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AC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8853发布日期:2018-08-28 22:10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卷材,具体涉及一种BAC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BAC自粘改性聚酯防水卷材是由增强胎体、高品质的改性沥青胶料和含有CaSiO3的自粘胶料复合而成的新型防水卷材。其中独特的高分子聚合物能够与水泥砂浆或水泥素浆粘贴,也可与后续浇筑的混凝土结合,产生较强的粘结力。该卷材采用湿铺法施工,自粘胶料能与未固化的水泥水化物互相渗透,形成咬合效果,最终形成连续的机械粘结,永久地密封于水泥胶凝材料构件上,最终形成“皮肤式”的防水层。BAC自粘改性聚酯防水卷材具有施工便捷,节省工期、粘结可靠,避免窜水、预铺粘结,安全环保的特点。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防水卷材多为玻纤网格布或聚酯布与自粘橡胶沥青层粘合在一起,且是双面粘接,该种防水卷材的防水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BAC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解决了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防水卷材多为玻纤网格布或聚酯布与自粘橡胶沥青层粘合在一起,且是双面粘接,该种防水卷材的防水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BAC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包括聚酯纤维无纺布层,所述聚酯纤维无纺布层的上下侧分别热压复合有一号高分子量片材和二号高分子量片材,所述一号高分子量片材的上侧和二号高分子量片材的下侧均固定有自粘式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层,两层所述自粘式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层的上下面还均覆有隔离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高分子量片材和二号高分子量片材均为EVA高分子树脂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高分子量片材和二号高分子量片材均为聚乙烯发泡棉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离膜为聚乙烯复合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离膜为铝箔。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聚酯纤维无纺布层的上下侧热压复合一号高分子量片材和二号高分子量片材,能够提高该卷材的抗拉强度,且不会影响该卷材的断裂延伸性能,还能够起到较强的保温隔热的功能;再设置两层自粘式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层,在使用时,能够快速的使该卷材与水泥砂浆或水泥素浆粘贴,然后快速的与后续浇筑的混凝土结合,产生较强的粘结力,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BAC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聚酯纤维无纺布层;2、一号高分子量片材;3、自粘式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层;4、隔离膜;5、二号高分子量片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BAC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包括聚酯纤维无纺布层1,主要用于建筑施工,屋面防水作为底布,上面附上沙子,水泥等,作用防止沙子下漏,无纺布在建筑上经常用到,是防止裂缝采用的一种措施;聚酯纤维无纺布层1的上下侧分别热压复合有一号高分子量片材2和二号高分子量片材5,能够提高该卷材的抗拉强度,且不会影响该卷材的断裂延伸性能,还能够起到较强的保温隔热的功能;一号高分子量片材2的上侧和二号高分子量片材5的下侧均固定有自粘式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层3,作为基料;两层自粘式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层3的上下面还均覆有隔离膜4。

一号高分子量片材2和二号高分子量片材5均为EVA高分子树脂片,EVA树脂是具有良好的柔软性,橡胶般的弹性,在-50℃下仍能够具有较好的可挠性,透明性和表面光泽性好,化学稳定性良好,抗老化和耐臭氧强度好,无毒性。

一号高分子量片材2和二号高分子量片材5均为聚乙烯发泡棉片,克服了普通发泡胶易碎、变形、恢复性差的缺点。具有隔水防潮、防震、隔音、保温、可塑性能佳、韧性强、循环再造、环保、抗撞力强等诸多优点,亦具有很好的抗化学性能。

隔离膜4为聚乙烯复合膜,使用较多,成本较低。

隔离膜4为铝箔,铝箔与聚乙烯发泡棉复合后还具有反红外线紫外线的功能,在建筑中使用较好。

该种BAC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通过在聚酯纤维无纺布层1的上下侧热压复合一号高分子量片材2和二号高分子量片材5,能够提高该卷材的抗拉强度,且不会影响该卷材的断裂延伸性能,还能够起到较强的保温隔热的功能;再设置两层自粘式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层3,在使用时,能够快速的使该卷材与水泥砂浆或水泥素浆粘贴,然后快速的与后续浇筑的混凝土结合,产生较强的粘结力,使用较为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