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板加强筋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8312阅读:27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板加强筋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板加强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板加强筋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单层铝板是一种金属幕墙常用的面板材料,常用于住宅、办公楼、购物中心、体育场馆等建筑工程。但用在大型场馆类建筑时,为保持建筑立面效果,铝板幕墙的单块分格尺寸往往较大,单块面积可达到4㎡以上。而单层铝板厚度较薄,一般在2.5mm或3mm。其强度与刚度难以满足大分格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铝单板的抗风压能力,确保铝板长期使用中保持平整度和强度,通常在铝单板的背面配置加强筋,分割成小单元区域,使之成为抗风压、高强度、高平整度的金属幕墙用铝单板。

通常铝板加强筋的设置根据铝板面积大小及长宽比例采用单一方向或“十”字形、“井”字形交叉双向布置方式。目前交叉布置方式基本都是采用连接片和螺钉直接固定,不能形成刚性连接,难以承受较大荷载作用。存在刚度差、可靠性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的一种铝板加强筋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铝板加强筋的连接结构,包括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板内侧固定设置加强筋框架,所述加强筋框包括主加强筋、副加强筋及用于连接主加强筋与副加强筋的连接件,所述主加强筋及副加强筋断面均为U形结构,所述主加强筋上两侧面开设有第一沟槽,副加强筋两侧面开设有第二沟槽,所述连接件的断面也为U形结构,包括腹板及设置在腹板两端的左翼板、右翼板,所述左翼板及右翼板在靠近腹板的两端位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左翼板及右翼板分别与第二沟槽上的第二沟槽配合连接,所述凹槽与主加强筋上的第一沟槽配合卡接。

所述的一种铝板加强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加强筋的第二沟槽槽口的宽度与左翼板及右翼板厚度相匹配。

所述的一种铝板加强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主加强筋的第一沟槽外轮廓相吻合。

所述的一种铝板加强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左翼板及右翼板上分别设置用于安装螺栓的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U形连接件,通过型材之间的构造配合传递荷载,螺栓只起到固定连接件的作用,形成刚性连接;连接件采用标准配置,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的铝板,经济效益好;铝板在工厂完成组装,可实现工厂化生产,质量能得到保证;连接件在沟槽内方便滑移,可调性强,且安装便利,有效的提高了安装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强筋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铝板,2-主加强筋,21-第一沟槽,3-副加强筋,31-第二沟槽,4-连接件,41-左翼板,42-右翼板,43-腹板,4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铝板加强筋的连接结构,包括铝板1、主加强筋2、第一沟槽21、副加强筋3、第二沟槽31、连接件4、左翼板41、右翼板42、腹板43及凹槽44。铝板1内侧固定设置加强筋框架,加强筋框包括主加强筋2、副加强筋3及用于连接主加强筋2与副加强筋3的连接件4,所述主加强筋2及副加强筋3断面均为U形结构,主加强筋2上两侧面开设有第一沟槽21,副加强筋3两侧面开设有第二沟槽31,连接件4的断面也为U形结构,包括腹板43及腹板43两端的左翼板41、右翼板42,所述左翼板41及右翼板42在靠近腹板43的两端位置处开设有凹槽44,且通过凹槽44与主加强筋2上的第一沟槽21配合卡接;腹板43、左翼板41及右翼板42上分别设置用于安装螺栓的圆孔;副加强筋3的第二沟槽31槽口的宽度与左翼板41及右翼板42厚度相匹配,并通过螺栓将左翼板41及右翼板42固定第二沟槽31内,凹槽44与主加强筋2的第一沟槽21外轮廓相吻合,并通过螺栓将腹板43固定在第一沟槽21内。

在铝板1制作组装时,先将连接件4从通长设置的主加强筋2的断面滑入,使连接件4的凹槽44与第一沟槽21相配合,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通过圆孔用螺栓固定。再将连接件4的左翼板41及右翼板42副加强筋3的第二沟槽31内,调整到合适的位置,用螺栓通过圆孔紧固;依次完成加强筋框架组装,最后通过电焊螺栓使将加强筋框架固定在铝板的内侧,完成铝板组件的制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