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换向机构以及水池清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2021发布日期:2018-06-22 23:4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驱动换向机构以及水池清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池清洁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驱动换向机构以及水池清洁器。



背景技术:

水池清洁器用于对水池进行清洁,目前很多水池清洁器一般采用虹吸原理将池水吸入,过滤之后再排回水池。另外,水池清洁器需要在水池中来回游走,这样才能把水池内的各个角落都清理干净。因此如何实现驱动水池清洁器移动以及换向是设计的主要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驱动水池清洁器的行走轮正反转的驱动换向机构,可以驱动水池清洁器的移动以及控制水池清洁器的换向;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该驱动换向机构的水池清洁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驱动换向机构,用于驱动水池清洁器的行走轮正反转,其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叶轮以及驱动换向齿轮组;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相互连通;所述叶轮设置于进水管内;所述驱动换向齿轮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凸轮、惰轮以及用于与行走轮连动的驱动齿轮;所述叶轮连动第一传动齿轮和凸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凸轮的凸轮槽上活动配合有一滑块组件,所述惰轮可转动的配合在滑块组件上并与驱动齿轮保持啮合;所述凸轮旋转时带动滑块组件往复运动以带动惰轮定时的在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和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的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控制驱动齿轮定时正反转。

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管的出水口均朝向水池清洁器的壳体的上方。

所述叶轮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动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第二传动机构连动凸轮;所述凸轮的周缘为圆形齿轮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均为齿轮传动机构。

所述驱动齿轮的轴心配合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配合有所述行走轮。

所述行走轮为履带轮,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履带轮的主动轮的轴心。

所述滑块组件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面设有安装于凸轮的凸轮槽内的滑动杆,第一滑块的另一端面形成有一轨迹槽;所述第二滑块设有一安装在轨迹槽内的转动杆,所述惰轮的中心设有一套置在转动杆上的中心孔;所述第二滑块通过一连接杆可绕转动轴转动的配合在转动轴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形成有套置转动杆的第一套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形成有套置转动轴的第二套孔。

一种水池清洁器,其包括壳体、滤网、行走轮以及上述的驱动换向机构;所述壳体顶部设有通孔、穿孔;所述的驱动换向机构配合在壳体内,所述的驱动换向机构的进水管的进水口与通孔连通;所述的驱动换向机构的出水管的出水口与穿孔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与出水管连通的吸污口,所述滤网配合在壳体内并罩置吸污口;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配合有行走轮,所述的驱动换向机构的驱动齿轮与行走轮连动。

所述壳体的底部配合有清洁刷子。

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配合有遮挡所述行走轮的保护盖。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将叶轮设在进水管内,当水流从进水管内流过时能带动叶轮转动,叶轮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齿轮和凸轮旋转,第一传动齿轮旋转会带动第二传动齿轮旋转并且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凸轮旋转则带动滑块组件往复运动以带动惰轮定时的在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和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的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由于惰轮与驱动齿轮保持啮合,惰轮定时的在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和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的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会控制驱动齿轮定时正反转,进而控制行走轮定时正反转以驱动水池清洁器的移动以及水池清洁器的定时换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换向机构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换向机构的传动原理图1(惰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换向机构的传动原理图2(惰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换向机构的滑块组件的传动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池清洁器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池清洁器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池清洁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用于驱动水池清洁器B的行走轮7正反转的驱动换向机构A,所述驱动换向机构A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2、叶轮3以及驱动换向齿轮组4;所述进水管1和出水管2相互连通;所述叶轮3设置于进水管1内;所述驱动换向齿轮组4包括第一传动齿轮41、第二传动齿轮42、凸轮43、惰轮44以及用于与行走轮7连动的驱动齿轮45;所述叶轮3连动第一传动齿轮41和凸轮43;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1与第二传动齿轮42相互啮合,所述凸轮43的凸轮槽431上活动配合有一滑块组件46,所述惰轮44可转动的配合在滑块组件46上并与驱动齿轮45保持啮合;所述凸轮43旋转时带动滑块组件46往复运动以带动惰轮44定时的在与第一传动齿轮41啮合和与第二传动齿轮42啮合的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控制驱动齿轮45定时正反转。

具体的,所述叶轮3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动第一传动齿轮41,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1通过第二传动机构连动凸轮43;其中所述凸轮43的周缘为圆形齿轮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均为齿轮传动机构;所述驱动齿轮45的轴心配合一转动轴451,所述转动轴451的两端分别配合有所述行走轮7。所述行走轮7可以为履带轮,所述转动轴451的两端分别连接履带轮的主动轮的轴心。

所述滑块组件46包括第一滑块461和第二滑块462,所述第一滑块461的一端面设有安装于凸轮43的凸轮槽431内的滑动杆4611,第一滑块461的另一端面形成有一轨迹槽4612;所述第二滑块462设有一安装在轨迹槽4612内的转动杆4621,所述惰轮44的中心设有一套置在转动杆4621上的中心孔;所述第二滑块462通过连接杆463可绕转动轴451转动的配合在转动轴451上;所述连接杆463的一端形成有套置转动杆4621的第一套孔,所述连接杆463的另一端形成有套置转动轴451的第二套孔,通过连接杆463可以保证惰轮44一直保持与驱动齿轮45的啮合。配合图2至图4所示,当凸轮45旋转时,第一滑块461随着凸轮43的凸轮槽431的旋转而在一直线上做直线往复运动,进而第二滑块462随着第一滑块461的轨迹槽4612的直线往复运动而绕着转动轴451在一段圆弧上做圆弧往复运动;第二滑块462做圆弧往复运动以使的配合在第二滑块462上的惰轮44同样做圆弧往复运动而使得惰轮44定时的在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和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的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进一步,所述进水管1的进水口和出水管2的出水口均朝向水池清洁器B的壳体5的上方以避免水流从进水管1和出水管2之间流过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影响水池清洁器B的移动。

配合图2和图3以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换向机构的传动原理为:当水池清洁器B工作时,水流从进水管1内流过而带动叶轮3转动,叶轮3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第一传动齿轮41旋转,第一传动齿轮41通过第二传送结构带动凸轮43旋转,第一传动齿轮41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42而使得第一传动齿轮41直接带动第二传动齿轮旋转42并且第一传动齿轮41与第二传动齿轮42的旋转方向相反;而凸轮43旋转则使得第一滑块4621随着凸轮43的凸轮槽431的旋转而在一直线上做直线往复运动,第二滑块462随着第一滑块461的轨迹槽4612的直线往复运动而绕着转动轴451在一段圆弧上做圆弧往复运动;第二滑块462做圆弧往复运动则使得惰轮44定时的在与第一传动齿轮41啮合和与第二传动齿轮42啮合的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由于惰轮44与驱动齿轮45保持啮合,惰轮44定时的在与第一传动齿轮41啮合和与第二传动齿轮42啮合的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会控制驱动齿轮45定时正反转,进而控制行走轮7定时正反转以驱动水池清洁器B的移动以及水池清洁器B的定时换向。本实用新型可以是惰轮44与第一传动齿轮41啮合时控制驱动齿轮45正转,惰轮44与第二传动齿轮42啮合时控制驱动齿轮45反转;或者是惰轮44与第一传动齿轮41啮合时控制驱动齿轮45反转,惰轮44与第二传动齿轮42啮合时控制驱动齿轮45正转。

配合图5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水池清洁器B,其包括壳体5、滤网6、行走轮7以及上述的驱动换向机构A;所述壳体5由上壳体501和下壳体502配合形成;所述壳体5顶部设有通孔51、穿孔52;所述的驱动换向机构A配合在壳体5内,所述的驱动换向机构A的进水管1的进水口与通孔51连通;所述的驱动换向机构A的出水管2的出水口与穿孔52连通,所述壳体5的底部设有与出水管2连通的吸污口53,所述滤网6配合在壳体5内并罩置吸污口53;所述壳体1的两侧分别配合有行走轮7,所述的驱动换向机构A的驱动齿轮45与行走轮7连动。所述壳体5的底部可以配合有清洁刷子55来清刷水池的池壁和池底的污垢。所述壳体5的两侧可以分别配合有遮挡所述行走轮7的保护盖54以避免水池清洁器B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发生碰撞而导致行走轮7损坏或者是导致行走轮7被卡住。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