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自保温条板专用多功能穿墙锚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6606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自保温条板专用多功能穿墙锚栓。



背景技术:

在浇筑墙体时,通常需要先支模板并固定,然后再浇筑,目前模板的固定方式较简单,大多采用穿丝杆,将两块模板固定,丝杆两端根据要求要伸出用于固定,从而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垂直度,在浇筑、养护后,用切割机将伸出的丝杆部分切割掉,然后再在外侧设置保温板之类。施工周期长,施工步骤多,施工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自保温条板专用多功能穿墙锚栓,方便拆卸,同时预留模板固定位置和保温板固定位置,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结构自保温条板专用多功能穿墙锚栓,包括两个固定模板螺杆和一个中间支撑螺杆,中间支撑螺杆两端分别通过内、外锥形螺母与两侧的固定模板螺杆对接固定,内、外锥形螺母的小头朝向中央;内侧的固定模板螺杆上螺接有内挡片、内螺帽,外侧的固定模板螺杆上螺接有外挡片、外螺帽,中间支撑螺杆上螺接有中螺帽,在外锥形螺母和外挡片之间的固定模板螺杆上穿设有金属板;中螺帽与右锥形螺母之间为结构自保温条板安装预留位置,内挡片与内锥形螺母之间为内模板安装预留位置,外挡片与金属板之间为外模板安装预留位置。

固定模板螺杆和中间支撑螺杆的直径为8~12mm。

内、外锥形螺母均为轴向长度为3~5cm的锥台形结构的螺母。

金属板为环形结构,内圆直径与外锥形螺母的大头的直径相当并焊接固定,金属板的外圆的直径是6~8cm 。

固定模板螺杆长度为10~20cm。

中间支撑螺杆加上内、外锥形螺母连接好之后的长度与墙体厚度相当。

中间支撑螺杆外端旋入外锥形螺母到一半时,采用焊接固定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实用,分别在内外侧的锥形螺母与内、外螺帽之间固定模板,外侧的锥形螺母与中螺帽之间还可以固定保温板,使得保温板直接与浇筑的墙体成一体,而且拆卸方便,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保温板与墙体的结合也更加牢固。

使用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以固定模板间距,为模板整体调平、固定提供可操作点,起到穿墙丝杆的作用;另一方面,施工后固定模板螺杆可方便拆除,中间支撑螺杆留在墙体内,将自保温条板与墙体主体固定在一起,并且将自保温条板通过外侧钢丝网架挑起来,将自保温条板自身的重力转移到内置锚栓的中间支撑螺杆上,降低脱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结构自保温条板专用多功能穿墙锚栓,包括两个固定模板螺杆2、3和一个中间支撑螺杆1,中间支撑螺杆1两端分别通过内、外锥形螺母7、8与两侧的固定模板螺杆2、3对接固定,A、B为连接处。内、外锥形螺母7、8的小头朝向中央;内侧的固定模板螺杆2上螺接有内挡片5、内螺帽4,外侧的固定模板螺杆3上螺接有外挡片7、外螺帽6,中间支撑螺杆1上螺接有中螺帽10,在外锥形螺母8和外挡片7之间的固定模板螺杆3上穿设有金属板9;中螺帽与右锥形螺母之间为结构自保温条板安装预留位置,内挡片与内锥形螺母之间为内模板安装预留位置,外挡片与金属板之间为外模板安装预留位置。

固定模板螺杆2、3和中间支撑螺杆1的直径为8~12mm。

内、外锥形螺母均为轴向长度为3~5cm的锥台形结构的螺母。

金属板9为环形结构,内圆直径与外锥形螺母8的大头的直径相当并焊接固定,金属板9的外圆的直径是6~8cm。本实施例采用后面一种方式。

固定模板螺杆2、3长度为10~20cm。

中间支撑螺杆加上内、外锥形螺母7、8连接好之后的长度与墙体厚度相当。中间支撑螺杆外端旋入外锥形螺母到一半时,采用焊接固定连接。

使用时,将内、外模板放在既定位置,保温条板安装到紧贴外模板,同一面墙体的相同高度,在模板上打孔,穿透两层模板及保温条板,将内置锚栓未焊接金属板一端,对应内模板上的孔,在内模板外侧将固定模板螺杆连接上,将挡片滑到紧贴内模板的位置,拧紧螺帽,将内置锚栓与内模板固定在一起;内置锚栓的另一端将外锥形螺母拧下,中间支撑螺杆穿过绑扎好的保温条板,然后将外锥形螺母拧到螺杆上,锥形螺母外侧紧贴保温条板,中间支撑螺杆上的外螺帽拧到保温条板的边缘,使保温条板不能在中间支撑螺杆上移动,然后贴上外模板,在外模板外侧将固定模板螺杆连接上,挡片滑到紧贴外模板,拧紧外螺帽,模板与内置锚栓连接完毕。将所有内置锚栓安装完之后,通过固定模板用金属螺杆和金属管、卡扣、斜支撑,将同一面墙的模板进行调平、固定,则模板安装完成。

使用该内置锚栓,一方面可以固定模板间距,为模板整体调平、固定提供可操作点,起到穿墙丝的作用,另一方面将自保温条板与墙体主体固定在一起,并且将自保温条板通过外侧钢丝网架挑起来,将自保温条板自身的重力转移到内置锚栓的中间支撑螺杆上,降低脱落的风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