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型瓷砖找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6922阅读:3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T型瓷砖找平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找平器,特别涉及一种T型瓷砖找平器。



背景技术:

瓷砖安装的过程中会用到瓷砖找平器,瓷砖找平器用于调整瓷砖中间缝隙大小,使瓷砖贴的规整漂亮,使瓷砖之间保持一定的平整度,并简化了施工工艺,大大提高了施工人员铺贴瓷砖的效率,节约了大量的施工成本,帮助你有效调整墙砖的尺寸误差,使整体更加美观,给墙砖下垂预留伸缩缝,避免由于上排墙砖对下排墙砖产生的挤压出现墙砖空鼓,脱落,瓷砖安装使用的过程中,铺地板和瓷砖是一定要先找平的,按具体的情况高度差进行找平,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先用水泥找平,在铺地板,二是打一层地龙骨,在铺一层细木工板,再铺上实木复合地板,用水泥找平成本最划算,铺地砖前先在房屋四周或者墙角,离地面三至十厘米之间,也可以再高一些,转圈没有障碍物就可以,先找一个水平线,用仪器也好,土方法也行,然后,以这条线为准,找到地面的最高点和房门底角的高度,地面最高点是确定所铺地砖厚度的选择点,门底角的高度是铺地砖的上限把这两点因素考虑好了以后就能确定地砖的高度了贴墙壁瓷砖找平。

在现有的瓷砖找平器的技术条件基础上,大部分铺贴瓷砖的方法都是采用传统的十字定位器来留出均匀缝隙,进行敲打瓷砖来使瓷砖表面的平整度,但这样的工作方法并不够精确标准,施工过程中十分不便,同时在进行敲打的过程中还易使瓷砖破损,加大成本,同时缺乏一种可进行反复使用的瓷砖找平设备进行瓷砖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T型瓷砖找平器,该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可反复进行回收使用,节约了大量的经济成本,施工方便,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T型瓷砖找平器,包括螺母套,所述螺母套的内侧设置有锁紧连接杆,所述螺母套的内侧设置有螺旋凹槽,所述螺母套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把手,所述固定把手的底端设置有矫正底盘,所述锁紧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设置有金属针,所述金属针的底端设置有T型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母套与锁紧连接杆通过螺纹杆螺旋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T型头与螺纹杆通过金属针相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T型瓷砖找平器,该设备结构简单,具有抓平功能,使瓷砖平整,操作灵活方便,通过T型金属针可随时进行插入工作,抽出方便,可反复进行回收使用,节约了大量的经济成本,施工方便,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螺母套;2、锁紧连接杆;3、旋转把手;4、连接杆;5、螺纹杆;6、金属针;7、T型头;8、螺旋凹槽;9、固定把手;10、矫正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T型瓷砖找平器,包括螺母套1,螺母套1的内侧设置有锁紧连接杆2,螺母套1的内侧设置有螺旋凹槽8,螺母套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把手9,固定把手9的底端设置有矫正底盘10,锁紧连接杆2的顶端设置有旋转把手3,旋转把手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底端设置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底端设置有金属针6,金属针6的底端设置有T型头7。

进一步的,螺母套1与锁紧连接杆2通过螺纹杆5螺旋连接,通过螺旋连接进行挤压达到瓷砖进行矫正的作用。

T型头7与螺纹杆5通过金属针6相固定,可方便通过金属针6与螺旋杆5进行插入,保持结构稳固。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当进行瓷砖铺贴的过程中,T型头7和金属针6只需从两块瓷砖之间通过缝隙进行插入,然后进行扭动,将螺旋杆5进行一百八十度旋转,将T型头7卡在两块砖底部,通过固定把手9进行按压将矫正底盘10进行固定,通过螺母套1旋转进行拧紧挤压,促使两块砖调节到一致相同的水平面位置即可。

该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通过T型头7和金属针6可随时进行插入工作,抽出方便,可反复进行回收使用,节约了大量的经济成本,施工方便,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未知地区] 2019年01月21日 12:01
    这不是台湾人的专利吗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