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合式踢脚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077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扣合式踢脚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扣合式踢脚线。



背景技术:

踢脚线是一种装饰装修产品,设置在墙面底部——脚踢得着的墙面区域,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减少污损,对墙面起到保护作用。在居室设计中,踢脚线还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

现有的踢脚线多为木质材料,价格高,难保养,容易随着环境气候变化造成伸缩变形。另外,木质踢脚线防水性差,安装的时候一定要在缝隙处打玻璃胶,不能安装在潮湿的地方。

市场还有陶瓷材料的踢脚线,多为小尺寸材料,需要黏贴,难于保证平整,且施工时间较长,容易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扣合式踢脚线,包括固定底板和扣合面板,

固定底板包括底板本体和第一扣合组件,底板本体呈条形平板状,第一扣合组件整体呈条状,第一扣合组件沿底板本体的纵向设置在底板本体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从底板本体的表面凸出;

扣合面板包括面板本体、扣合凸条和扣合边板,面板本体呈条形平板状,扣合凸条从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向外侧凸起,扣合边板与扣合凸条在面板本体的同一侧,扣合边板整体呈条状,沿面板本体的纵向设置在面板本体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从面板本体的表面凸出,

固定底板的第一扣合组件的宽度等于扣合面板的扣合凸条与扣合边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固定底板的第一扣合组件的顶面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部均向外凸出其侧壁形成定位凸边;

扣合面板在扣合凸条与面板本体的内侧连接处以及在扣合边板与面板本体的内侧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定位凹槽,两个定位凹槽之间的距离与固定底板两侧的定位凸条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固定底板还包括弯折部,弯折部与第一扣合组件在底板本体的同一侧,弯折部从底板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向外侧弯折。

进一步,固定底板的弯折部垂直于底板本体的表面。

进一步,固定底板的第一扣合组件具有平面状的顶面。

进一步,固定底板的第一扣合组件在其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定位凸条朝向两定位凸条的中线分别形成向下的台阶状结构。

进一步,扣合面板的扣合凸条垂直于面板本体的表面。

进一步,扣合面板的扣合边板具有中空结构,扣置在面板本体上。

进一步,扣合边板的厚度不超出固定底板的底板本体与第一扣合组件的厚度之和。

进一步,扣合边板的厚度等于固定底板的底板本体与第一扣合组件的厚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扣合式踢脚线安装简单,效率高,便于维修更换。本实用新型的扣合式踢脚线可以采用石塑型材制造,质地均匀,密度大,硬度高,不易变形,甲醛释放量低,无辐射,燃烧性能优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扣合式踢脚线的组装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扣合式踢脚线的固定底板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扣合式踢脚线的扣合面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附图和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扣合式踢脚线包括固定底板1和扣合面板2。

如图2所示,固定底板1包括底板本体11、第一扣合组件和弯折部12。底板本体11呈条形平板状,弯折部12从底板本体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向外侧弯折,弯折部2垂直于底板本体11的表面。第一扣合组件与弯折部12在底板本体11的同一侧,第一扣合组件整体呈条状,沿底板本体11的纵向设置在底板本体11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从底板本体11的表面凸出。第一扣合组件具有平面状的顶面13,第一扣合组件的顶面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部均向外凸出其侧壁形成定位凸边14。此外,第一扣合组件在其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定位凸条14朝向两定位凸条14的中线形成向下的台阶状结构,一方面减少用料,另一方面增加了固定底板1的弹性,同时沿着台阶状结构的底部15开设有多个定位通孔(未示出),用于使用例如膨胀螺栓将固定底板1固定到墙面上。

如图3所示,扣合面板2包括面板本体21、扣合凸条23和扣合边板22。面板本体21呈条形平板状,扣合凸条23从面板本体2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向外侧凸起,扣合凸条23垂直于面板本体21的表面。扣合边板22与扣合凸条23在面板本体21的同一侧,扣合边板22整体呈条状,沿面板本体21的纵向设置在面板本体21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从面板本体21的表面凸出。在扣合凸条23与面板本体21的内侧连接处以及在扣合边板22与面板本体21的内侧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定位凹槽24,两个定位凹槽24之间的距离与固定底板11两侧的定位凸条14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优选的,扣合边板22具有中空结构,扣置在面板本体21的表面上。扣合边板22的厚度不超出固定底板1的底板本体11与第一扣合组件的厚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的踢脚线在进行安装时,首先将固定底板1通过胶黏或打钉等方式固定在与地面接合位置附近的墙面处,再利用扣合面板2的两个定位凹槽24将扣合面板2扣合在固定底板1的两个定位凸条上,从而完成本实用新型踢脚线的安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