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式建筑幕墙节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4550发布日期:2019-10-23 01:27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式建筑幕墙节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幕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式建筑幕墙节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幕墙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建筑幕墙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建筑幕墙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建筑幕墙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建筑幕墙行业中的翘楚,由面板与支承结构体系(支承装置与支承结构)组成的、可相对主体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墙或装饰性结构,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护围,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悬挂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结构框架与镶嵌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围护结构,现代化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采用了由镜面玻璃与普通玻璃组合,隔层充入干燥空气或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中空玻璃有两层和三层之分,两层中空玻璃由两层玻璃加密封框架,形成一个夹层空间;三层玻璃则是由三层玻璃构成两个夹层空间。中空玻璃具有隔音、隔热、防结霜、防潮、抗风压强度大等优点。据测量,当室外温度为-10℃时,单层玻璃窗前的温度为-2℃,而使用三层中空玻璃的室内温度为13℃。而在炎热夏天,双层中空玻璃可以挡住90%的太阳辐射热。阳光依然可以透过玻璃幕墙,但晒在身上大多不会感到炎热。使用中空玻璃幕墙的房间可以做到冬暖夏凉,极大地改善了生活环境。建筑幕墙玻璃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玻璃进行冷却,传统的工作方式存在风冷不均匀、冷却效果差、费时费力的不足,玻璃式的结构能够有效地让该装置更合理化,同时幕墙的节构不足电性的连接更智能化,简单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式建筑幕墙节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式建筑幕墙节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部左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部左侧连接有拱行圈,所述拱行圈的下部右侧固定有卡扣,所述卡扣的下部右侧连接有焊接块,所述焊接块的下部右侧设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下部固定有螺帽,所述螺帽的上部右侧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左右两侧连接有铁杆,所述铁杆的下部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部左右两侧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部左侧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部左侧设有双向功位,所述双向功位的下部连接有电容器,所述电容器的下部固定有电线。

优选的,所述拱行圈包括吸附粘、拱块、形网,所述吸附粘位于拱行圈的左右两侧,所述拱块位于吸附粘的内部,所述形网位于拱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主体为玻璃纤维,所述主体分别位于控制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分为上接杆、下接杆,所述上接杆与下接杆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帽与螺栓通过螺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双向功位与电容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该玻璃式建筑幕墙节构结构简单,功能实用;焊接块的设计,让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保证了连接杆的固定形式,增强了稳定性;

2、螺栓、螺帽的的结构设计使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让建筑幕墙的表面结构更充实,能使墙面本身的墙体牢固可靠,增强了幕墙的安全性;

3、双向功位的使用,让该装置在玻璃幕墙使用中增强了玻璃的强度,使用更方便,安装更便捷,更加实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拱形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连接杆;3、拱行圈;301、吸附粘;302、拱块;303、形网;4、卡扣;5、焊接块;6、控制板;7、螺帽;8、螺栓;9、铁杆;10、底座;11、螺杆;12、固定座;13、双向功位;14、电容器;15、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玻璃式建筑幕墙节构,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下部左侧设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下部左侧连接有拱行圈3,所述拱行圈3的下部右侧固定有卡扣4,所述卡扣4的下部右侧连接有焊接块5,所述焊接块5的下部右侧设有控制板6,所述控制板6的下部固定有螺帽7,所述螺帽7的上部右侧设有螺栓8,所述螺栓8的左右两侧连接有铁杆9,所述铁杆9的下部固定有底座10,所述底座10的下部左右两侧连接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的下部左侧连接有固定座12所述固定座12的下部左侧设有双向功位13,所述双向功位13的下部连接有电容器14,所述电容器14的下部固定有电线15。

具体的,所述拱行圈3包括吸附粘301、拱块302、形网303,所述吸附粘301位于拱行圈3的左右两侧,所述拱块302位于吸附粘301的内部,所述形网303位于拱块302的内部。

具体的,所述主体1为玻璃纤维,所述主体1分别位于控制板6的一侧。

具体的,所述连接杆2分为上接杆、下接杆,所述上接杆与下接杆通过卡扣4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螺帽7与螺栓8通过螺杆11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双向功位13与电容器14通过电线15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该玻璃式建筑幕墙节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使用者将装置移动到相对应的位置,使连接杆2的一侧外壁紧紧的贴在外墙的型材上,固定住,卡扣4同时让拱形圈3的各个形式连接在一起,焊接杆5与连接杆2相抵触,控制板6在其表面做旋转运动,给装置提供控制作用,螺栓8上由螺帽7紧固运行,达到紧固状态,铁杆9上底座10上固定,保证装置稳定,固定座12的上部连接有螺杆11,螺杆11的工作,带动了整个装置的运行,同时双向功位13与电容器14并联电性连接,让玻璃式的幕墙更运动化,使节构更完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式建筑幕墙节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部左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部左侧连接有拱行圈,所述拱行圈的下部右侧固定有卡扣,所述卡扣的下部右侧连接有焊接块,所述焊接块的下部右侧设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下部固定有螺帽,所述螺帽的上部右侧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左右两侧连接有铁杆,所述铁杆的下部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部左右两侧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部左侧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部左侧设有双向功位,所述双向功位的下部连接有电容器,所述电容器的下部固定有电线。该玻璃式建筑幕墙节构结构简单,功能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鹏
技术研发日:2018.04.11
技术公布日:2019.10.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