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险废物固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9972发布日期:2018-08-28 23:2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危险废物固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危险废物固化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产生数万吨的飞灰危险废物,作为一种危险废物,飞灰不能直接排放与大气中,因此需要对飞灰进行固化处理,而现如今世面上的飞灰固化装置一半都体积较大,固化效果一般,因此设计一种通过水泥对飞灰进行固化处理,同时体积较小,操作使用方便的一种飞灰式危险废物固化装置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危险废物固化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危险废物固化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左侧端面的飞灰进料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搅拌装置以及位于所述飞灰进料装置下侧且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左侧的成型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搅拌腔,所述装置主体靠近右侧端面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搅拌腔连通的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漏斗,所述第一漏斗内设置有开口向上且与所述第一进料口连通的漏斗腔,所述搅拌腔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设置的进料块,所述进料块内上下贯通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喷水装置,所述进料块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进料块外表面的支撑架支撑连接于所述搅拌腔的内壁上,所述搅拌腔靠近下侧内壁的右侧内壁内前后对称且固定设置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搅拌腔右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转动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搅拌绞片,所述搅拌绞片下端与所述搅拌腔下侧内壁相抵接,前后对称所述搅拌绞片外侧端面分别与所述搅拌腔前后侧内壁相抵接,所述装置主体靠近下侧端面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内设置有与所述搅拌腔连通的出料口,所述第一转动轴左端延伸入所述出料口内,所述飞灰进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靠近所述装置主体上端面的左侧端面的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内设置有与所述搅拌腔连通的进料腔,所述进料腔上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二进料管内设置有与所述进料腔连通的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漏斗,所述第二漏斗内设置有开口向上且与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的第二漏斗腔,所述进料腔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右端动力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进料腔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环,所述搅拌腔靠近左侧内壁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二转动轴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固定块的左侧端面,所述第二转动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进料绞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成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下侧且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左侧的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内设置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通过所述进料管道与所述搅拌腔连通,所述成型腔下侧内壁上设置有坡面结构,所述坡面结构中心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成型腔连通的成型槽,所述成型槽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靠近上端面的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开口槽上侧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挡板,所述开口槽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与所述滑动块右侧端面之间配合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成型槽左侧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成型槽连通的模具槽,所述模具槽下侧的所述第二主体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模具槽连通的成型出口,所述成型出口内设置有升降块,初始状态时,所述升降块上端面与所述模具槽下端开口相齐平,所述升降块下端面前后对称且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向左延伸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主体靠近下端面的左侧端面固定且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配合连接有第二伸缩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通槽内侧壁上的喷水主体,所述喷水主体内上下贯通设置有喷水口,所述喷水口靠近上端开口处的内侧壁及靠近下侧开口处的内侧壁分别设置有楔面,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楔面与所述喷水口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喷水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主体下端面、第二主体上端面及所述装置主体左端面通过支撑座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及所述搅拌腔上侧内壁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一肋板,所述第一肋板有助于增强所述固定块及所述搅拌腔上侧内壁之间的强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二肋板,所述第二肋板有助于增强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处的强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危险废物飞灰进行固化工作时,工作人员分别通过漏斗腔往搅拌腔内添加水泥,通过第二漏斗腔往进料腔内添加飞灰危险物,此时第二电机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进料绞片转绕,此时螺旋状的进料绞片可将通过第二漏斗腔落入进料腔内的飞灰移送到搅拌腔内,在此过程中,设置于第二转动轴及进料腔左侧内壁之间的第二密封环可预防进料腔内的飞灰进入影响第二电机的正常工作,此时通过漏斗腔落入搅拌腔内的水泥及通过进料腔被移送至搅拌腔内的飞灰通过斜面滑落,再通过通槽、喷水口落入到斜面下侧的搅拌腔内,在此过程中,喷水头启动并向通过喷水口的水泥及飞灰混合物喷洒水雾,同时,第一电机反转,进而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搅拌绞片反转,此时落入到斜面下侧的搅拌腔内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在搅拌腔内通过螺旋状的搅拌绞片进行搅拌,当搅拌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第一电机正转,进而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搅拌绞片正转,在此过程中,设置于第一转动轴及搅拌腔右侧内壁之间的第一密封环有助于水-飞灰-水泥混合物进入影响第一电机的正常工作,此时螺旋状的搅拌绞片将混合后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通过出料口挤压至成型腔内,此时水-飞灰-水泥混合物落入成型槽内,同时,第一伸缩气缸驱动第一伸缩杆伸出,进而推动滑动块伸出开口槽外,进而将落入成型槽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推移到模具槽内进行成型工作,在此过程中,设置于滑动块上的挡板有助于预防落入成型槽内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进入到开口槽内,待模具槽内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初步成型后第二伸缩气缸启动,进而通过第二伸缩杆带动第二连接块下移,进而通过第一连接块带动升降块下移,进而将成型后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移送出成型出口外,此时工作人员可将成型后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取下,同时升降块回复到初始状态进行下的成型工作,通过不断上述的动作持续将飞灰进行固化,同时固化后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经过烘干处理亦可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危险废物固化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成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成型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喷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危险废物固化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1、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左侧端面的飞灰进料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搅拌装置以及位于所述飞灰进料装置下侧且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左侧的成型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搅拌腔21,所述装置主体11靠近右侧端面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管22,所述第一进料管22内设置有与所述搅拌腔21连通的第一进料口25,所述第一进料管22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漏斗23,所述第一漏斗23内设置有开口向上且与所述第一进料口25连通的漏斗腔24,所述搅拌腔21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斜面26,所述斜面26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设置的进料块27,所述进料块27内上下贯通设置有通槽28,所述通槽28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喷水装置31,所述进料块27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进料块27外表面的支撑架29支撑连接于所述搅拌腔21的内壁上,所述搅拌腔21靠近下侧内壁的右侧内壁内前后对称且固定设置第一电机61,所述第一电机61左端动力连接有第一转动轴64,所述第一转动轴64与所述搅拌腔21右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62,所述第一转动轴64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搅拌绞片63,所述搅拌绞片63下端与所述搅拌腔21下侧内壁相抵接,前后对称所述搅拌绞片63外侧端面分别与所述搅拌腔21前后侧内壁相抵接,所述装置主体11靠近下侧端面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道66,所述出料管道66内设置有与所述搅拌腔21连通的出料口65,所述第一转动轴64左端延伸入所述出料口65内,所述飞灰进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靠近所述装置主体11上端面的左侧端面的第一主体41,所述第一主体41内设置有与所述搅拌腔21连通的进料腔48,所述进料腔48上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料管42,所述第二进料管42内设置有与所述进料腔48连通的第二进料口45,所述第二进料管42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漏斗43,所述第二漏斗43内设置有开口向上且与所述第二进料口45连通的第二漏斗腔44,所述进料腔48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46,所述第二电机46右端动力连接有第二转动轴49,所述第二转动轴49与所述进料腔48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环47,所述搅拌腔21靠近左侧内壁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1,所述第二转动轴49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固定块51的左侧端面,所述第二转动轴49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进料绞片50。

有益地,所述成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41下侧且位于所述装置主体11左侧的第二主体71,所述第二主体71内设置有成型腔72,所述成型腔72通过所述进料管道66与所述搅拌腔21连通,所述成型腔72下侧内壁上设置有坡面结构73,所述坡面结构73中心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成型腔72连通的成型槽74,所述成型槽74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开口槽78,所述开口槽78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滑动块76,所述滑动块76靠近上端面的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开口槽78上侧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挡板75,所述开口槽78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79,所述第一伸缩气缸79与所述滑动块76右侧端面之间配合设置有第一伸缩杆77,所述成型槽74左侧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成型槽74连通的模具槽82,所述模具槽82下侧的所述第二主体71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模具槽82连通的成型出口87,所述成型出口87内设置有升降块88,所述升降块88下端面前后对称且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块86,所述第一连接块86下端固定连接有向左延伸的第二连接块85,所述第二主体71靠近下端面的左侧端面固定且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二伸缩气缸81,所述第二伸缩气缸81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85之间配合连接有第二伸缩杆83。

有益地,所述喷水装置31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通槽28内侧壁上的喷水主体32,所述喷水主体32内上下贯通设置有喷水口33,所述喷水口33靠近上端开口处的内侧壁及靠近下侧开口处的内侧壁分别设置有楔面34,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楔面34与所述喷水口33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喷水头35。

有益地,所述第一主体41下端面、第二主体71上端面及所述装置主体11左端面通过支撑座91固定连接。

有益地,所述固定块51及所述搅拌腔21上侧内壁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一肋板52,所述第一肋板52有助于增强所述固定块51及所述搅拌腔21上侧内壁之间的强度。

有益地,所述第二伸缩杆83与所述第二连接块85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二肋板84,所述第二肋板84有助于增强所述第二伸缩杆83与所述第二连接块85连接处的强度。

初始状态时,工作人员停止通过漏斗腔24往搅拌腔21内添加水泥,停止通过第二漏斗腔44往进料腔48内添加飞灰,同时,第二电机46处于停止状态,此时第二转动轴49停止转动,进而进料绞片50停止向搅拌腔21内输送飞灰,同时,喷水头35停止喷洒水雾,同时,第一电机61处于停止状态,此时第一转动轴64处于停止状态,此时搅拌绞片63停止通过出料口65向成型腔72输送经过搅拌的飞灰及水泥的混合物,同时,第一伸缩杆77最大限度缩回第一伸缩气缸79内,此时滑动块76处于左侧端面与成型槽74右侧内壁相齐平状态,同时第二伸缩杆83最大限度缩回第二伸缩气缸81内,此时升降块88上端面与模具槽82下侧内壁相齐平。

通过本装置进行危险废物飞灰进行固化工作时,工作人员分别通过漏斗腔24往搅拌腔21内添加水泥,通过第二漏斗腔44往进料腔48内添加飞灰危险物,此时第二电机46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轴49带动进料绞片50转绕,此时螺旋状的进料绞片50可将通过第二漏斗腔44落入进料腔48内的飞灰移送到搅拌腔21内,在此过程中,设置于第二转动轴49及进料腔48左侧内壁之间的第二密封环47可预防进料腔48内的飞灰进入影响第二电机46的正常工作,此时通过漏斗腔24落入搅拌腔21内的水泥及通过进料腔48被移送至搅拌腔21内的飞灰通过斜面26滑落,再通过通槽28、喷水口33落入到斜面26下侧的搅拌腔21内,在此过程中,喷水头35启动并向通过喷水口33的水泥及飞灰混合物喷洒水雾,同时,第一电机61反转,进而通过第一转动轴64带动搅拌绞片63反转,此时落入到斜面26下侧的搅拌腔21内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在搅拌腔21内通过螺旋状的搅拌绞片63进行搅拌,当搅拌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第一电机61正转,进而通过第一转动轴64带动搅拌绞片63正转,在此过程中,设置于第一转动轴64及搅拌腔21右侧内壁之间的第一密封环62有助于水-飞灰-水泥混合物进入影响第一电机61的正常工作,此时螺旋状的搅拌绞片63将混合后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通过出料口65挤压至成型腔72内,此时水-飞灰-水泥混合物落入成型槽74内,同时,第一伸缩气缸79驱动第一伸缩杆77伸出,进而推动滑动块76伸出开口槽78外,进而将落入成型槽74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推移到模具槽82内进行成型工作,在此过程中,设置于滑动块76上的挡板75有助于预防落入成型槽74内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进入到开口槽78内,待模具槽82内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初步成型后第二伸缩气缸81启动,进而通过第二伸缩杆83带动第二连接块85下移,进而通过第一连接块86带动升降块88下移,进而将成型后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移送出成型出口87外,此时工作人员可将成型后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取下,同时升降块88回复到初始状态进行下的成型工作,通过不断上述的动作持续将飞灰进行固化,同时固化后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经过烘干处理亦可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危险废物飞灰进行固化工作时,工作人员分别通过漏斗腔往搅拌腔内添加水泥,通过第二漏斗腔往进料腔内添加飞灰危险物,此时第二电机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进料绞片转绕,此时螺旋状的进料绞片可将通过第二漏斗腔落入进料腔内的飞灰移送到搅拌腔内,在此过程中,设置于第二转动轴及进料腔左侧内壁之间的第二密封环可预防进料腔内的飞灰进入影响第二电机的正常工作,此时通过漏斗腔落入搅拌腔内的水泥及通过进料腔被移送至搅拌腔内的飞灰通过斜面滑落,再通过通槽、喷水口落入到斜面下侧的搅拌腔内,在此过程中,喷水头启动并向通过喷水口的水泥及飞灰混合物喷洒水雾,同时,第一电机反转,进而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搅拌绞片反转,此时落入到斜面下侧的搅拌腔内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在搅拌腔内通过螺旋状的搅拌绞片进行搅拌,当搅拌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第一电机正转,进而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搅拌绞片正转,在此过程中,设置于第一转动轴及搅拌腔右侧内壁之间的第一密封环有助于水-飞灰-水泥混合物进入影响第一电机的正常工作,此时螺旋状的搅拌绞片将混合后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通过出料口挤压至成型腔内,此时水-飞灰-水泥混合物落入成型槽内,同时,第一伸缩气缸驱动第一伸缩杆伸出,进而推动滑动块伸出开口槽外,进而将落入成型槽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推移到模具槽内进行成型工作,在此过程中,设置于滑动块上的挡板有助于预防落入成型槽内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进入到开口槽内,待模具槽内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初步成型后第二伸缩气缸启动,进而通过第二伸缩杆带动第二连接块下移,进而通过第一连接块带动升降块下移,进而将成型后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移送出成型出口外,此时工作人员可将成型后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取下,同时升降块回复到初始状态进行下的成型工作,通过不断上述的动作持续将飞灰进行固化,同时固化后的水-飞灰-水泥混合物经过烘干处理亦可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