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268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手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固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脚手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通常用在建筑工地上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作业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

在高处施工时,脚手架的搭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高处施工,需要搭设非常高的工作平台,这就需要通过搭建脚手架来支撑工作平台,在搭建时,由于钢管等的长度限制,以及横向立杆的需要,需要用到连接固定脚手架的装置,在搭建过程中,有时候可能需要斜向的支撑杆,这就导致固定连接件需要具备固定斜向立杆的功能,可以说,脚手架的搭建的牢固与方便程度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效率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现有的脚手架固定装置大多为扣件,有的需要焊接在钢管上进行固定,焊接固定更为牢靠,但是在工作结束后,拆卸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此外大多数的扣件没有可以固定斜向支撑杆的功能,这就导致需要专门的的装置来进行斜向立杆的固定,进而支撑整个脚手架,起到安全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脚手架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固定装置不易拆卸,功能单一,无法固定斜向立杆的问题。

一种脚手架固定装置,包括两个成对使用的座体,每个座体上设有半圆形内孔,两个半圆孔配合成圆孔使用,每个座体的下部设有可转动的锥形卡具,锥形卡具的外圆为锥形,锥形卡具上设有半圆形的内孔,锥形卡具与座体的内孔大小相同,锥形卡具的外圆面与座体在竖直方向成40°-50°夹角,每个座体的侧面固定有横轴,横轴的轴线与座体的轴线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有效的解决了固定装置不易拆卸,功能单一,无法固定斜向立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座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受力转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4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由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成对使用的座体1,每个座体1上设有半圆形内孔12,两个半圆孔12配合成圆孔使用,每个座体1的下部设有可转动的锥形卡具2,锥形卡具2的外圆为锥形,锥形卡具2上设有半圆形的内孔13,锥形卡具2与座体1的内孔大小相同,锥形卡具2的外圆面与座体1在竖直方向成40°-50°夹角,每个座体1的侧面固定有横轴3,横轴3的轴线与座体1的轴线相互垂直。

为了产生更好的固定效果,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座体1之间安装有调整垫4,调整垫4为橡胶材质,可以更好的实现把紧效果。

所述的两个座体1采用高强度螺栓5把合使用,将两座体1把合在主支撑杆6上。

所述的座体1的下部固定有弧形轴7,锥形卡具2套设在弧形轴7上,构成锥形卡具2可绕弧形轴2转动的结构。

为了在使用时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所述的座体1的内孔设有均布的第一凸台8,锥形卡具2的内孔开有均布的第二凸台9,第一凸台8和第二凸台9可以增大摩擦力,使固定更可靠。

所述的座体1与锥形卡具2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45°,更好的把对重力转化为对主支撑杆6的压力,增大摩擦力。

为了实现多个方向的立杆支撑,所述的横轴3圆周方向均布多个径向定位孔10,可以实现多个方向的支撑斜杆固定,万向节4的端头设有轴向定位孔11,可以固定与主支撑杆6垂直的水平支撑杆1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需两两成对使用,将两个座体1结合面之间加上调整垫4,将两个座体1采用高强度螺栓5把合在主支撑杆6的外侧,由于调整垫4具有一定的弹性,会使把合效果更加有效;待两个座体1把合后,采用高强度螺栓5将座体1下方的锥形卡具2把合,使锥形卡具2与主支撑杆6产生挤压效果。

通过座体1侧面的横轴3可以很好的实现多个不同方向支撑杆的布置,由于横轴3的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径向孔10,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支撑杆的一端可以插入径向孔10内,并对支撑杆的一端进行固定,可以实现多个不同方向斜向支撑杆的布置;由于横轴3的端头设有轴向定位孔11,可以布置与主支撑杆6垂直的水平支撑杆12。

由于座体1与锥形卡具2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在使用过程中,由附图4可知,水平支撑杆12受到的的压力会有一定的分力转换为对主支撑杆6的正压力,进而增大锥形卡具2与主支撑杆6之间的摩擦力;若座体1与锥形卡具2之间的夹角为θ,安装于座体1上的水平支撑杆12受到的压力为F,此时转化为对主支撑杆6的压力为Fn=Fcosθsinθ,可知F一定时,当cosθ=sinθ时,即θ=45°时,主支撑杆受到转化的正压力Fn最大,即Fn=F×1/2。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了座体1侧面的万向节很好的实现了可以布置多个不同方向支撑杆的问题,此外由于座体1和锥形卡具2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这就会使在工作过程中辅助支撑杆所受到的压力会有一部分转化为该实用新型对主支撑杆6的正压力,进而增大锥形卡具2与主支撑杆6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效果,水平支撑杆12受到的重力越大,固定装置与主支撑杆6之间的摩擦力相应增大,在一定程度内起到了安全的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两半结构的座体1,这就避免了在使用后不便于拆卸的问题,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有效的解决了固定装置不易拆卸,功能单一,无法固定斜向立杆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