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8957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



背景技术:

工业建构筑物中常见的设备及操作维修钢平台,主体均采用钢框架结构体系,基础均采用传统意义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形式的基础传力体系明确、计算上有理论依据,安全、可靠。但这种基础方案对于工业改造项目中某些设备临时安装平台并不适用,尤其是拟建平台与现有设备及构筑物干涉重叠区域较多的情况下,施工周期内又不能影响在线生产,若采用传统基础方案,场地狭小、干涉较多导致施工机械就位困难不便施工,并且搭建平台前期需要对原有基础、管路和沟坑等进行改造加固,这对在线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4804378U,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公开了一种二层钢结构穹顶安装施工临时支撑架。它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底座及钢结构平台三部分,所述支撑柱为六根格构柱,其中主支撑柱位于支撑架四个角,通过销钉与预埋件连接,辅支撑柱位于支撑架中间,与底座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柱底座为两榀型钢桁架,所述钢结构平台为工字钢梁焊接构成。通过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临时支撑模式,高效快捷,节约成本,安全可靠。其不足之处是:(1)钢结构平台连接基础仅由六根格构柱构成,稳固性较差,导致该支撑架荷载较小,平台不能承受重型设备部件,因而该方案仅适用于工人站在搭建的支撑架顶部进行操作的支撑架,例如,人工操作平台、人工施工脚手架等;(2)该支撑架需要预埋件构成支撑架基础,主支撑柱通过销钉与预埋件连接,以提高主支撑柱的稳固性,而在某些施工场地环境复杂、可利用空间有限,例如在高炉热风炉热风总管改造施工时,现场管道错综复杂,设置预埋件会干涉到现场管道及其他设备;(3)该支撑架的搭设适用于空间较空旷的区域,而现场已有较多设备及建筑物的区域易则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高空中老旧设备更换时由于场地限制,不便于搭建开挖式基础钢平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这种平台采用非开挖式基础,可以灵活布置、重复利用。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包括底部支座、竖梁和顶梁轨道,所述底部支座与所述竖梁连接,所述竖梁与所述顶梁轨道连接。竖梁采用底部支座作为基础、竖梁与底部支座连接,采用这种方式搭建钢平台,无需在厂房内开挖地基,底部支座和竖梁可灵活布置,因而可以避开相干涉的设备及构筑物,解决了对高空中老旧设备进行更换时由于场地限制而不便于搭建开挖式基础钢平台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支座为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表面的标高相同,所述竖梁与所述固定块连接。竖梁与固定块直接连接便于避开地面上相干涉的构筑物。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支座包括固定块和底梁,所述固定块上表面的标高相同,底梁纵横向交错布置,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底梁下方,所述底梁的两端和交错处均设置有所述固定块,所述竖梁与所述底梁连接。底梁横卧在固定块上并且底梁纵横向交错布置的形式构成的底部支座更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顶梁轨道与所述竖梁之间设置有柱顶板,所述竖梁与所述柱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梁轨道与所述柱顶板可拆卸地连接,柱顶板与顶梁轨道连接处的接触面平整,受力均匀,连接较稳固。

进一步地,沿竖梁轴向方向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固定横梁,同一平面内的竖梁均与固定横梁连接,从而促使竖梁承受的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通过固定横梁在同一平面内的竖梁分散传递,避免某一根竖梁因承受荷载过大而出现安全问题。

进一步地,相邻竖梁之间连接有柱间支撑,所述柱间支撑为刚性结构,通过刚性的柱间支撑实现相邻竖梁相互连接的形式进一步提高了钢平台底部支撑系统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所述竖梁上等间距的设置有节点板,相邻竖梁上的节点板之间连接有柱间支撑,节点板与柱间支撑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具有拆卸方便,可重复利用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顶梁轨道为H型钢,H型钢力学性能好,具有侧向刚度大、抗弯能力强的优点,H型钢翼缘宽、翼缘两表面相互平行的特点为工人和设备提供了平稳的作业平台,便于设备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竖梁与所述底梁之间设置有柱底板,所述竖梁与所述柱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梁与所述柱底板可拆卸地连接,柱底板与底梁连接处的接触面平整,受力均匀,连接较稳固。

柱顶板与顶梁轨道之间以及柱底板与底梁之间均可采用螺栓连接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以便于完成设备的安装、拆卸作业后对无基础钢平台进行拆卸再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柱间支撑两两交叉布置在相邻的竖梁之间,所述柱间支撑与相邻的两根竖梁均连接,交叉连接的方式保证了所有竖梁形成一个整体,竖梁承受的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通过柱间支撑在相邻的竖梁间分散传递。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采用底部支座作为基础、竖梁与底部支座连接的方式搭建钢平台,无需在厂房内开挖地基,底部支座和竖梁可灵活布置,因而可以避开相干涉的设备及构筑物,顶梁轨道为工人作业提供了稳固的平台,从而解决了对高空中老旧设备进行更换时由于场地限制而不便于搭建开挖式基础的钢平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在顶梁轨道上进行新设备的预制、组装,新设备和老设备在吊机等作用下在顶梁轨道上滑动从而达到搬运运输的目的,从而避免了大型设备在地面组装完成后再进行整体吊装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并且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进行大型设备的预制、拆卸和安装,具有劳动强度低、施工周期较短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固定块具有一定的高度,一方面便于下地基后找平,另一方面竖梁与固定块连接的形式更容易避开地面上相干涉的设备和物件,适用范围较广;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底梁横卧在固定块上并与固定块连接,固定块具有一定的高度,因而便于底梁避开地面相干涉的设备和物件;另外,底梁纵横向布置的形式,与固定块一起形成了稳固的平面体系,为无基础钢平台上部结构提供了更加稳固的支撑;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相邻竖梁通过刚性的柱间支撑相互连接,例如,通过钢质直杆相互连接,进而促使竖梁承受的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通过柱间支撑在同一平面内的竖梁间分散传递,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钢平台底部支撑系统的稳固性,保证了整个支撑系统水平荷载满足要求,从而避免竖梁松动造成安全隐患;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竖梁上等间距的设置节点板,相邻竖梁上的节点板之间连接有柱间支撑,节点板与柱间支撑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具有拆卸方便、可重复利用的优点;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竖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柱顶板和柱底板,柱顶板、柱底板与顶梁轨道、底梁连接处的接触面平整,受力均匀,连接较稳固;另外,柱顶板与顶梁轨道之间以及柱底板与底梁之间均可采用螺栓连接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以便于完成设备的安装、拆卸作业后对无基础钢平台进行拆卸再利用;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H型钢力学性能好,具有侧向刚度大、抗弯能力强的优点,H型钢翼缘宽、翼缘两表面相互平行的特点为作业人员和设备提供了平稳的作业平台,从而便于设备的安装和拆卸;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相邻竖梁间的柱间支撑交叉连接,具体应用时柱间支撑可直接焊接在相邻的竖梁上或者与相邻竖梁上的节点板螺栓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保证了所有竖梁形成一个整体,竖梁承受的荷载通过交叉连接的柱间支撑在相邻的竖梁分散传递,从而确保无基础钢平台不会因为某一根竖梁承受荷载过大而存在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了无基础钢平台的稳固性;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固定横梁与同一平面内的竖梁均连接,具体应用时固定横梁可直接焊接在竖梁上或者与竖梁上的节点板螺栓连接,从而促使竖梁承受的荷载通过固定横梁在同一平面内的竖梁间分散传递,避免某一根竖梁因承受荷载过大而出现安全问题;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具体应用时采用钢坯等作为固定块,钢坯价格低廉,并且容易获取;另外,根据施工地面情况选择不同规格钢坯,便于钢坯下地基后找平,确保钢坯的上表面在同一标高,进而保证了底梁和竖梁的支撑基础更稳固,而不易出现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柱顶板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柱底板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节点板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7中高炉热风炉管道改造时顶梁轨道上的工位布置示意图。

图中:1、固定块;2、底梁;3、竖梁;4、顶梁轨道;5、柱间支撑;6、节点板;7、柱顶板;8、柱底板;9、固定横梁;10、工位Ⅰ;11、工位Ⅱ;12、工位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包括底部支座、竖梁3和顶梁轨道4,所述底部支座与所述竖梁3连接,所述竖梁3与所述顶梁轨道4连接。在顶梁轨道4上进行设备的预制、组装和拆卸,设备在吊机等作用下在顶梁轨道4上滑动,避免了大型设备在地面组装完成后再进行整体吊装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并且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进行大型设备的预制、拆卸和安装,具有劳动强度低、施工周期较短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底部支座作为基础、竖梁3与底部支座连接,这种方式搭建钢平台无需在厂房内开挖地基,底部支座和竖梁3可灵活布置,因而可以避开相干涉的设备及构筑物,顶梁轨道4为工人作业提供了稳固的平台,从而解决了对高空中老旧设备进行更换时由于场地限制而不便于搭建开挖式基础钢平台的问题。

所述底部支座为固定块1,所述固定块1上表面的标高相同,所述竖梁3与所述固定块1连接。竖梁3和固定块1根据施工场地情况进行布置,灵活性较高,更加便于避开相干涉的设备及构筑物。

所述底部支座包括固定块1和底梁2,所述固定块1上表面的标高相同,底梁2纵横向交错布置,所述固定块1位于所述底梁2下方,所述底梁2的两端和交错处均设置有所述固定块1,所述竖梁3与所述底梁2连接。

具体实施时,可利用废旧钢坯作为固定块1,根据施工地面情况选择不同规格钢坯,便于钢坯下地基后找平,保证底梁2的上表面在同一标高,从而保证了竖梁3和底梁2的稳固性能。

所述顶梁轨道4与所述竖梁3之间设置有柱顶板7,所述竖梁3与所述柱顶板7固定连接,所述顶梁轨道4与所述柱顶板7可拆卸地连接,柱顶板7与顶梁轨道4连接处接触面平整,受力均匀,连接较稳固。

沿竖梁3轴向方向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固定横梁9,同一平面内的竖梁3均与固定横梁9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促使竖梁3承受的荷载通过固定横梁9在同一平面内的竖梁3间分散传递,从而提高了无基础钢平台的稳固性。

相邻竖梁3之间连接有柱间支撑5,所述柱间支撑5为刚性结构,有助于提高顶梁轨道4底部支撑系统的稳固性。

所述竖梁3上等间距的设置有节点板6,相邻竖梁3上的节点板6之间连接有柱间支撑5,节点板6与柱间支撑5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具有拆卸方便、可重复利用的优点。

所述顶梁轨道4为H型钢,H型钢翼缘宽、翼缘两表面相互平行的特点使得设备能够平稳的在顶梁轨道4上滑动。

所述竖梁3与所述底梁2之间设置有柱底板8,所述竖梁3与所述柱底板8固定连接,所述底梁2与所述柱底板8可拆卸地连接,柱底板8与底梁3连接处接触面平整,受力均匀,连接较稳固。

所述的柱间支撑5两两交叉布置在相邻的竖梁3之间,每一个柱间支撑5与相邻的两根竖梁3均连接,交叉连接的方式确保相邻的竖梁3连接更牢固,竖梁3承受的荷载通过柱间支撑5在相邻的竖梁3间分散传递,避免了某一根竖梁3因承受荷载过大而出现安全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无基础钢平台的稳固性能。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包括底部支座、竖梁3和顶梁轨道4,所述底部支座与所述竖梁3连接,所述竖梁3与所述顶梁轨道4连接。采用底部支座作为基础、竖梁3的两端分别与底部支座和顶梁轨道4连接的方式搭建钢平台,无需在厂房内开挖地基,底部支座和竖梁3可灵活布置,因而可以避开相干涉的管道、设备及构筑物,顶梁轨道4为工人作业提供了稳固的平台,从而解决了对高空中老旧设备进行更换时由于场地限制而不便于搭建开挖式基础的钢平台的问题。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包括固定块1、底梁2、竖梁3和顶梁轨道4,所述固定块1上表面的标高相同,底梁2纵横向交错布置,所述固定块1位于所述底梁2下方,所述底梁2的两端和交错处均设置有所述固定块1,所述底梁2与所述竖梁3连接,所述竖梁3与顶梁轨道4连接,底梁2采用固定块1作为基础,无需在厂房内开挖地基,固定块1、底梁2和竖梁3可灵活布置,因而可以避开相干涉的设备及构筑物;另外,在顶梁轨道4上进行新设备的预制、组装,并通过厂房内原有的吊机、导链或卷扬等对新设备和老设备施加推力或拉力进而实现新老设备在顶梁轨道4上滑动,从而避免了大型设备在地面组装完成后再进行整体吊装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并且通过本实施例的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进行大型设备的预制、拆卸和安装,具有劳动强度低、施工周期较短的优点。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包括固定块1、底梁2、竖梁3和顶梁轨道4,底梁2纵横向交错布置,所述固定块1位于所述底梁2下方,所述底梁2的两端和交错处均设置有所述固定块1;所述竖梁3与所述底梁2之间设置有柱底板8,所述竖梁3和所述底梁2均与所述柱底板8连接,具体实施时,柱底板8与竖梁3之间采用坡口焊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中,竖梁3的外周设置有钢板,钢板与柱底板8和竖梁3均通过焊接固定,钢板确保了柱底板8与竖梁3稳固连接,柱底板8与底梁2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固定;所述顶梁轨道4与所述竖梁3之间设置有柱顶板7,所述竖梁3和所述顶梁轨道4均与所述柱顶板7连接,具体实施时,柱顶板7与竖梁3之间采用坡口焊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中,竖梁3的外周设置有钢板,钢板与柱顶板7和竖梁3均通过焊接固定,固定焊接的钢板确保了柱顶板7与竖梁3稳固连接,柱顶板7与顶梁轨道4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固定;柱顶板7、柱底板8与顶梁轨道4、底梁2连接处接触面平整,受力均匀,连接较稳固;另外,柱顶板7与顶梁轨道4之间以及柱底板8与底梁2之间均可采用螺栓连接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以便于完成设备的安装、拆卸作业后对无基础钢平台进行拆卸再利用。所述顶梁轨道4为H型钢,H型钢力学性能好,具有侧向刚度大、抗弯能力强的优点,另外,H型钢翼缘宽、翼缘两表面相互平行的特点使得待搬运设备能够平稳的在H型钢翼缘上滑动,从而便于设备安装和拆卸。所述竖梁3上设置有节点板6,相邻竖梁3上的节点板6之间连接有柱间支撑5,所述柱间支撑5为刚性结构,例如,钢柱、钢杆、钢管或其他具有一定强度的柱件、杆件、管件等,本实施例中柱间支撑5采用钢质直杆,柱间支撑5与节点板6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以便于拆卸重复利用。固定块1为竖梁3和底梁2提供稳固的支撑,具体实施时,所述固定块1为钢坯,钢坯价格低廉,并且容易获取,根据施工地面情况选择不同规格钢坯,便于钢坯下地基后找平,从而保证底梁2的上表面在同一标高,进而保证水平载荷和垂直载荷在竖梁3和底梁2上平均分布,避免了载荷过于集中于某一根竖梁3或底梁2而导致变形。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包括固定块1、竖梁3和顶梁轨道4,所述固定块1上表面的标高相同,所述固定块1与所述竖梁3连接,所述竖梁3与所述顶梁轨道4连接。竖梁3和固定块1根据施工场地情况进行布置,灵活性较高,更加便于避开相干涉的设备及构筑物。同一平面内的竖梁3均与固定横梁9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促使竖梁3承受的荷载通过固定横梁9在同一平面内的竖梁3间分散传递,从而提高了无基础钢平台的稳固性。

实施例5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其结构与实施例2相比所不同的是:每一根竖梁3上等间距的设置有节点板6,具体实施时,节点板6可采用钢板且钢板焊接在竖梁3的外周,相邻竖梁3上对应的节点板6的标高相同,图1中A处的节点板6位于竖梁3最底部,F处的节点板6位于竖梁3最顶部,最底部和最顶部的节点板6与柱间支撑5连接,位于A与F之间的节点板6与柱间支撑5和横梁9均连接,并且节点板6上位于横梁9的上下两侧均与柱间支撑5连接,节点板6与柱间支撑5、横梁9的连接方式均为螺栓连接,具体实施时,A与F之间的节点板6分布的数量根据无基础钢平台的荷载以及竖梁3的高度确定,固定横梁9通过每一根竖梁3上相应位置的节点板6与同一平面内的竖梁3均连接,保证固定横梁9与同一平面内的竖梁3均垂直,从而促使竖梁3承受的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通过固定横梁9在同一平面内的竖梁3间分散传递;相邻竖梁3间的柱间支撑5两两交叉布置在相邻的竖梁3之间,例如,分别在两相邻的竖梁3上的A~F和A′~F′处均设置有节点板6,E F′之间连接的柱间支撑5与E′F之间连接的柱间支撑5形成交叉,竖梁3承受的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通过交叉连接的柱间支撑5在相邻的竖梁3间分散传递,从而确保相邻的竖梁3牢固连接,具体应用时,也可根据厂房内部空间情况灵活调整柱间支撑5的安装连接位置,例如,无基础平台搭建过程中遇到厂房原有的管道设备时,可将柱间支撑5的一端与节点板6连接,另一端与横梁9连接,从而避开了管道设备。两种连接方式相互配合,更有效的避免了某一根竖梁3因承受荷载过大而出现安全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无基础钢平台的稳固性,并且适用性较强,不易受到原有设备的限制。

实施例6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其结构为钢结构框架体系,具体包括:采用钢坯作为固定块1,所有钢坯下地基后找平,从而确保了底梁2的上表面在同一标高,钢坯上横卧底梁2,底梁2纵横向贯通,形成平面框架体系,底梁2与钢坯共同组成底部支座,为上部结构提供稳固的支撑。再于底梁2上立竖梁3,竖梁3上设顶梁轨道4,然后在顶梁轨道4形成的平台上预制新设备,在厂房内原有动力牵引设备作用下,待安装、拆卸的设备在顶梁轨道4滑动。竖梁3可根据现场情况定位,因而可以避开相干涉的设备及构筑物,在竖梁3上每间隔1m设置一块节点板6,通过节点板6连接柱间支撑5,具体实施时节点板6与柱间支撑5采用螺栓连接,以方便拆卸、重复利用,柱间支撑5保证了支撑系统满足水平荷载。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要求底梁2上表面在同一标高,顶梁轨道4下表面在同一标高,从而保证了荷载在各钢坯、底梁2、竖梁3和顶梁轨道4上均匀分布,提高了各连接部件的稳固性,本实施例中钢坯、竖梁3均可根据厂房内部空间需要灵活布置,经济适用、可实施性强。

实施例7

某高炉热风炉管道改造工程,热风炉管道需要更换,风管重800吨,在25米高空。更换热风炉管道需建临时钢平台,现场热风炉管道附近有热交换器平台、氮气站、液压站等等,各种管道纵横交错、鳞次栉比,现场不具备开挖基础条件,本工程采用一种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其结构与实施例6相比,所不同的是:所述顶梁轨道4为H型钢。如图5所示,此次高炉热风炉管道改造工程作业步骤如下:

(1)搭建实施例6中的用于临时支撑的无基础钢平台,钢坯规格为230mm×600mm,平台尺寸为25m×54m,并在H型钢翼缘上表面涂油,以降低热风管道在H型钢上滑动时的摩擦力;

(2)无基础钢平台上划分为三个工位:紧邻热风炉框架的工位Ⅱ11,以及分别位于工位Ⅱ11两侧的工位Ⅰ10和工位Ⅱ11,通过厂房内原有的吊机将新热风炉管道组件吊运至无基础钢平台上的工位Ⅰ10处,在工位Ⅰ10处进行新热风炉管道的组装;

(3)切断旧热风炉管道,此项操作也可与步骤(2)同时进行;

(4)切断完毕后,利用吊机等设备将旧热风炉管道推移出热风炉框架,并推至无基础钢平台上紧邻热风炉框架的工位Ⅱ11处,再将旧热风炉管道横推至无基础钢平台上的工位Ⅲ12处,待后续拆除;

(5)新热风炉管道从工位Ⅰ10横推至工位Ⅱ11,再将新热风炉管道推移至热风炉框架内,并进行后续的连接安装。

旧热风炉管道和新热风炉管道在在H型钢翼缘上表面的滑动相互无干涉,工人拆卸旧热风炉管道并搬运至工位Ⅱ11处,并在厂房内原有的卷扬导链或吊机作用下滑动至工位Ⅲ12,同时在工位Ⅰ10处进行新热风炉管道的预制组装,两个平台同时进行作业进一步缩短了作业周期,新热风炉管道的预制组装完成后,新热风炉管道在卷扬导链或吊机作用下先被推移至工位Ⅱ11,然后被推移至热风炉框架内进行连接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