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大截面梁三面围套加固环梁U箍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8773发布日期:2018-07-31 20:56阅读:14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增大截面梁三面围套加固环梁U箍构造。



背景技术:

增大截面法是通过增大构件截面面积并增加配筋的一种加固方法,广泛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筑物混凝土加固。采用该方法加固后,构件承载力和刚度大幅提高。

根据现行的《混凝土结构加固规范》(GB50367-2013),当用混凝土围套加固时,应设置环形箍筋或加锚式箍筋。当增大截面梁三面围套加固,按环形箍筋设置箍筋钻孔时,遇板厚100mm,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规范》(GB50367-2013),一般使用C8钢筋植筋深度100mm,钻孔时楼板上部钢筋保护层极易破坏,特别对于加密区;当增大截面梁三面围套加固,按加锚式箍筋设置箍筋时,板顶存在空间占用,若遇梁支座需要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时,板顶不平无法有效粘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大截面梁三面围套加固环梁U箍构造,能够避开楼板的处理,有效保证原楼板的完整性,同时环梁U型箍筋有效连接受力钢筋,保证了增大截面部分的加固作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大截面梁三面围套加固环梁U箍构造,包括结构板和梁体,梁体上端连接于结构板上,还包括环梁U型箍筋、受力钢筋和增大截面梁,所述的梁体上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孔,所述的梁体下端设置若干根受力钢筋,所述的环梁U型箍筋围套于梁体外侧,环梁U型箍筋的U型底部设置于受力钢筋下方,环梁U型箍筋的两端弯折插入孔中,所述的增大截面梁浇筑于梁体外并将环梁U型箍筋包覆于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孔内浇注结构胶进行密封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受力钢筋植筋绑扎于梁体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环梁U型箍筋的U型底部与受力钢筋绑扎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大截面梁三面围套加固环梁U箍构造,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在梁体开设孔,将环梁U型箍筋固定于孔内,能够避开楼板的处理,有效保证原楼板的完整性。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大截面梁三面围套加固环梁U箍构造,通过将环梁U型箍筋做法有效连接受力钢筋,保证增大截面部分的加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结构板,2:梁体,3:环梁U型箍筋,4:受力钢筋,5:增大截面梁,6: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增大截面梁三面围套加固环梁U箍构造,包括结构板1和梁体2,梁体2上端连接于结构板1上,还包括环梁U型箍筋3、受力钢筋4和增大截面梁5,梁体2上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孔6,梁体2下端设置若干根受力钢筋4,环梁U型箍筋3围套于梁体2外侧,环梁U型箍筋3的U型底部设置于受力钢筋4下方,环梁U型箍筋3的两端弯折插入孔6中,增大截面梁5浇筑于梁体2外并将环梁U型箍筋3包覆于内。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在梁体开设孔6,将环梁U型箍筋3固定于孔6内,能够避开楼板的处理,有效保证原楼板的完整性。

孔6内浇注结构胶进行密封固定。孔径、孔深根据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规范》(GB50367-2013)中的要求来计算确定。

受力钢筋4植筋绑扎于梁体5下端。采用植筋连接的受力钢筋4不仅能保证梁体2和增大截面梁5之间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整体协同工作能力及力的可靠传递,还能充分参与抗剪,提高构件的抗剪刚度,增强混凝土咬合能力,从而达到较优的加固效果。

环梁U型箍筋3的U型底部与受力钢筋4绑扎固定,通过将环梁U型箍筋3有效连接受力钢筋4,保证增大截面部分的加固作用。

施工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受力钢筋4植筋绑扎;

步骤二:按梁增大截面所需尺寸对环梁U型箍筋3下料;

步骤三:梁体2上部的两侧钻孔6,孔6内清灰,孔径、孔深根据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规范》(GB50367-2013)中的要求来计算确定;

步骤四:孔6内注入结构胶;

步骤五:环梁U形箍筋3植筋;

步骤六:环梁U形箍筋3与受力钢筋4绑扎后;

步骤七:将增大截面梁5浇筑于梁体2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