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水槽防护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3547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水槽防护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水槽防护盖。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采光遮雨棚,其水槽的槽底容易堆积杂物,如树叶、灰尘等,导致下雨时阻塞、排水不顺畅而积水,当积水后又容易孳生蚊虫。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水槽防护盖,以解决所述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水槽防护盖,包括:一盖体,其呈矩形板体形式并于一顶面穿设有多个通水孔而形成一通水部,所述盖体于所述通水部的一边凸设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凹设有一固定槽。

所述固定部包括一第一侧板、一固定缘及一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为一矩形板体、与所述通水部一体连结且垂直于所述通水部,所述固定缘与所述第一侧板异于所述通水部的一端一体连结,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形状相同、与所述固定缘异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一体连结且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所述固定槽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及所述固定缘之间。

所述盖体设有一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为长形的弧状板体,与所述通水部等长、与所述通水部异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一体连结并与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通水部的同侧。

所述抵接部间隔穿设有多个抵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稳固地与采光遮雨棚结合固定;当下雨时,雨水可沿着采光遮雨棚的顶面流经本实用新型的通水部至收集至水槽,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设于采光遮雨棚的组合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水槽防护盖,包括:一盖体10,所述盖体10设有一通水部11、一固定部12及一抵接部13,所述通水部11为长形的弧状矩形板体并穿设有多个通水孔111;所述多个通水孔111可为圆形、方形等任意形状;所述固定部12与所述通水部11的长度相同、结合固定于所述通水部11的一端并包括一第一侧板121、一固定缘122、一第二侧板123及一固定槽124,所述第一侧板121为一矩形板体、与所述通水部11一体连结且大致垂直于所述通水部11;所述固定缘122与所述第一侧板121异于所述通水部11的一端一体连结;所述第二侧板123与所述第一侧板121形状大致相同、与所述固定缘122异于所述第一侧板121的一端一体连结且与所述第一侧板121平行;所述固定槽124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121、所述第二侧板123及所述固定缘122之间;所述抵接部13为长形的弧状板体,与所述通水部11等长、与所述通水部11异于所述固定部12的一端一体连结并与所述第一侧板121位于所述通水部11的同侧;所述抵接部13间隔穿设有多个抵孔131。

本实用新型与采光遮雨棚40结合固定;所述采光遮雨棚40设有多个主支料41及一水槽42,所述固定槽124套合于所述水槽42相对于所述多个主支料41的一端的一凸缘,所述抵接部13抵靠于各主支料41的一端;于各抵孔131内设有相对应螺合的螺栓,各螺栓穿设螺合于各主支料41而定位。本实用新型可稳固地与采光遮雨棚40结合固定;当下雨时,雨水可沿着采光遮雨棚40的顶面流经本实用新型的通水部11至收集至水槽42。

当然,上述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加以若干变化,故以上的说明所包括及附图中所示的全部事项应视为例示性,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