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应用的飘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7935发布日期:2018-07-27 20:43阅读:24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应用的飘窗。



背景技术: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可以实现节能、节水、节材、节时、节省人工、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以上优点高度符合绿色环保建筑理念,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飘窗是在传统混凝土剪力墙户型中常见的功能部品,它可以增加室内采光,还可以作为欣赏室外秀美风景的观景台,受到用户的青睐。但是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尚没有对应的解决方式,因此,基于现有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大力发展,迫切需要给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飘窗的构造,其应具备构造简单,便于施工,满足住户需求,可以更好的推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应用的飘窗,是简单可行的飘窗做法,填补国内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飘窗应用的空白,构造简单,便于施工,可满足住户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应用的飘窗,包括左右两根框架柱1与上下两根框架梁2构成的方形框架;还包括两根飘窗构造柱3与一根飘窗构造梁4,两根飘窗构造柱3分别设于两根框架柱1内侧,上下两端分别焊接于上下两根框架梁2上;飘窗构造梁4设于中下部分别与两根框架柱1以及两根飘窗构造柱3焊接;

还包括上飘台5与下飘台6;所述的上飘台5设于上方的框架梁2下方两根飘窗构造柱3间;所述的下飘台6设于飘窗构造梁4上方两根飘窗构造柱3间。

所述的上飘台5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槽钢51、上封边角钢52、上水泥纤维板53与上飘台现浇混凝土54;

多根槽钢51一端设于上方的框架梁2的下翼缘板下方与下翼缘板焊接;两端焊接上封边角钢52构成方形悬臂空腔的上飘台框架;上飘台框架下方固定上水泥纤维板53,上飘台框架空腔内双层双向布置上飘台钢筋55,并填充上飘台现浇混凝土54。

所述的下飘台6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双角钢61、下封边角钢62、下水泥纤维板63与下飘台现浇混凝土64;

多根双角钢61一端焊接于飘窗构造梁4上方;两端焊接下封边角钢62构成方形悬臂空腔的下飘台框架;下飘台框架下方固定下水泥纤维板63,下飘台框架空腔内双层双向布置下飘台钢筋65,并填充下飘台现浇混凝土64。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应用的飘窗,是简单可行的飘窗做法,填补国内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飘窗应用的空白,构造简单,便于施工,可满足住户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应用的飘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应用的飘窗上飘台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应用的飘窗上飘台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应用的飘窗下飘台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应用的飘窗下飘台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应用的飘窗,包括左右两根框架柱1与上下两根框架梁2构成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与建筑钢结构建相连,框架梁2采用工字钢,飘窗还包括两根飘窗构造柱3与一根飘窗构造梁4,飘窗构造柱3与飘窗构造梁4采用方形钢管;两根飘窗构造柱3分别设于两根框架柱1内侧,上下两端分别焊接于上下两根框架梁2上;飘窗构造梁4设于中下部分别与两根框架柱1以及两根飘窗构造柱3焊接;

所述的飘窗还包括上飘台5与下飘台6。所述的上飘台5设于上方的框架梁2下方两根飘窗构造柱3间;所述的上飘台5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槽钢51、上封边角钢52、上水泥纤维板53与上飘台现浇混凝土54;多根槽钢51一端设于上方的框架梁2的下翼缘板下方与下翼缘板焊接;槽钢51的悬挑长度根据建筑需要确定,其间距根据计算确定,均为公知常识,不再赘述。上方的框架梁2上的槽钢51对应位置设置加劲肋21。两端焊接上封边角钢52构成方形悬臂空腔的上飘台框架;上飘台框架还与两根飘窗构造柱3焊接。上飘台框架下方固定上水泥纤维板53,具体采用自攻钉固定,作为混凝土浇筑模板,完成后不拆卸;上飘台框架空腔内双层双向布置上飘台钢筋55,上飘台钢筋55直接与钢构件焊接,并填充上飘台现浇混凝土54。最终与上飘台框架共同形成劲性结构,组成上飘台。

所述的下飘台6设于飘窗构造梁4上方两根飘窗构造柱3间。所述的下飘台6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双角钢61、下封边角钢62、下水泥纤维板63与下飘台现浇混凝土64;多根双角钢61一端焊接于飘窗构造梁4上方;双角钢61的悬挑长度根据建筑需要确定,其间距根据计算确定,均为公知常识,不再赘述。两端焊接下封边角钢62构成方形悬臂空腔的下飘台框架,下飘台框架还与两根飘窗构造柱3焊接;下飘台框架下方固定下水泥纤维板63,具体采用自攻钉固定,作为混凝土浇筑模板,完成后不拆卸;下飘台框架空腔内双层双向布置下飘台钢筋65,下飘台钢筋65直接与钢构件焊接,并填充下飘台现浇混凝土64。最终与下飘台框架共同形成劲性结构,组成下飘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