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0039发布日期:2018-07-24 22:12阅读:61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运输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线杆。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线杆如图1所示,包括由混凝土浇注而成的主体1。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主体1的结构强度,一般会将主体1制成实心结构。不过由于混凝土脆性较高,在主体1受到碰撞时,主体1易出现弯折甚至断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杆,其具有不易发生弯折甚至断裂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线杆,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由水泥层以及设置在水泥层内部的骨架组成,所述骨架包括固定环、均匀分布在固定环外侧壁上的若干钢筋、缠绕在钢筋外侧并与钢筋固定相连的螺旋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主体的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骨架能够对水泥层进行支撑,使得主体不易因受到碰撞而导致变形甚至损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电线杆的使用寿命。骨架包括固定环、钢筋以及螺旋,在主体的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固定环对钢筋提供支持力,使得钢筋不易因碰触而发生弯折。钢筋的数目为若干且均匀分布在水泥层内部,这样在主体的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钢筋能够对水泥层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水泥层不易出现弯折断裂的情况。缠绕在钢筋外侧的螺旋筋与固定环配合,使得位于固定环以及螺旋筋之间的钢筋不易出现弯折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外侧壁上设置有供钢筋放入的放置槽,且当钢筋位于放置槽内部时,钢筋的外侧壁与放置槽的内槽壁相贴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上设置有供钢筋放入的放置槽,这样在将钢筋固定连接到固定环上时,钢筋与固定环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得钢筋与固定环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主体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一端上凸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段另一端上设置有供另一连接段上的连接块伸入的连接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主体运送至某一位置时,可以将主体拆分成若干连接段,且连接段的长度较小,使得主体的运输过程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在若干连接段运送至指定位置时,控制一个连接段上的连接块伸入到另一连接段上的连接到内部。在使用该主体的过程中,连接段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压紧在下方的连接段上,且连接块的外侧壁与连接槽的内槽壁相抵,使得连接段之间不易相互分离。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横截面面积向着远离连接段一侧逐渐减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的横截面面积向着远离连接段一侧逐渐减小,对应的连接槽的槽口宽度向着连接块内部逐渐减小,这样在控制连接段之间相互连接时,由于连接块远离连接段的端面面积小于连接槽的槽口宽度,所以连接块能够较为方便伸入到连接槽内部,使得该主体的组装过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这样在该主体的使用过程中,连接段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段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贯穿于连接段的外侧壁,所述连接段另一端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对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设置有限定块,所述限定块用于伸入到相邻连接段上的第一凹槽内部并与该第一凹槽的内槽壁相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连接段相互连接时,控制一块连接段上的限定块与相邻连接段上的第二凹槽相对,之后控制两连接段相互靠近,使得限定块伸入到第二凹槽内部,且限定块的外侧壁与第二凹槽的内槽壁相抵,这样在使用该主体的过程中,相邻两连接段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使得连接段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内部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限定块一端铰接于铰接座上,限定块另一端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凹槽内槽壁相连的螺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两连接段通过连接块以及连接槽相连时,控制两连接段上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对,之后控制限定块远离铰接点的端部向着第二凹槽一侧转动,直至限定块的外侧壁与第二凹槽的内槽壁相抵,之后旋紧螺钉,使得螺钉与第二凹槽内槽壁相连且将限定块压紧在第二凹槽内部。这样在使用该主体的过程中,连接段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且不易相互分离。

优选的,所述限定块上包覆有橡胶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定块上包覆有橡胶垫,在限定块位于第二凹槽内部时,橡胶垫的外侧壁与第二凹槽的内槽壁相抵。由于橡胶垫与第二凹槽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所以在主体的使用过程中,限定块不易与第二凹槽分离,使得连接段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线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现有电线杆的外形结构;

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的外形结构;

图3为骨架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骨架的组成情况;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连接段的剖视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连接端的组成情况;

图6为图5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主体;2、水泥层;3、骨架;31、固定环;32、钢筋;33、螺旋筋;4、放置槽;5、连接段;6、连接块;7、连接槽;8、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限定块;11、铰接座;12、螺钉;13、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电线杆,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1,主体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环形。主体1由水泥层2有以及骨架3组成。水泥层2通过水泥浇注而成,且水泥层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环形。骨架3位于水泥层2内部且用于对水泥层2提供支撑,使得柱主体1不易发生弯折甚至断裂的情况。

如图3、图4所示,骨架3包括固定环31、钢筋32以及螺旋筋33。固定环31的数目为若干,若干固定环31的轴心线相重合,且相邻两固定环31之间的间距相等。固定环3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放置槽4,且若干放置槽4以固定环31轴心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放置槽4为弧形,且放置槽4的槽宽向着固定环31轴心线一侧逐渐减小。钢筋32的数目为若干且分别固定连接在放置槽4内部,钢筋32的外侧壁与放置槽4的内槽壁相抵。螺旋筋33螺旋缠绕在若干钢筋32的外侧且螺旋筋33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钢筋32固定相连。

如图1、图5所示,主体1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连接段5,连接段5一端的端面上凸设有连接块6,且连接块6与连接段5呈同轴心线设置。连接块6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且连接块6的横截面面积向着远离连接段5一侧逐渐减小。连接段5背离连接块6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槽7,连接槽7的槽口形状与连接块6大端的端面形状相同,且连接槽7的槽宽向着连接段5内部逐渐减小。

如图5、图6所示,连接段5一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8,且若干第一凹槽8以连接段5的轴心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第一凹槽8的长度方向为连接段5的轴向方向,且第一凹槽8贯穿于连接段5的外侧壁。连接段5另一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与第一凹槽8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9,且第二凹槽9贯穿于连接段5的外侧壁。第二凹槽9靠近第一凹槽8的端部处设置有铰接座11。铰接座11上铰接有限定块10,且限定块10的转动轴线与第二凹槽9的长度方向相垂直。限定块10上包覆有橡胶垫13,当限定块10绕铰接座11转动并转动至第一凹槽8内部时,橡胶垫13与第一凹槽8的内槽壁相抵。限定块10远离铰接座11的端部上设置有螺钉12,螺钉12用于与第一凹槽8内槽壁螺纹连接。

主体1的具体组装过程如下:首先将第一个连接段5放置到地面上,且第一个连接段5上的连接块6朝向背离地面一侧,之后使用螺纹将第一个连接段5与地面相连。之后将第二个连接段5吊起,使得第二个接段位于第一个连接段5的上方,且第二个连接段5上的连接槽7与第一个连接段5上的连接块6相对。之后控制第二个连接段5向着第一个连接段5一侧运动,直至第一个连接段5上的连接块6伸入到第二个连接段5上的连接槽7内部,且第二个连接段5与第一个连接段5相抵。之后控制第二个连接段5上的限定块10绕铰接座11进行转动,直至第二个连接段5上的限定块10转动至第一个连接段5上的第一凹槽8内部。之后旋紧限定块10上的螺钉12,使得螺钉12与第一凹槽8的内槽壁相连并且将限定块10压紧在第一凹槽8内部。之后重复上述步骤,依次连接剩余的连接段5,完成主体1的组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