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填充梁底与墙顶间隔缝的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5302发布日期:2018-08-14 17:24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外墙防水建材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填充梁底与墙顶间隔缝的砌块。



背景技术:

在城市中,高层建筑物的外墙面在垒砌的过程中,墙顶与横梁底部之间的间隙普遍采用直接灌入水泥砂浆来进行填缝,这种施工方法容易导致雨水会从墙顶与横梁底部之间的缝隙之中渗入,造成屋内墙面出现大面积的渗水,这种情况下就给维修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申请人以福建省江海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为具体技术措施实施地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填充梁底与墙顶间隔缝的砌块,它具有施工简便、防水效果明显、实用性更强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采取如下具体技术措施:一种用于填充梁底与墙顶间隔缝的砌块,它是由上层叠块和下层叠块组成,其特征在于,

上层叠块呈长方体型结构,上层叠块底面的前侧边沿设置有一条长方体型足块,上层叠块底面的后侧设置有一条长方体定位块,长方体型足块的厚度大于长方体定位块的厚度,长方体型足块与长方体定位块前后平行;

上层叠块顶面的后侧边沿设置有一条长方体型挡块一,在长方体型挡块一的前方平行设置有长方体型挡块二,长方体型挡块二与长方体型挡块一之间间隔有一道宽1cm的注胶槽一,长方体型挡块二上还钻有左右两个圆形注胶孔;

长方体型足块、长方体定位块、长方体型挡块一、长方体型挡块二与上层叠块一体烧制成型;

下层叠块顶面的后侧边沿设置有一条长方体型挡块三,在长方体型挡块三的前方平行设置有长方体型挡块四,长方体型挡块三与长方体型挡块四之间间隔有一道宽1cm的注胶槽二,长方体型挡块四的顶部切有两个半圆形注胶槽;

长方体型挡块三、长方体型挡块四的高度低于长方体型挡块一、长方体型挡块二的高度;

长方体型挡块三、长方体型挡块四与下层叠块一体烧制成型;

上层叠块能水平叠压于下层叠块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①、先在墙顶的斜顶砖的上方通过水泥砂浆找平并作为基面;

②、将下层叠块的底面平放于基面之上,然后将膨胀泡沫分别通过左右两个半圆形注胶槽充分注入注胶槽二中,从而形成下防水层;

③、在注胶槽二前方的下层叠块的顶面位置灌入水泥砂浆并找平;

④、将上层叠块平放于下层叠块的上方,上层叠块底部的长方体定位块能嵌入注胶槽二中并压实下防水层,上层叠块底部的长方体型足块能向下顶压于下层叠块的顶面前侧之上;

⑤、将膨胀泡沫分别通过左右两个圆形注胶孔充分注入注胶槽一中,从而形成上防水层,上防水层的顶面与横梁的底面紧密贴合;

⑥、在注胶槽一前方的上层叠块的顶面位置充分灌入水泥砂浆,使水泥砂浆充分填满缝隙。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施工简便、防水效果明显、实用性更强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层叠块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层叠块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4的侧视图;

图7为处于施工状态时的部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申请人以福建省江海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为具体实施地点,提供如下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一种用于填充梁底与墙顶间隔缝的砌块,它是由上层叠块A和下层叠块B组成,其特征在于,

上层叠块A呈长方体型结构,上层叠块A底面的前侧边沿设置有一条长方体型足块A3,上层叠块A底面的后侧设置有一条长方体定位块A4,长方体型足块A3的厚度大于长方体定位块A4的厚度,长方体型足块A3与长方体定位块A4前后平行;

上层叠块A顶面的后侧边沿设置有一条长方体型挡块一A21,在长方体型挡块一A21的前方平行设置有长方体型挡块二A22,长方体型挡块二A22与长方体型挡块一A21之间间隔有一道宽1cm的注胶槽一,长方体型挡块二A22上还钻有左右两个圆形注胶孔A1;

长方体型足块A3、长方体定位块A4、长方体型挡块一A21、长方体型挡块二A22与上层叠块A一体烧制成型;

下层叠块B顶面的后侧边沿设置有一条长方体型挡块三B21,在长方体型挡块三B21的前方平行设置有长方体型挡块四B22,长方体型挡块三B21与长方体型挡块四B22之间间隔有一道宽1cm的注胶槽二,长方体型挡块四B22的顶部切有两个半圆形注胶槽B1;

长方体型挡块三B21、长方体型挡块四B22的高度低于长方体型挡块一A21、长方体型挡块二A22的高度;

长方体型挡块三B21、长方体型挡块四B22与下层叠块B一体烧制成型;

上层叠块A能水平叠压于下层叠块B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①、先在墙顶的斜顶砖的上方通过水泥砂浆E找平并作为基面D;

②、将下层叠块B的底面平放于基面D之上,然后将膨胀泡沫分别通过左右两个半圆形注胶槽B1充分注入注胶槽二中,从而形成下防水层B3;

③、在注胶槽二前方的下层叠块B的顶面位置灌入水泥砂浆E并找平;

④、将上层叠块A平放于下层叠块B的上方,上层叠块A底部的长方体定位块A4能嵌入注胶槽二中并压实下防水层B3,上层叠块A底部的长方体型足块A3能向下顶压于下层叠块B的顶面前侧之上;

⑤、将膨胀泡沫分别通过左右两个圆形注胶孔A1充分注入注胶槽一中,从而形成上防水层A5,上防水层A5的顶面与横梁C的底面紧密贴合;

⑥、在注胶槽一前方的上层叠块A的顶面位置充分灌入水泥砂浆E,使水泥砂浆E充分填满缝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