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框架结构无热桥节能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5517发布日期:2018-08-14 17:25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框架结构无热桥节能墙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钢材生产、构件制作、设计研发等方面的有利因素,我国的钢结构住宅建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目前制约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尚缺乏与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相配套的围护体系研究。作为围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结构墙体材料的改革和构造技术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钢结构外墙应是轻质材料组成的非承重结构,钢结构外墙应具备质轻、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耐冻、耐老化、耐候和环保等性能。还有就是外墙在与钢结构主体连接时应保证可靠,以满足抗震设防层间变形的需要和结构延性的需要。

然而目前适于钢结构的墙板较少,有些墙板保温性能较差,或是安装复杂,另外有些墙板整体性较差,影响了结构的整体受力,还有些墙板与钢结构的连接性能较差,容易脱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钢结构墙板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框架结构无热桥节能墙板,能够解决装配式节能墙体的整体协同性能问题,提高节能性能,显著提高抗震性能,并大幅降低连接件数量,简化施工,显著提升其工业化效率,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进程,降低资源及能源消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钢框架结构无热桥节能墙板,包括外保护层(1)、内保护层(2)、中间纵肋(3)、横肋(4)、耐碱玻纤网格布(5)、无热桥拉结件(6)、内层凸卡销(7)、内层梯形销头(8)、内层凹卡销(9)、内层梯形凹槽(10)、内层平卡口(11)、内层二道平卡口(12)、内层双卡舌(13)、外层外伸节能凸端臂(14)、内层外伸节能凹端臂(15)、保温板(16)、中间卡槽(17)、外层凹卡销(18)、外层梯形凹槽(19)、外层双卡舌(20)、外层梯形销头(21)、外层凸卡销(22)、外层平卡口(23)和外层二道平卡口(24);

墙内有两排保温层,每排保温层均有多块保温板(16)构成,保温板(16)之间为横肋(4);外层保温板间的横肋(4)与内层保温板间的横肋(4)均相互错开;

在外层保温板外侧为外保护层(1),在内层保温板的内侧为内保护层(2),在外层保温板和内层保温板之间为中间纵肋(3),在外保护层(1)、内保护层(2)、中间纵肋(3)的内部均设置一层耐碱玻纤网格布(5);

在横肋(4)内均分别设置上下均匀分布的无热桥拉结件(6),无热桥拉结件(6)为矩形,矩形所在平面竖直,水平两端分别伸至耐碱玻纤网格布(5);

内层保温板和外层保温板之间的中间纵肋(3)的左右两端,均分别设置中间卡槽(17),中间卡槽(17)为矩形;在左端,外层保温板外伸,内层保温板收进;在右端,外层保温板收进,内层保温板外伸;

在左右两端的墙板被中间卡槽(17)分成内墙板和外墙板,在左端的内墙板设置内层凸卡销(7),保温板(16)伸至内层凸卡销(7)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内层凸卡销(7)的两侧分别为内层平卡口(11)和中间卡槽(17),在内层凸卡销(7)的端部为水平横截面为梯形的内层梯形销头(8),内层梯形销头(8)的短边向外,内层梯形销头(8)的长边相对内层凸卡销(7)的两侧均收进,形成两侧的内层二道平卡口(12);在左端的外墙板设置外层凸卡销(22),保温板(16)伸至外层凸卡销(22)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外层凸卡销(22)的外侧设置外层平卡口(23),在外层凸卡销(22)的端部为水平横截面为梯形的外层梯形销头(21),外层梯形销头(21)的短边向外,外层梯形销头(21)的长边相对外层凸卡销(22)的两侧均收进,形成两侧的外层二道平卡口(24);

在右端的内墙板设置内层凹卡销(9),保温板(16)伸至内层凹卡销(9)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内层凹卡销(9)的外侧面设置内层平卡口(11),在内层凹卡销(9)的端部为水平横截面为梯形的内层梯形凹槽(10),内层梯形凹槽(10)的长边向外,内层梯形凹槽(10)与内层梯形销头(8)相契合,内层梯形凹槽(10)的两侧分别为梯形的内层双卡舌(13);在右端的外墙板设置外层凹卡销(18),保温板(16)伸至外层凹卡销(18)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外层凹卡销(18)的两侧分别设置外层平卡口(23)和中间卡槽(17);在外层凹卡销(18)的端部为水平横截面为梯形的外层梯形凹槽(19),外层梯形凹槽(19)的长边向外,外层梯形凹槽(19)与外层梯形销头(21)相契合,外层梯形凹槽(19)的两侧分别为梯形的外层双卡舌(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和优点是墙体的整体协同性能好,节能性能高,采用整体无热桥技术,能够有效的切断热桥,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显著提高抗震性能,施工简单,显著提升其工业化效率,降低资源及能源消耗。另外,可以实现外墙板的通用化,标准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框架结构无热桥节能墙板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框架结构无热桥节能墙板立面示意图。

图中,1为外保护层;2为内保护层;3为中间纵肋;4为横肋;5为耐碱玻纤网格布;6为无热桥拉结件;7为内层凸卡销;8为内层梯形销头;9为内层凹卡销;10为内层梯形凹槽;11为内层平卡口;12为内层二道平卡口;13为内层双卡舌;14为外层外伸节能凸端臂;15为内层外伸节能凹端臂;16为保温板;17为中间卡槽;18为外层凹卡销;19为外层梯形凹槽;20为外层双卡舌;21为外层梯形销头;22为外层凸卡销;23为外层平卡口;24为外层二道平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钢框架结构无热桥节能墙板如图1~图2所示:钢框架结构无热桥节能墙板由由外保护层1、内保护层2、中间纵肋3、横肋4、耐碱玻纤网格布5、无热桥拉结件6、内层凸卡销7、内层梯形销头8、内层凹卡销9、内层梯形凹槽10、内层平卡口11、内层二道平卡口12、内层双卡舌13、外层外伸节能凸端臂14、内层外伸节能凹端臂15、保温板16、中间卡槽17、外层凹卡销18、外层梯形凹槽19、外层双卡舌20、外层梯形销头21、外层凸卡销22、外层平卡口23和外层二道平卡口24组成,其特征在于:

墙内有两排保温层,每排保温层均有多块保温板16构成,保温板16之间为横肋4;外层保温板间的横肋4与内层保温板间的横肋4均相互错开;

在外层保温板外侧为外保护层1,在内层保温板的内侧为内保护层2,在外层保温板和内层保温板之间为中间纵肋3,在外保护层1、内保护层2、中间纵肋3的内部均设置一层耐碱玻纤网格布5;

在横肋(4)内均分别设置上下均匀分布的无热桥拉结件6,无热桥拉结件6为矩形,矩形所在平面竖直,水平两端分别伸至耐碱玻纤网格布5;

内层保温板和外层保温板之间的中间纵肋3的左右两端,均分别设置中间卡槽17,中间卡槽17为矩形;在左端,外层保温板外伸,内层保温板收进;在右端,外层保温板收进,内层保温板外伸;

在左右两端的墙板被中间卡槽17分成内墙板和外墙板,在左端的内墙板设置内层凸卡销7,保温板16伸至内层凸卡销7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内层凸卡销7的两侧分别为内层平卡口11和中间卡槽17,在内层凸卡销7的端部为水平横截面为梯形的内层梯形销头8,内层梯形销头8的短边向外,内层梯形销头8的长边相对内层凸卡销7的两侧均收进,形成两侧的内层二道平卡口12;在左端的外墙板设置外层凸卡销22,保温板16伸至外层凸卡销22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外层凸卡销22的外侧设置外层平卡口23,在外层凸卡销22的端部为水平横截面为梯形的外层梯形销头21,外层梯形销头21的短边向外,外层梯形销头21的长边相对外层凸卡销22的两侧均收进,形成两侧的外层二道平卡口24;

在右端的内墙板设置内层凹卡销9,保温板16伸至内层凹卡销9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内层凹卡销9的外侧面设置内层平卡口11,在内层凹卡销9的端部为水平横截面为梯形的内层梯形凹槽10,内层梯形凹槽10的长边向外,内层梯形凹槽10与内层梯形销头8相契合,内层梯形凹槽10的两侧分别为梯形的内层双卡舌13;在右端的外墙板设置外层凹卡销18,保温板16伸至外层凹卡销18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外层凹卡销18的两侧分别设置外层平卡口23和中间卡槽17;在外层凹卡销18的端部为水平横截面为梯形的外层梯形凹槽19,外层梯形凹槽19的长边向外,外层梯形凹槽19与外层梯形销头21相契合,外层梯形凹槽19的两侧分别为梯形的外层双卡舌2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