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管以及施工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427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脚手管以及施工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脚手管以及施工支撑架。



背景技术:

脚手管是人们在建筑或施工行业当中的专用术语;脚手管可以在建筑工地和施工现场等起到不同的作用;为了更方便装修和施工较高楼层而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脚手管也可以为施工人员和路边行人等提供安全的保障和外围安全网维护及高空安装施工等。现有的脚手管在搭设脚手架或者其他辅助机构时,均是通过外部结构,比如卡扣等零部件实现不同脚手管之间的连接。相邻的两个脚手管的端部则不进行连接,也没有相应的外部零部件实现端部的连接,通常需要连接则是依靠施工者现场采用的结构进行连接,给施工带来了许多不便,也影响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脚手管,以实现相邻两个脚手管的端部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施工支撑架,以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手管,包括管本体和连接机构,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段,管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段,第一内螺纹段和第二内螺纹段的旋向相反;连接机构设置于管本体的一端,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和转动环,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段,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段,转动环套设于连接杆的中部且与连接杆之间通过键连接;连接杆的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段的一端与管本体的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段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二外螺纹段能够与相邻的管本体的第二内螺纹段螺纹连接。

两个脚手管的端部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实现连接。连接机构的连接杆的第一外螺纹段和第二外螺纹段旋向相反,当转动环驱动连接杆转动时,第一外螺纹段和第一内螺纹段之间若相互靠近,则第二外螺纹段和第二内螺纹段之间相互靠近,即当两个脚手管分别套设于连接杆的两端,通过转动转动环,实现第一外螺纹段逐渐退出第一内螺纹段的过程中,第二外螺纹段逐渐退出第二内螺纹段,即连接杆的一端旋出脚手管的过程中,连接杆的另一端也旋出相邻的脚手管,通过转动转动环,实现两个脚手管之间相互靠近和远离。以完成两个脚手管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机构还包括一端封闭的套筒,套筒套于连接杆的第二外螺纹段的外侧,套筒的开口端与转动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转动环的靠近第二外螺纹段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两个L形槽,两个L形槽以转动环的轴心线上的一点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关系,L形槽的其中一段沿转动环的周向方向设置,L形槽的剩下的一段沿转动环的轴向方向设置,套筒的开口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入块,每个卡入块能够卡入一个L形槽内。

进一步地,管本体的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段的一端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环绕管本体的周向方向设置且沿管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连接杆的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段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置于限位槽内且能够作弧线环绕移动。

进一步地,管本体的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段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挡块,限位挡块位于第二内螺纹段的远离管本体的管口的一端。

进一步地,转动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环形卡接槽,相邻的两个管本体的端部分别能够卡入环形卡接槽内。

进一步地,转动环设置有转动把手,转动把手与转动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转动环设置有螺纹孔,转动把手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杆的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段的一端设置有插入部,插入部的平行于连接杆的轴向方向的截面呈梯形。

一种施工支撑架,包括脚手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脚手管能够快速牢固地实现相邻的两个脚手管之间的对接,不仅提高了搭设脚手架的整体强度,而且提高了搭设脚手架的整体效率。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脚手管搭设的施工支撑架,更加牢固,搭设更加方便,有效提高施工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脚手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相邻的两根脚手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00-管本体;101-第一内螺纹段;102-第二内螺纹段;104-限位槽;105-限位挡块;200-连接机构;210-连接杆;211-第一外螺纹段;212-第二外螺纹段;213-限位块;214-插入部;220-转动环;221-L形槽;222-环形卡接槽;223-转动把手;224-螺纹孔;300-套筒;301-卡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手管,如图1所示,包括管本体100和连接机构200,管本体1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段101,管本体10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段102,第一内螺纹段101和第二内螺纹段102的旋向相反;连接机构200设置于管本体100的一端,连接机构200包括连接杆210和转动环220,连接杆2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段211,连接杆2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段212,转动环220套设于连接杆210的中部且与连接杆210之间通过键连接;连接杆210的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段211的一端与管本体100的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段101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二外螺纹段212能够与相邻的管本体100的第二内螺纹段102螺纹连接。

未进行连接时,连接杆210的第一外螺纹段211旋入管本体100的第一内螺纹段101,即连接杆210设置于管本体100的设置第一内螺纹段101的一端。当脚手管运输至现场,需要进行搭设时,则将相邻的脚手管的设置第二内螺纹段102的一端与连接杆210的设置第二外螺纹段212的一端对接。先将连接杆210的第一外螺纹段211旋出,然后将第一外螺纹段211对准管本体100的第一内螺纹段101,第二外螺纹段212对准另一个管本体100的第二内螺纹段102,旋转转动环220,连接杆210的第一外螺纹段211和第二外螺纹段212分别逐渐旋入第一内螺纹段101和第二内螺纹段102内,实现两个脚手管的连接。

两个脚手管的端部之间通过连接机构200实现连接。连接机构200的连接杆210的第一外螺纹段211和第二外螺纹段212旋向相反,当转动环220驱动连接杆210转动时,第一外螺纹段211和第一内螺纹段101之间若相互靠近,则第二外螺纹段212和第二内螺纹段102之间相互靠近,即当两个脚手管分别套设于连接杆210的两端,通过转动转动环220,实现第一外螺纹段211逐渐退出第一内螺纹段101的过程中,第二外螺纹段212逐渐退出第二内螺纹段102,即连接杆210的一端旋出脚手管的过程中,连接杆210的另一端也旋出相邻的脚手管,通过转动转动环220,实现两个脚手管之间相互靠近和远离。以完成两个脚手管之间的连接。

如图2所示,连接杆210的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段212的一端设置有插入部214,插入部214的平行于连接杆210的轴向方向的截面呈梯形。

设置插入部214,插入部214从端部到靠近第一外螺纹段211的过程中,内径逐渐变大,该插入部214能够快速插入相邻的脚手管内,以加快旋拧过程。

如图2所示,连接机构200还包括一端封闭的套筒300,套筒300套于连接杆210的第二外螺纹段212的外侧,套筒300的开口端与转动环220可拆卸连接。

连接机构200设置于管本体100的设置第一内螺纹段101的一端,在生产后运输以及储存的过错中,为了避免连接杆210被雨水或者其他杂质过分腐蚀,或者第二外螺纹段212被刮花,难以实现旋入,设置了套筒300,套筒300将第二外螺纹段212套设在内部,起到保护和防尘的作用。

如图2所示,转动环220的靠近第二外螺纹段212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两个L形槽221,两个L形槽221以转动环220的轴心线上的一点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关系,L形槽221的其中一段沿转动环220的周向方向设置,L形槽221的剩下的一段沿转动环220的轴向方向设置,套筒300的开口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入块301,每个卡入块301能够卡入一个L形槽221内。

套筒300与转动环220之间通过卡接方式实现连接,先将套筒300的每一个卡入块301卡入一个L形槽221轴向方向设置的一段槽,然后周向转动套筒300,则卡入块301分别卡入L形槽221的周向设置的槽内,实现套筒300和转动环220之间的卡接。

如图2所示,管本体100的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段101的一端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槽104,限位槽104环绕管本体100的周向方向设置且沿管本体100的轴向方向延伸;连接杆210的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段21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213,限位块213置于限位槽104内且能够作弧线环绕移动。

设置限位槽104,为了避免连接杆210的第一外螺纹段211在旋出管本体100的过程中全部旋出,即在连接杆210的第一外螺纹段211旋出和旋入管本体100的过程中,限位块213在限位槽104内作弧线移动。当限位块213移动限位槽104的靠近管本体100的开口端的一侧时,再旋转连接杆210,连接杆210也不会再移动出管本体100,有效控制了连接杆210的轴向移动范围,保证旋转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安装效率。

如图3所示,管本体100的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段10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挡块105,限位挡块105位于第二内螺纹段102的远离管本体100的管口的一端。

设置限位挡块105,用于限制连接杆210的第二外螺纹段212旋入管本体100的第二内螺纹段102的轴向距离,当连接杆210的设置第二外螺纹段212的端部抵触到限位挡块105时,则停止转动环220的转动,避免过度扭动,损坏螺纹。

为了增加密封性,如图3所示,转动环2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环形卡接槽222,相邻的两个管本体100的端部分别能够卡入环形卡接槽222内。

转动转动环220的过程中,相邻的两个脚手管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当相邻的两个脚手管相互靠近到间距最小时,相邻的两个脚手管的端部分别卡入环形卡接槽222,保证密封性的同时,还提高了稳固性和牢固性。

如图3所示,转动环220设置有转动把手223,转动把手223与转动环220可拆卸连接。

设置转动把手223,便于操作者施加作用力,利用杠杆原理,达到省力的作用,保证有效转动,以提高操作的速度。

如图4所示,转动环220设置有螺纹孔224,转动把手223与螺纹孔224螺纹连接。转动把手223与转动环220可拆卸连接,在完成两个脚手管之间的连接后,则可将转动把手223取下,一方面,有效缩小转动环220占用的空间,避免转动把手223在后期操作过程中占用操作空间,另一方面,转动把手223能够多次利用,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施工支撑架,包括脚手管。更加牢固,搭设更加方便,有效提高施工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