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分别设置有滑槽以及螺纹孔,所述的螺杆配合设置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螺纹孔上,所述的滑杆配合设置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滑槽内,所述的乘坐架的上端以及下端分别与第一滑块以及第二滑块固定,使得电机转动,乘坐架由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带动上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刚性楔块使得塔柱与底座牢固固定,通过地螺丝将底座与地表进行固定,地螺丝较长,且采用螺纹攻入低下,使得抓地力较强,同时便于信号塔服役周期结束后的拆卸,不影响地表结构,且部件可重复利用,同时本实用新型设计中底柱设置有配套的爬梯,在需要攀爬是同于与第三槽孔的配合使用,防止孩童出于好奇心进行攀爬造成事故,本实用新型在信号支架的位置增加了用于长时间高空作业的提升机构,便于施工或维修人员高空安全的站在乘坐架内进行作业,解决了传统的悬吊式高空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信息工程通信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一种信息工程通信塔,包括底座1、塔柱2、若干天线支架3、固定柱4以及防雷针5,所述的底座1、塔柱2、固定柱4以及防雷针5自下而上依次固定,所述的若干天线支架3分别固定在固定柱4的侧面,所述的底座1包括固定盘11、若干地螺丝12、刚性楔块13以及第一螺栓14,所述的固定盘11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塔柱2底部的第一槽孔15,固定盘11上围绕第一槽孔15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16,所述的第一凹槽16的侧边以及塔柱2底部的壁面分别设置有若干与刚性楔块13配合的第二凹槽17以及第三凹槽21,所述的刚性楔块13的一端依次配合插设在第二凹槽17以及第三凹槽21内,所述的塔柱2的底部设置有法兰盘,所述的法兰盘以及刚性楔块13设置有与第一螺栓14相互配合的螺孔,所述的第一螺栓14配合设置在法兰盘以及刚性楔块13的螺孔内,使得法兰盘、刚性楔块13相互固定,所述的刚性楔块13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131,所述的限位块131与第一凹槽16的侧面贴合,所述的底座1的边沿设置有若干用于配合设置地螺丝12的第二槽孔18,所述的地螺丝12设置在第二槽孔18内,地螺丝12的法兰盘通过第二槽孔18与底座1的端面固定,所述的底座1有若干的扇形单元盘构成,所述扇形单元盘的下端面设置有连接杆191,相邻的两个扇形单元盘的连接杆191通过第三螺栓192固定,所述的塔柱2包括底柱、连接柱,所述的底柱的下端设置在第一槽孔15内,所述的底柱的上端设置有凸盘22,所述的凸盘22设置有若干第三槽孔23,所述的底柱设置用于攀登的爬梯24,所述的爬梯24的顶部固定有用于与第三槽孔23配合的插接柱241,所述的连接柱的壁面设置有若干用于攀登的梯架41,所述的固定柱4还设置有用于高空作业的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驱动电机42、螺杆43、滑杆44、第一滑块45、第二滑块46以及乘坐架47,所述的固定柱4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的驱动电机42、螺杆43、滑杆44、第一滑块45以及第二滑块46设置在空腔内,所述的驱动电机42的转动轴与螺杆43固定,所述的第一滑块45、第二滑块46分别设置有滑槽以及螺纹孔,所述的螺杆43配合设置在第一滑块45、第二滑块46的螺纹孔上,所述的滑杆44配合设置在第一滑块45、第二滑块46的滑槽内,所述的乘坐架47的上端以及下端分别与第一滑块45以及第二滑块46固定,使得电机转动,乘坐架47由第一滑块45、第二滑块46带动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刚性楔块13使得塔柱2与底座1牢固固定,通过地螺丝12将底座1与地表进行固定,地螺丝12较长,且采用螺纹攻入低下,使得抓地力较强,同时便于信号塔服役周期结束后的拆卸,不影响地表结构,且部件可重复利用,同时本实用新型设计中底柱设置有配套的爬梯24,在需要攀爬是同于与第三槽孔23的配合使用,防止孩童出于好奇心进行攀爬造成事故,本实用新型在信号支架的位置增加了用于长时间高空作业的提升机构,便于施工或维修人员高空安全的站在乘坐架47内进行作业,解决了传统的悬吊式高空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