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爬架安全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4282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建筑爬架安全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爬架安全网。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为了避免高空坠物或施工人员掉落,在建筑物周边设置建筑爬架安全网。目前使用的建筑爬架安全网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将彩条布周边固定,以此来接住下落的坠物或人员,由于彩条布耐老化性能差,抗撕裂强度低,通风能力差等缺点,使用寿命短,高空坠物或下落的工作人员在掉落到彩条布上,容易撕裂彩条布,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其二,将竹排、金属板等固定在架体上,由于其通风能力差,高空风力较大,容易造成损坏,而且人员落在上面,容易加重摔伤,安全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抗撕裂能力强、使用寿命长、通风效果好、可以有一定缓冲、有效降低摔伤程度的建筑爬架安全网。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板本体,在板本体上带有通风孔,所述的板本体为凹凸不平状。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所述板本体的截面为等腰梯形上下循环设置的波浪形;

在所述板本体的水平板面上的通风孔为圆柱形,在所述板本体的倾斜板面上的通风孔为下端面直径大、上端面直径小的圆台状;

在所述板本体的上面的水平板面两侧设置有倒角;

所述板本体的截面为波浪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建筑爬架安全网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板本体,在板本体上带有通风孔,所述的板本体为凹凸不平状,通风孔不但可以通风,避免因风力过大造成板条损坏,在下雨时通风孔还可以迅速将雨水漏下,避免板条被雨水压塌,在有高空坠物或工作人员掉下时,坠物或人员落到板本体上方时,板本体发生变形,起到一定缓冲作用,有效降低了人员摔伤程度;其二,由于所述板本体的截面为等腰梯形上下循环设置的波浪形,板本体强度更强;其三,由于在所述板本体的水平板面上的通风孔为圆柱形,在所述板本体的倾斜板面上的通风孔为下端面直径大、上端面直径小的圆台状,在竖直方向上空气流通更加顺畅,在倾斜方向上,水平板面两侧的倾斜板面的风力在水平板面侧面的凹槽中相遇,水平方向上的力度相互抵消,降低了板本体因水平风力造成的变形或损害;其四,由于在所述板本体的上面的水平板面两侧设置有倒角,在人员落下时能够进一步降低摔伤;其五,由于所述板本体的截面为波浪形,抗冲击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爬架安全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建筑爬架安全网的局部截面图;

图3为上水平板面上带有倒角的建筑爬架安全网的局部截面图;

图4为波浪形建筑爬架安全网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建筑爬架安全网的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建筑爬架安全网包括板本体1,在板本体1上带有通风孔2,板本体为凹凸不平状,通风孔不但可以通风,避免因风力过大造成板条损坏,在下雨时通风孔还可以迅速将雨水漏下,避免板条被雨水压塌,在有高空坠物或工作人员掉下时,坠物或人员落到板本体上方时,板本体发生变形,起到一定缓冲作用,有效降低了人员摔伤程度。

如图2所示,板本体1的截面为等腰梯形上下循环设置的波浪形,板本体1强度更强。

在板本体1的水平板面3上的通风孔4为圆柱形,在板本体1的倾斜板面5上的通风孔6为下端面直径大、上端面直径小的圆台状,在竖直方向上空气流通更加顺畅,在倾斜方向上,水平板面3两侧的倾斜板面5的风力在水平板面侧面的凹槽中相遇,水平方向上的力度相互抵消,降低了板本体1因水平风力造成的变形或损害。

如图3所示,在板本体1的上面的水平板面3两侧设置有倒角7,在人员落下时能够进一步降低摔伤。

如图4所示,板本体1的截面为波浪形,抗冲击能力更强。

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上述形式,但不管是采用何种结构,只要是板本体为凹凸不平状的结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