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拼接式趣味文化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3927阅读:892来源:国知局
滑动拼接式趣味文化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化宣传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动拼接式趣味文化墙。



背景技术:

文化墙是倡导文明、宣传公益、彰显艺术价值的重要设施,现有艺术文化宣传墙主要依靠在混凝土基墙上直接贴附印刷有宣传内容的瓷砖,这种方法展示的文化墙内容再现成本较高,并且在一个地方使用之后,不方便再用到其他地方展示,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有悖于现代节能环保的宣传理念,除前述的文化墙展示方法之外,一些偏于艺术的的文化展示则经常直接在墙体上手绘完成,制作成本较高,后期再现的难度更大,不利于艺术文化的的广泛宣传展示,除此之外,有些宣传内容相对比较枯燥,观展者没有观看兴趣,也起不到较好的宣传效果显。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使宣传内容更易于再现展示,同时增加宣传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宣传效果,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动拼接式趣味文化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滑动拼接式趣味文化墙,其要点在于,基墙,所述基墙包括相互粘接的混凝土层和岩棉板层;

拼图板层,可拆卸地设置在基墙的外侧表面,该拼图板层包括呈矩形结构的框架,该框架内具有呈矩形结构的容置槽,该容置槽内配置有可沿其纵横两向滑动的滑块,每个所述滑块上均具有图层。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将文化宣传内容粘贴在滑块上,由滑动拼出完整的图层,来展现完整的宣传内容,提高了文化宣传的趣味性,同时拼图板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换搬移,宣传内容再现难度低,且再现成本少,有利于广泛宣传,从而有助于提高文化宣传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包括背板,以及设置在该背板上的四个侧板,所述容置槽由四个所述侧板及背板合围而成;其中上侧板和左侧板内壁具有向内延伸的卡舌A;下侧板和右侧板内壁具有凹陷的卡槽A;每个所述滑块的上侧缘和左侧缘设有与所述卡舌A厚度相适应的卡槽B;每个所述滑块的下侧缘和右侧缘设有与所述卡槽A槽宽相适应的卡舌B。采用上述结构,可使滑块之间容易相互嵌合,且与框架相互固定嵌合,而又可以发生相对滑动,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作为优选:所述卡槽A的底壁上设有通孔。采用以上结构,从外部进入的水分可以顺着背板流到卡槽A内,最后再由通孔排除,避免水分在卡槽A内堆积,从而引起嵌入卡槽A内的卡舌B的发生腐烂的情况发生,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卡舌A和卡舌B均采用橡胶包边。采用以上结构,可以避免在对正滑动嵌合过程中发生手指夹伤的情况,提高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基墙还包括防水腻子层,设置在岩棉板层的外侧,所述拼图板层可拆卸地安装在防水腻子层的外侧。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增加基墙的防水性,从而使基墙适用于其他建筑的外墙,这样实现文化宣传,及建筑两用,提高其实用价值。

作为优选:所述基墙顶部设有向两侧延伸呈伞状的顶盖。采用以上结构,可对下方的拼图板层起到防淋防晒的保护作用,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顶盖上安装有避雷针,所述基墙内设有与该避雷针电连接的接地线。这样设置提高文化墙的安全系数,降低雨天被雷击的概率。

作为优选:所述基墙的外侧表面上还设有贴图板。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在贴图版上贴附完整的拼图图案,引导使用者完成拼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动拼接式趣味文化墙,通过在基墙上可拆卸地设置拼图板层,且拼图板层采用滑动拼图的方式,使滑块上的图层组合成完整的宣传内容,拆移方便,降低了文化宣传内容再现难度,以及再现成本,同时提高了文化宣传的趣味性,提高了宣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拼图板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拼图板层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框架的立体图;

图6为图3所示拼图板层中滑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滑动拼接式趣味文化墙,包括呈长方体结构的基墙1,基墙1从内到外包括依次粘接在一起的混凝土层10、岩棉板层11和防水腻子层12,防水腻子层12的外侧侧壁上靠近上部的位置具有一个向内凹陷的凹槽,在该凹槽内嵌设有拼图板层2。

参考图3至图6,拼图板层2包括呈矩形结构的框架3,如图4和图5所示,框架3包括平板结构的背板30,在背板30的四个侧缘上一体成型有四个侧板,四个侧板与背板30一起合围形成一个矩形的容置槽,其中上侧板31和左侧板32的内壁具有向容置槽内延伸的卡舌A33,下侧板34和右侧板35内壁具有向其自身凹陷的卡槽A36,在容置槽内嵌设有矩形的滑块4,滑块4的上侧壁和左侧壁上设有与卡舌A33相适应的卡槽B41,下侧壁和右侧壁上设有与卡槽A36相适应的卡舌B42;

容置槽的长为滑块4长度的整数倍,容置槽的宽为滑块4宽度的整数倍,靠近容置槽边缘的滑块4的卡槽B41嵌入卡舌A33中,而卡舌B42则嵌入卡槽A36中;其他滑块4则相互嵌合。

多个滑块4在容置槽内相互嵌合之后,容置槽内还剩余一个滑块4的空位C,这样处于容置槽内的滑块4才可以在容置槽内实现纵横两向相对滑动,通过不断替换的空位C进行移动拼接。

每个滑块4的外侧表面均粘附有图层,所有滑块4上的图层可以拼接成一整套的图形或文字宣传内容。

如图5所示,卡槽A36的底部设有贯穿对应外壁的通孔361,这样进入卡槽A36内的流则可从通孔361处流出,避免水分堆积。

因为滑块4相比一般的拼图玩具中的要大,为避免在滑动过程中被夹伤的情况发生,卡舌A33和卡舌B42的边角均采用橡胶包边。

基墙1的顶部设有呈伞状结构的顶盖13,可以对下部的拼图板层起到一定的防淋防晒作用,在顶盖13上安装有避雷针5,基墙1内部设有与避雷针5电连接的接地线,可以有效降低在文化墙周围活动人员被雷击的概率,提高其安全性能。

防水腻子层12的外侧表面的下部位置,还设有贴图板6,可以用来粘贴完整的拼图模板,使用者根据这个模板可以更顺利的完成拼图。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如下:

基墙1设置好之后,再将带有滑块4的框架3嵌入防水腻子层12外侧的凹槽中,可以直接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磁铁相吸的方式,即在凹槽底部的四角位置先固定有磁铁,然后在框架3的背板四角对应磁铁的位置可拆卸的设有相吸磁铁或者可被吸附金属,这样既可快速稳定,又可方便后期的拆卸,拼图板层2安装完毕之后,使用者根据贴图板6上所贴的完整图案,即可移动滑块,拼接成完整的宣传图形,提高了宣传的趣味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