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砌体结构用钢筋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638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砌体结构用钢筋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砌体结构用钢筋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砌体结构,为了能加强砌体结构整体性,通常在砌体结构内加设混凝土构造柱;混凝土构造柱内钢筋通常都是楼板钢筋施工完毕后,在构造柱筋位置用冲击钻钻孔后将钢筋插入并注入化学植筋胶,用以保证构造柱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但是化学植筋胶有效期通常只有十至二十年,且化学植筋胶是有毒物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砌体结构制造复杂且含有有毒物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无污染且可有效缩短制造工期的建筑砌体结构用钢筋连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砌体结构用钢筋连接装置,包括预埋构造柱钢筋、上层楼板钢筋、下层楼板钢筋、上层绑扎装置及下层绑扎装置;所述楼板钢筋包括上层楼板钢筋及下层楼板钢筋;所述预埋构造柱钢筋为L型钢筋,且所述L型钢筋分为竖直钢筋及横向钢筋;所述上层楼板钢筋包括第一X轴向钢筋及第一Y轴向钢筋,所述第一X轴向钢筋及第一Y轴向钢筋呈十字型交叉固定连接;所述下层楼板钢筋包括第二X轴向钢筋及第二Y轴向钢筋,所述第二X轴向钢筋及第二Y轴向钢筋呈十字型交叉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钢筋靠在所述上层楼板钢筋上,且所述竖直钢筋与所述上层楼板钢筋通过上层绑扎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横向钢筋靠在下层楼板钢筋上,且所述横向钢筋与所述下层楼板钢筋通过下层绑扎装置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预埋构造柱钢筋为4条,分别为结构相同且呈轴向排列的预埋构造柱钢筋A、预埋构造柱钢筋B、预埋构造柱钢筋C及预埋构造柱钢筋D;且所述预埋构造柱钢筋A、预埋构造柱钢筋B、预埋构造柱钢筋C及预埋构造柱钢筋D分别固定连接于楼板钢筋的不同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X轴向钢筋为多条并包括第一X轴向钢筋A及第一X轴向钢筋B,所述第一Y轴向钢筋为多条并包括第一Y轴向钢筋A及第一Y轴向钢筋B;所述第二X轴向钢筋为多条并包括第二X轴向钢筋A及第二X轴向钢筋B,所述第二Y轴向钢筋为多条并包括第二Y轴向钢筋A及第二Y轴向钢筋B;所述预埋构造柱钢筋A的竖直钢筋绑在第一X轴向钢筋A上,所述预埋构造柱钢筋A的横向钢筋绑在所述第二Y轴向钢筋A上;所述预埋构造柱钢筋B的竖直钢筋绑在所述第一Y轴向钢筋B上,所述预埋构造柱钢筋B的横向钢筋绑在所述第二X轴向钢筋A上;所述预埋构造柱钢筋C的竖直钢筋绑在第一X轴向钢筋B上,所述预埋构造柱钢筋C的横向钢筋绑在所述第二Y轴向钢筋B上;所述预埋构造柱钢筋D的竖直钢筋绑在第一Y轴向钢筋B上,所述预埋构造柱钢筋D的横向钢筋绑在所述第二X轴向钢筋B上。从而有效提高了预埋构造柱钢筋与楼板钢筋连接的稳定和牢固性,即有效提高了砌体结构的稳定性。且减少了后续砌筑前的构造柱钢筋的植筋,且无需再等植筋胶凝固;混凝土拆模后,强度达到要求后可直接进行二次结构砌筑,缩短了施工时间。

进一步,所述预埋构造柱钢筋的竖直部与横向部垂直,且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横向部为一体成型机构,从而增强预埋构造柱钢筋的强度。

更进一步,所述竖直部的长度大于所述横向部。

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且减少了植筋胶的使用,降低了污染并增强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连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预埋构造柱钢筋B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预埋构造柱钢筋D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3所示,一种建筑砌体结构用钢筋连接装置100,包括预埋构造柱钢筋1、楼板钢筋、上层绑扎装置4及下层绑扎装置5;预埋构造柱钢筋1优选为L型钢筋,且L型钢筋分为竖直钢筋11及横向钢筋12;其中楼板钢筋包括上层楼板钢筋2、下层楼板钢筋3;上层楼板钢筋2包括第一X轴向钢筋21及第一Y轴向钢筋22,第一X轴向钢筋21及第一Y轴向钢筋22呈十字型交叉固定连接。下层楼板钢筋3包括第二X轴向钢筋31及第二Y轴向钢筋32,第二X轴向钢筋31及第二Y轴向钢筋32呈十字型交叉固定连接;竖直钢筋11靠在上层楼板钢筋2上,且竖直钢筋11与上层楼板钢筋2通过上层绑扎装置4固定连接;横向钢筋12靠在下层楼板钢筋3上,且横向钢筋12与下层楼板钢筋3通过下层绑扎装置5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优选地,见图2和图3,预埋构造柱钢筋1为4条,分别为结构相同且呈轴向排列并固定连接在楼板钢筋不同位置的预埋构造柱钢筋A13、预埋构造柱钢筋B14、预埋构造柱钢筋C15及预埋构造柱钢筋D16;第一X轴向钢筋21为多条并包括第一X轴向钢筋A211及第一X轴向钢筋B212,第一Y轴向钢筋22为多条并包括第一Y轴向钢筋A221及第一Y轴向钢筋B222;第二X轴向钢筋31为多条并包括第二X轴向钢筋A311及第二X轴向钢筋B312,第二Y轴向钢筋32为多条并包括第二Y轴向钢筋A321及第二Y轴向钢筋B322。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以图2和图3所示的预埋构造柱钢筋B14及预埋构造柱钢筋D16的连接示意图进行说明。显然预埋构造柱钢筋B13及预埋构造柱钢筋D15的除了连接位置不同外,连接方式相同。

其中,预埋构造柱钢筋A13的竖直钢筋131绑在第一X轴向钢筋A211上,预埋构造柱钢筋A13的横向钢筋132绑在第一Y轴向钢筋A321上;预埋构造柱钢筋B14的竖直钢筋141绑在第一Y轴向钢筋B222上,预埋构造柱钢筋B14的横向钢筋142绑在第一X轴向钢筋A311上;预埋构造柱钢筋C15的竖直钢筋151绑在第二X轴向钢筋B212上,预埋构造柱钢筋C15的横向钢筋152绑在第二Y轴向钢筋B322上;预埋构造柱钢筋D16的竖直钢筋161绑在第一Y轴向钢筋A221上,预埋构造柱钢筋D16的横向钢筋162绑在第二X轴向钢筋B312上。

优选地,预埋构造柱钢筋1的竖直部11与横向部12垂直,且竖直部11与横向部12一体成型机构,从而增强预埋构造柱钢筋的强度。优选地,竖直部11的长度大于横向部12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后期的用冲击钻钻孔后将钢筋插入并注入化学植筋胶的方式,降低了污染,并可有效提高了预埋构造柱钢筋与楼板钢筋连接的稳定和牢固性及整体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强度达到要求后可直接进行二次结构砌筑,缩短了施工时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