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土基保温砌块、砌块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1920发布日期:2018-10-16 19:29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墙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土基保温砌块、砌块墙体。



背景技术:

生土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与隔热性能,生土墙体倒塌或拆除后可回归土地,生土建筑能提供“冬暖夏凉”的舒适环境,节能减排,符合可持续发展而备受世界瞩目,尤其在能源危机、全球变暖,倡导低碳、零排放的今天,生土建筑和生土材料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生土墙体由于整体性差、抗震性能低、稳定性差等缺点降低了生土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严重限制了生土材料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土基保温砌块、砌块墙体。本实用新型以生土为基材,克服传统生土墙体强度低、稳定性和整体性差的缺点,克服了混凝土砌块导热系数较大、拆除废弃物再生利用性较差等缺点,且可大量使用工、农业废弃物,起到保护环境、变废为宝、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土基保温砌块,包括砌块主体,砌块主体上设置有贯穿上下面的两个空腔和多个穿筋孔,空腔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砌块主体顶部沿空腔向外延伸形成连接凸起,砌块主体底部沿空腔向内形成连接凹槽,连接凸起和连接凹槽形状大小相互匹配。

多个穿筋孔沿对应的空腔四周均匀分布。

砌块主体为长方体结构。

相邻空腔之间的砌块主体上表面设置有纵向槽。

砌块主体的两个长侧面沿长边均设置有水平槽。

所述的砌块主体每个长侧面设置两个水平槽,两个水平槽靠近长侧面的上下两边设置。

所述的空腔为圆柱体或立方体。

一种生土基保温砌块墙体,由所述的生土基保温砌块砌筑而成,每层墙体由多个砌块主体依次相邻布置,相邻层的砌块主体错缝搭接结构,下层砌块主体的连接凸起和上层砌块主体的连接凹槽形成自锁;穿筋孔内插入竖向竹筋形成纵向筋,水平槽内嵌入水平竹片形成水平向竹筋,纵向槽埋入钢丝绑扎水平向竹筋。

墙体在纵横墙交界处,至少三个空腔内灌入混凝土或插入木柱形成芯柱;纵墙相接处的水平竹片弯折后并紧贴墙体与对应横墙弯折的水平竹片通过镀锌铁丝绑扎。

错缝搭接结构形成不足以放置整块砌块主体的空间放置半个砌块主体,半个砌块主体是砌块主体沿纵向槽分开形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生土基保温砌块,这两个空腔上的连接凸起和连接凹槽砌筑时形成自锁,两个空腔内部均填充有保温材料,砌块主体沿长侧面开有水平槽,主体上还均匀开有两组穿筋孔,砌筑时可埋入水平竹片和插入竖向竹筋形成水平和竖向筋,砌筑后纵横墙交界处至少三个空腔内灌入混凝土或插入木柱形成芯柱增加墙体整体性,提高了生土基保温砌块的力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砌块墙体采用生土基保温砌块,通过砌块主体对孔错缝搭接并通过连接凸起和连接凹槽形成自锁,提高了墙体砌块之间的有效连接,克服了传统砌块墙体稳定性和整体性差的缺点。并通过纵向筋、水平向竹筋、钢丝捆扎水平向竹筋使得墙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在满足保温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了墙体力学性能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其施工方法,通过依次相邻布置砌块主体,并使得相邻层之间的砌块主体对孔错缝搭接并通过连接凸起和连接凹槽形成自锁,再在砌块主体1的空腔内加入保温材料形成可具有保温作用的墙体。并通过纵向筋、水平向竹筋、钢丝捆扎水平向竹筋使得墙体具有足够的强度,满足建筑行业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土基保温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土基保温砌块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土基保温砌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土基保温砌块砌墙的施工过程中首批、第二批和第三批砌块砌筑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土基保温砌块砌墙的整体效果示意图。

图中,1.砌块主体,2.空腔,3.水平槽,4.纵向槽,5.穿筋孔,6.连接凸起,7.连接凹槽,8.保温材料,9.竖向竹筋,10.钢丝,11.芯柱,12.镀锌铁丝,13.水平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1.生土基保温砌块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生土基保温砌块包括长方体结构的砌块主体1,砌块主体 1由端肋、边肋及中肋构为一体,砌块主体1上对称开有一对空腔2,两个空腔2 上部高出砌块主体1若干距离形成连接凸起6,连接凸起6高为20~40mm,两个空腔2下部低于砌块主体1若干距离形成连接凹槽7,连接凹槽7高为20~40mm,连接凸起6和连接凹槽7砌筑时形成自锁,两个空腔2内部均填充有保温材料8,两个空腔2之间的砌块主体1的上表面开有纵向槽4,纵向槽4位于砌块主体1上表面的短垂直平分线上,且纵向槽4两端直达砌块主体1两侧边,砌块主体1的两个长侧面的上下两边沿边长均开有水平槽3,砌块主体1上还均匀开有两组穿筋孔5,每组穿筋孔5均均匀分布于空腔2四周。

本实用新型的砌块主体1为长方体结构,主要参数要求上下面和左右面为平面,前后两个长侧面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其他形状,例如凸面或凹面。

砌块主体1的尺寸长×宽×高为:390mm×190mm×150mm,端部厚度为30mm,中肋厚度为60mm,水平槽宽×厚为:15mm×10mm,纵向槽宽×高为:3mm×3mm,空腔为内径120mm的圆柱,空腔还可以是立方体等其他形状。

优选地,砌块主体1由生土、矿粉、粉煤灰、砂、麻纤维和激发剂比例混合组成,麻纤维可为剑麻纤维、苎麻纤维、黄麻纤维、亚麻纤维等,切成10mm-25mm 的小段。生土过0.5mm筛,除去杂质,所占比例为生土20-37%,矿粉20-30%,粉煤灰5-10%,砂15-30%,激发剂2-5%,麻纤维1-2%,水胶20-35%,以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将固体料按比例混合后加入水搅拌均匀,形成生土浆料浇到砌块模具中进行加压固化后脱模,得到砌块主体。表1给出了多组制备砌块主体1原料的实施例。

表1

本实用新型表1实施例28d抗压强度均大于20MPa,抗折强度均大于3MPa。

优选地,保温材料由植物秸秆、水泥、竹木防霉剂、阻燃剂以及防腐剂按比例混合组成,其中植物秸秆所占比例为35-50%,植物秸秆可为麦秸、稻杆、玉米杆、高粱杆、棉杆、芦苇等,切成5mm-10mm的小段,水泥10-20%,工业废渣10-20%,工业废渣可为煤矸石、粉煤灰、矿渣和废石膏等,竹木防霉剂5-8%,阻燃剂5-8%,防腐剂5-8%,水胶15-30%,按比例混合后加入水搅拌均匀,水胶比为15-30%,以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加水搅拌均匀,形成浆料浇到模具中进行高压成型脱模,得到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填进上述步骤得到的砌块主体的两个空腔内,得到生土基保温砌块。表2给出了多组制备砌块主体1的保温材料的实施例。

表2

本实用新型表1实施例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均小于0.08W/(m·K)。

2.墙体结构

如图3至4所示,一种生土基保温砌块墙体,由所述的生土基保温砌块砌筑而成,每层墙体由多个砌块主体1依次相邻布置,相邻层的砌块主体1错缝搭接,下层砌块主体1的连接凸起6和上层砌块主体1的连接凹槽7形成自锁;穿筋孔5内插入竖向竹筋9形成纵向筋,水平槽3内嵌入水平竹片13形成水平向竹筋,纵向槽4埋入钢丝10绑扎水平向竹筋;错缝搭接结构形成不足以放置整块砌块主体1 的空间放置半个砌块主体,半个砌块主体是砌块主体1沿纵向槽4分开形成。

如图5所示,墙体在纵横墙交界处,至少三个空腔2内灌入混凝土或插入木柱形成芯柱11;纵墙相接处的水平竹片13弯折后并紧贴墙体与对应横墙弯折的水平竹片13通过镀锌铁丝12绑扎。

3.墙体施工方法

生土基保温砌块砌墙的施工方法,利用生土基保温砌块砌筑,基础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埋深为600mm,并在基础顶面设置配筋连接层,配筋连接层采用配筋砂浆带,然后在配筋连接层上砌筑生土基砌块墙体。砌块墙体砌筑方式采用平砌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a、首先将砌块主体1错缝搭接形成自锁,在砌块主体1的两个空腔2内加入保温材料8,预留的竖向穿筋孔5内插入竖向竹筋9形成纵向筋,在上下两批砌块主体1的水平槽3内嵌入水平竹片形成水平向竹筋,通过预留的纵向槽4埋入钢丝10绑扎水平向竹筋;

步骤b、在纵横墙交界处至少三个空腔2内灌入混凝土或插入木柱形成芯柱 11增加墙体整体性;

步骤c、在纵、横墙交界处,纵墙上水平竹片13在纵、横相接处紧贴横墙弯折90°后压于横墙上的水平竹片13下通过镀锌铁丝12绑扎,横墙上水平竹片13在纵、横相接处弯折90°后压在纵墙上水平竹片13上通过镀锌铁丝12绑扎。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仅限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和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