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岩棉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9323发布日期:2018-07-24 22:02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向岩棉制品。



背景技术:

在同等力学性能要求下,市场现有墙面岩棉容重高,造成建筑物承受荷载较大;岩棉结构单一,其吸音性能较差,对环境噪声控制难度加大;岩棉表面强度低,整个墙面系统施工安装难度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物承受荷载大,岩棉结构多样,其吸音性能好,对环境噪声控制效果好,施工安装难度低的定向岩棉制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向岩棉制品包括两个高容重层、两个容重定向降低层及一个低容重层,所述容重定向降低层设于所述高容重表层侧部,所述低容量底层设于两个所述容重定向降低层之间,所述高容重层、容重定向降低层及低容重层一体化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向岩棉制品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容重层相对外侧的岩棉密度为150kg/m3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向岩棉制品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低容重层中间层的岩棉密度为80kg/m3。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向岩棉制品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向岩棉制品的岩棉密度由中间向两侧逐渐递增。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向岩棉制品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容重定向降低层的岩棉密度从相对外侧向相对内侧逐渐递减。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向岩棉制品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容重中层的岩棉密度从相对外表向相对内部逐渐递减。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向岩棉制品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低容重层为中间岩棉密度高,相对两侧岩棉密度低,岩棉密度逐渐变化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向岩棉制品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容重层、容重定向降低层及低容重层一体化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向岩棉制品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向岩棉制品为多层定向岩棉层叠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定向岩棉制品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采用岩棉密度不等的结构,可满足更多功能性需求,可吸收不同波长的声波,增加吸声降噪功能,降低重量,结构轻量化,节约成本,节约用料,容重不高,造成建筑物承受荷载不大,岩棉结构多样,其吸音性能好,对环境噪声控制效果好,施工安装难度低。可采用多种不同岩棉密度的岩棉层层叠设置,也可以整体采用岩棉密度渐变式结构,可根据使用的不同需求选择使用不同的结构,有效吸声降噪,降低重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向岩棉制品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向岩棉制品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定向岩棉制品为多层定向岩棉层叠结构,包括两个高容重层1、两个容重定向降低层2及一个低容重层3。所述容重定向降低层2设于所述高容重表层1侧部,所述低容量底层3设于两个所述容重定向降低层2之间,所述高容重层1、容重定向降低层2及低容重层3一体化设置。所述定向岩棉制品的岩棉密度由中间向两侧逐渐递增。

所述高容重层1相对外侧的岩棉密度为150kg/m3

所述低容重层3中间层的岩棉密度为80kg/m3。

所述容重定向降低层2的岩棉密度从相对外侧向相对内侧逐渐递减。

所述高容重中层1的岩棉密度从相对外表向相对内部逐渐递减。

所述低容重层3中间岩棉密度高,相对两侧岩棉密度低,岩棉密度逐渐变化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定向岩棉制品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采用岩棉密度不等的结构,可满足更多功能性需求,可吸收不同波长的声波,增加吸声降噪功能,降低重量,结构轻量化,节约成本,节约用料,容重不高,造成建筑物承受荷载不大,岩棉结构多样,其吸音性能好,对环境噪声控制效果好,施工安装难度低。可采用多种不同岩棉密度的岩棉层层叠设置,也可以整体采用岩棉密度渐变式结构,可以采用不同岩棉密度的岩棉层叠合的结构,也可采用一体化的结构,可根据使用的不同需求选择使用不同的结构,有效吸声降噪,降低重量。

不同的密度,吸收不同的波长声音,可以吸音减噪。表层结构强度,降低重量,降低施工难度,降低建筑物的荷载,节省成本。用料少,减少环境的污染。抗拉拉压强度好,施工便捷。吸水、防火、保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