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横担与爬梯的电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7102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横担与爬梯的电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杆,具体涉及一种带横担与爬梯的电杆。



背景技术:

现有大荷载电杆一般都配有独立的电杆钢爬梯便于线路的维护和检修;同时大荷载电杆杆身上又单独安装了横担,则爬梯与横担就容易产生冲突,不方便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横担与爬梯的电杆方便同时安装爬梯和横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横担与爬梯的电杆,包括电杆、一对半环形抱箍、爬杆和横担,所述半环形抱箍套设在所述电杆上;所述半环形抱箍焊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对应所述半环形抱箍中部,所述半环形抱箍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有第三穿孔,所述横担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穿孔对应的第四穿孔,所述底板与所述横担之间通过螺杆穿过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四穿孔固接;所述爬杆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穿孔相对应的第五穿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半环形抱箍之间通螺栓穿过所述第三穿孔和所述第五穿孔固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件本体上的固定端和倾斜端,所述第五穿孔设置在所述固定端上,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多个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对应所述半环形抱箍两端,所述连接件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穿孔相对应的第六穿孔,所述爬杆上设有爬梯和三角固定部,所述三角固定部设有焊接有固定螺钉,所述倾斜端设有条形孔,所述倾斜端与所述三角固定部之间通过所述固定螺钉穿过所述条形孔扭上螺帽固定。

进一步,所述横担上设有夹板和绝缘子。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四穿孔配合螺母把两个所述横担分两边固定在所述底板上,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三穿孔和所述第五穿孔把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半环形抱箍上设有的连接端上,由于所述底板焊接在所述半环形抱箍上,由于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爬杆上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所以所述爬杆以及所述横担就固定在了所述半环形抱箍上,通过一对所述半环形抱箍一起拼合套在所述电杆上,套上后通过螺栓穿过两个所述半环形抱箍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端上设有第三穿孔配合螺母然后把整个所述半环形抱箍固定在所述电杆上,通过一对半环形抱箍把所述横担以及所述爬杆连接,安装方便,最后立所述电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横担与爬梯的电杆断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环形抱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环形抱箍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横担与爬梯的电杆整体侧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横担与爬梯的电杆整体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横担与爬梯的电杆,包括电杆1、一对半环形抱箍2、爬杆3和横担4,所述半环形抱箍2套设在所述电杆1上;所述半环形抱箍2焊接有底板21,所述底板21上设有多个第一穿孔211,所述第一穿孔211对应所述半环形抱箍2中部,所述半环形抱箍2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端22,所述连接端22上设有第三穿孔221,所述横担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穿孔211对应的第四穿孔43,所述底板21与所述横担4之间通过螺杆穿过所述第一穿孔211与所述第四穿孔43固接;所述爬杆3上设有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穿孔221相对应的第五穿孔521,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半环形抱箍2之间通螺栓穿过所述第三穿孔221和所述第五穿孔521固接。

本实用新型通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四穿孔配合螺母把两个所述横担分两边固定在所述底板上,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三穿孔和所述第五穿孔把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半环形抱箍上设有的连接端上,由于所述底板焊接在所述半环形抱箍上,由于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爬杆上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所以所述爬杆以及所述横担就固定在了所述半环形抱箍上,通过一对所述半环形抱箍一起拼合套在所述电杆上,套上后通过螺栓穿过两个所述半环形抱箍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端上设有第三穿孔配合螺母然后把整个所述半环形抱箍固定在所述电杆上,通过一对半环形抱箍把所述横担以及所述爬杆连接,安装方便,最后立所述电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作为具体实施例,考虑到所述电杆1从底部到上部半径会越来越偏小,所以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爬杆3之间最好采用活动链接,具体为所述连接件5包括连接件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件本体上的固定端52和倾斜端53,所述第五穿孔521设置在所述固定端52上,所述第五穿孔521与所述第二穿孔212对应,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五穿孔521与所述第二穿孔212固定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连接端22;所述底板21上还设有多个第二穿孔212,所述第二穿孔212对应所述半环形抱箍2两端,所述连接件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穿孔212相对应的第六穿孔51,螺栓穿过所述第六穿孔51与所述第二穿孔212配合螺母把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底板21加强固定;所述爬杆3上设有爬梯31和三角固定部32,通过所述爬梯3工人方便攀爬;所述三角固定部32设有焊接有固定螺钉321,所述倾斜端53设有条形孔531,所述倾斜端53与所述三角固定部32之间通过所述固定螺钉321穿过所述条形孔531扭上螺帽固定,所述固定螺钉321在所述条形孔531的位置随所述爬杆3与所述电杆1的相对位置改变而改变从而使所述爬杆3始终竖直。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底板21设有三角加强板213,所述三角加强板213分三边依次对应所述爬杆3以及所述横担4,两个所述横担4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爬杆3垂直与所述横担4。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横担4上设有夹板41和绝缘子42。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