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木复合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8905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木复合地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地板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实木复合地板。



背景技术:

实木复合地板是由不同树种的板材交错层压而成,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实木地板湿胀干缩的缺点,干缩湿胀率小,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并保留了实木地板的自然木纹和舒适的脚感。实木复合地板的国标是GB/T 18103-2013。本标准规定了实木复合地板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实木拼板或单板(含重组装饰单板)为面板,以实木拼板、单板或胶合板为芯层或底层,经不同组合层压加工而成的地板。现有的复合地板受到撞击后表面会有破损现象发生导致影响地板外观,现有的技术很难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的现有的复合地板受到撞击后表面会有破损现象发生导致影响地板外观的问题,提供一种实木复合地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木复合地板,包括复合地板本体,所述复合地板本体的顶端设置有环保耐磨涂层,所述环保耐磨涂层的底端设置有实木面板表层,所述实木面板表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的表面设置有UV涂漆层,所述UV涂漆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底层,所述第一防护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二防护层的表面设置有防震层,所述防震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底层,所述第二防护层的底端设置有全实木基材组,所述全实木基材组的底端设置有实木背板平衡层,所述实木背板平衡层的底端设置有防潮底漆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复合地板本体通过交错层压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全实木基材组由柞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底层和所述第二底层均有柚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震层由丁基橡胶和铝板构成。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二防护层、防震层以及第二底层,使地板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增加了复合地板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实用性高,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复合地板本体;2、环保耐磨漆层;3、实木面板表层;4、第一防护层;5、第二防护层;6、全实木基材组;7、实木背板平衡层;8、防潮底漆涂层;9、UV涂料层;10、第一底层;11、防震层;12、第二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木复合地板,包括复合地板本体1,复合地板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环保耐磨涂层2,环保耐磨涂层2的底端设置有实木面板表层3,实木面板表层3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防护层4,第一防护层4的表面设置有UV涂漆层9,UV涂漆层9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底层10,第一防护层4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防护层5,第二防护层5的表面设置有防震层11,防震层1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底层12,第二防护层5的底端设置有全实木基材组6,全实木基材组6的底端设置有实木背板平衡层7,实木背板平衡层7的底端设置有防潮底漆涂层8。

第一防护层4和复合地板本体1通过交错层压而成,便于将第一防护层4和复合地板本体1连接起来。

全实木基材组6由柞木制成,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第一底层10和第二底层12均有柚木制成,柚木属于名贵优质长年生阔叶硬木,物理性质好。

防震层11由丁基橡胶和铝板构成,丁基橡胶震动频率减少,铝板的主要作用是约束阻尼,加强了减震的效果。

具体的工作时,将防潮底漆涂层8和实木背板平衡层7通过交错层压固定在一起,然后再和全实木基材组6固定在一起,然后再分别将第二防护层5、第一保护层4覆盖在表面,然后将实木面板表层3通过交错层压固定在一起,在实木面板表层3涂上环保耐磨漆层2,当地板受到撞击后,第二保护层5表面的防震层11通过丁基橡胶震动频率减少,并且通过铝板约束阻尼,将撞击力通过第二保护层5吸收掉,从而减少了环保耐磨漆层2和实木面板表层3的冲击力,保护了复合地板本体1。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二防护层、防震层以及第二底层,使地板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增加了复合地板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实用性高,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