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灰缝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4316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填充墙灰缝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填充墙灰缝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墙体中填充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墙体,其是指可用多种轻质材料做的、不能承重的墙的总称,用在室内室外隔开的围护及室内不同空间的隔断,主要用在混凝土结构房屋里。建筑对它的要求是重量轻、有够承受自重的能力、有足够的保温、隔音、耐火的性能,是因用来填补混凝土构件之间的空档而得名。为了满足建筑施工验收要求以及后续墙体的美观、稳定性,在填充墙施工的过程中对墙体中各砖砌块之间的灰缝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与限制,因此施工过程中灰缝的控制对于整个施工质量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目前在砌砖的过程中大部分还是主要采用人工施工的方式,在施工时为了保证砌墙的垂直度、水平度、控制灰缝等参数,通常需要在砌墙前设置皮数杆、吊线等工具,但是现有的工具在控制灰缝的时候,通常无法有效的为施工人员提供较为准确的施工基准以及需要涂抹的用来填充两砖砌体之间的混凝土,且工人在不同的位置施工时现有的施工装置无法有效的跟随具体环境进行移动与调节、通用性差,这样就导致在施工时存在较大的灰缝施工误差,尤其适当整个墙体的高度和长度较长时就会形成较大的累积误差,由此可见在施工过程中灰缝控制不好的话,就会对整个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显然现有的填充墙灰缝控制装置无法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填充墙灰缝控制装置,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宽度调节装置可以针对不同厚度的墙体进行调整固定,厚度调节装置能够有效的为有效的为施工人员提供较为准确的施工基准,以及应该涂抹的混凝土的厚度,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可以预先调节本装置的基准与当前施工要求一致,通用性强,更有效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填充墙灰缝控制装置,包括一宽度调节装置,所述宽度调节装置包括一水平且中空设置的固定块,一调节丝杠的中段与固定块空腔螺纹连接配合,所述调节丝杠的两端均穿出固定块带内螺纹的空腔,在调节丝杠的两端部分别套设一限位抵接板,在各限位抵接板与其对应一侧的固定块端面之间的调节丝杠的外侧分别套设一调节弹簧,在各限位抵接板外侧的调节丝杠上分别旋合一调节螺母,在各限位抵接板的下部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一通槽,在各通槽内分别活动设有一厚度调节装置,在各厚度调节装置的左侧分别设有一限位件。

所述厚度调节装置包括一水平设置在通槽内且两侧侧壁分别与通槽内侧壁相抵接的移动板,在移动板的两端面上分别固连一竖直设置且内侧壁分别与其对应位置上的限位抵接板两端面相抵接的参照板,在各移动板的底部分别间隔设有两盲孔,在通槽底部分别设有与盲孔同轴的螺纹通孔,在各螺纹通孔内分别螺纹配合连接一升降丝杠,在升降丝杠的顶部设有一与其对应位置上的盲孔相对应的凸块,在各限位抵接板下方的升降丝杠的底部分别固连一调节旋钮,在各调节旋钮的外侧壁上沿其圆周均匀设有若干个防滑条。

所述限位件包括一固连在参照板端面上的固定块,在固定块的端面上设有一限位板。

在两限位板的端部分别竖直设有一开口滑槽,一竖直设置的限位滑移板的两端分别活动卡接在其对应一侧的开口滑槽内。

在各限位抵接板的外侧壁中段设有一连通通槽内部的限位槽,各限位槽内分别活动卡接一固连在移动板上的导向限位块。

在各限位抵接板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的零点所在的平面与固定块的底面共面。

在各限位抵接板的相对面的下部分别固定设有若干个防滑块。

所述参照板的限位板的内侧壁与其对应一侧的限位抵接板的内侧壁平齐,所述参照板的内两侧侧壁均位于限位板的两侧壁所在的平面之间。

在固定块的顶部设有一把手。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宽度调节装置可以针对不同厚度的墙体进行调整固定,厚度调节装置能够有效的为有效的为施工人员提供较为准确的施工基准,以及应该涂抹的混凝土的厚度,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可以预先调节本装置的基准与当前施工要求一致,通用性强,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厚度调节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块;2、调节丝杠;3、限位抵接板;4、调节弹簧;5、调节螺母;6、通槽;7、移动板;8、参照板;9、盲孔;10、螺纹通孔;11、升降丝杠;12、凸块;13、调节旋钮;14、防滑条;15、定位板;16、限位板;17、开口滑槽;18、限位滑移板;19、限位槽;20、导向限位块;21、刻度线;22、防滑块;2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7中所示,填充墙灰缝控制装置,包括一宽度调节装置,所述宽度调节装置包括一水平且中空设置的固定块1,一调节丝杠2的中段与固定块1空腔螺纹连接配合,所述调节丝杠2的两端均穿出固定块1带内螺纹的空腔,在调节丝杠2的两端部分别套设一限位抵接板3,在各限位抵接板3与其对应一侧的固定块1端面之间的调节丝杠2的外侧分别套设一调节弹簧4,在各限位抵接板3外侧的调节丝杠2上分别旋合一调节螺母5,根据施工的墙体厚度的不同可以对调节螺母5进行调节,从而推动限位抵接板3向内移动,此时会压缩调节弹簧4,调节弹簧4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在各限位抵接板3的下部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一通槽6,在各通槽6内分别活动设有一厚度调节装置,在各厚度调节装置的左侧分别设有一限位件。

所述厚度调节装置包括一水平设置在通槽6内且两侧侧壁分别与通槽6内侧壁相抵接的移动板7,在移动板7的两端面上分别固连一竖直设置且内侧壁分别与其对应位置上的限位抵接板3两端面相抵接的参照板8,在各移动板7的底部分别间隔设有两盲孔9,在通槽6底部分别设有与盲孔9同轴的螺纹通孔10,在各螺纹通孔10内分别螺纹配合连接一升降丝杠11,在升降丝杠11的顶部设有一与其对应位置上的盲孔9相对应的凸块12,在各限位抵接板3下方的升降丝杠11的底部分别固连一调节旋钮13,在各调节旋钮13的外侧壁上沿其圆周均匀设有若干个防滑条14;通过拧动调节旋钮13来带动升降丝杠11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移动板7、各参照板8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其带动限位件上下移动,实现对后期混凝土涂抹厚度的限位调节,防滑条14在手动转动调节旋钮13的过程中可以起到省力、防滑的目的。

所述限位件包括一固连在参照板8端面上的定位板15,在定位板15的端面上设有一限位板16;限位板16可以对下层已经砌好的砖体的两侧进行挤压抵接,从而在后期施工人员进行涂抹混凝土时可以起到两侧限位作用。

在两限位板16的端部分别竖直设有一开口滑槽17,一竖直设置的限位滑移板18的两端分别活动卡接在其对应一侧的开口滑槽17内;通过上下拉拽限位滑移板18可以带动其在开口滑槽17内上下移动,从而可以根据具体灰缝的规格大小进行自行调节。

在各限位抵接板3的外侧壁中段设有一连通通槽6内部的限位槽19,各限位槽19内分别活动卡接一固连在移动板7上的导向限位块20;导向限位块20可以有效的防止整个厚度调节装置在上下一定的过程中出现偏移,使用时精度更高。

在各限位抵接板3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有刻度线21,所述刻度线21的零点所在的平面与固定块1的底面共面;使用时将固定块1的底部固定在已砌好的墙体的砖上,已砌好的墙体的砖的表面作为待砌砖的基准面,此时固定块1的底面与基准面之间贴合,选择刻度线21的零点所在的平面与固定块1的底面共面可以更好的来控制厚度调节装置在调节的过程中的精准度,调节时通过调整通过拧动调节旋钮13来带动升降丝杠11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移动板7、各参照板8进行上下运动,上下运动的同时可以通过观察参照板8的顶面与其对应一侧的刻度线21的所在高度来观察所调节的限位板16顶部与基准面之间的厚度,待调整至合适的厚度时可以直接向固定板内端面、两限位板16、基准面所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混凝土并抹平后,此时混凝土的厚度为所设定的刻度线21所在位置的厚度,然后将待砌的砖体放置在混凝土上方,此时灰缝基本为混凝土的厚度,可以较为精准的控制灰缝的大小,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通过限位板16的限位也可以防止在涂抹混凝土的过程中造成多余混凝土外漏,施工更加方便,灰缝更加美;另外,限位滑移板18可以起到封住两限位板16端部的作用,使固定板内端面、两限位板16、基准面、限位滑移板18形成一可盛装混凝土的凹腔,通过上下拉拽限位滑移板18可以带动其在开口滑槽17内上下移动,最终使限位滑移板18的底部与基准面相抵接,从而可以根据具体灰缝的规格大小进行自行调节。

在各限位抵接板3的相对面的下部分别固定设有若干个防滑块22;在通过各限位抵接板3对墙体进行夹紧的过程中可以起到防滑紧固的作用。

所述参照板8的限位板16的内侧壁与其对应一侧的限位抵接板3的内侧壁平齐,所述参照板8的两侧侧壁均位于限位板16的两侧壁所在的平面之间。

在固定块1的顶部设有一把手23;方便抓握本装置、方便用力。

使用时,在使用本装置的同时施工人员也借助通用的吊线等调节水平的通用砌墙建筑设备进行施工。首先将固定块1的底部固定在已砌好的墙体的砖上,已砌好的墙体的砖的表面作为待砌砖的基准面,此时固定块1的底面与基准面之间贴合,选择刻度线21的零点所在的平面与固定块1的底面共面可以更好的来控制厚度调节装置在调节的过程中的精准度,调节时通过调整通过拧动调节旋钮13来带动升降丝杠11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移动板7、各参照板8进行上下运动,上下运动的同时可以通过观察参照板8的顶面与其对应一侧的刻度线21的所在高度来观察所调节的限位板16顶部与基准面之间的厚度,待调整至合适的厚度时可以直接向固定板内端面、两限位板16、基准面所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混凝土并抹平后,此时混凝土的厚度为所设定的刻度线21所在位置的厚度,然后将待砌的砖体放置在混凝土上方,此时灰缝基本为混凝土的厚度,可以较为精准的控制灰缝的大小,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通过限位板16的限位也可以防止在涂抹混凝土的过程中造成多余混凝土外漏,施工更加方便,灰缝更加美观;另外,限位滑移板18可以起到封住两限位板16端部的作用,使固定板内端面、两限位板16、基准面、限位滑移板18形成一可盛装混凝土的凹腔,通过上下拉拽限位滑移板18可以带动其在开口滑槽17内上下移动,最终使限位滑移板18的底部与基准面相抵接,从而可以根据具体灰缝的规格大小进行自行调节。当固定板内端面、两限位板16、基准面、限位滑移板18形成的凹腔均匀密实的盛满混凝土时将本装置取走,然后将砖砌块砌在混凝土上即可完成。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宽度调节装置可以针对不同厚度的墙体进行调整固定,厚度调节装置能够有效的为有效的为施工人员提供较为准确的施工基准,以及应该涂抹的混凝土的厚度,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可以预先调节本装置的基准与当前施工要求一致,通用性强,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