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墩无支架翻模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30923发布日期:2018-09-14 21:35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墩无支架翻模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高墩翻模施工过程中,模板翻升作业时,需要选择模板吊点的位置,穿挂索具,利用起吊设备对模板进行翻升;模板在吊装过程中危险系数高,高处模板拆除时,作业人员与塔吊需密切配合,施工要求高且施工效率低。

由于翻模施工的墩身普遍过高,一般无法采用在墩身周围搭设脚手架来对墩身进行养护和检验,无法保证已凝固的混凝土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使用吊装设备、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施工效率、便于对已凝固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和检验的高墩无支架翻模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高墩无支架翻模施工方法,包括:s1:已浇筑混凝土段的外侧面设置环绕的顶升平台,所述顶升平台的上表面沿已浇筑混凝土段的四周各对应设置一套翻升装置;

s2:已浇筑混凝土段的四周分别固定一第一模板平台,均位于所述顶升平台上方,模板平台包括第一模板平台和第二模板平台;所述第一模板平台和所述第二模板平台均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板、第一护栏、模板,所述第一护栏、模板相对且垂直固定在所述横板的两端;所述第一护栏与所述模板高度一致,四个所述第一模板平台的模板形成的方形空间,且所述第一模板平台的模板的内表面贴合于已浇筑混凝土段的侧面,所述第一模板平台的横板与所述翻升装置之间可拆卸架设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可在与其对应的混凝土段的侧面平行的水平方向上伸缩;

s3:所述第一模板平台的正上方上均承托并可拆卸固定有第二模板平台;

s4:在四个所述第二模板平台的模板形成的方形空间内浇筑混凝土;

s5:待步骤s4中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后,将所述第二模板平台固定在步骤s4中浇筑的混凝土的侧面,并解除第一模板平台与第二模板平台的连接关系,左右两侧的翻升装置带动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模板平台沿第一水平方向滑动,直至所述第一模板平台的模板脱离已浇筑混凝土段的侧面;

s6:左右两侧的所述翻升装置顶升对应的所述第一模板平台至所述第一模板平台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模板平台的上表面平齐,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端水平推动对应的所述第一模板平台至所述第二模板平台的正上方;

s7:将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模板平台与其正下方的第二模板平台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拆除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模板平台和对应的所述伸缩装置的连接关系,所述翻升装置在竖直方向上回缩并水平滑动至起始位置;

s8:已浇筑混凝土段的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一模板平台按上述步骤s5-s7的方式翻升至前后两侧所述第二模板平台的正上方上,并与其正下方的第二模板平台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前后两侧的所述翻升装置回缩并水平滑动至起始位置;

s9:前后及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模板平台的横板与所述翻升装置之间可拆卸架设伸缩装置,前后及左右两侧的所述翻升装置在竖直方向上同步回缩带动所述顶升平台上升;

s10:所述第二模板平台翻升至所述第一模板平台的正上方,在墩身施工过程中,所述第一模板平台及所述第二模板平台循环上翻;

其中,翻升装置带动与其连接的模板平台沿平行于对应的混凝土段侧面的方向上滑动,且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为平行于混凝土段的左侧面的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在同一水平面内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板平台及第二模板平台沿着垂直于其对应的混凝土段的侧面的方向一分为二形成均等的两部分;所述第一模板平台、所述第二模板平台的分割面的两侧均分布有一所述翻升装置及一所述伸缩装置。

优选地,所述翻升装置包括横向气缸、竖向气缸;

所述横向气缸沿平行于对应的混凝土段的侧面的方向水平设置;所述顶升平台的四周设置有竖直的第二护栏,所述横向气缸的活塞杆可拆卸连接其所对的第二护栏的内侧面;

所述竖向气缸的下表面分别固定于所述横向气缸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顶升平台的四周的上表面均沿平行于其对应的混凝土段侧面的方向内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竖直截面为凸字型;所述横向气缸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凸字型突起。

优选地,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水平气缸、方板;

所述水平气缸的下表面固定于所述竖向气缸的上表面且其沿平行于对应的混凝土段侧面的方向设置,所述水平气缸的活塞杆朝向内侧;

所述方板固定于所述水平气缸的活塞杆上。

优选地,所述水平气缸上表面设置第一电磁铁,所述方板的上表面设置第二电磁铁、所述横板的下表面设置第三电磁铁;

其中,通电时,所述第一电磁铁及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所述第三电磁铁均产生吸引力;当所述翻升装置水平滑动或向上顶升时,所述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三电磁铁均处于通电状态;当所述水平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所述第一电磁铁处于断电状态,所述第二电磁铁及所述第三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板平台、所述第二模板平台、所述顶升平台均为桁架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板平台及第二模板平台沿平行于对应的混凝土段侧面的方向的两端均设置卡合装置;

所述第一模板平台及所述第二模板平台的沿平行于对应的混凝土段侧面的方向的两端的侧壁均向内凹陷形成方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其对应的混凝土段的侧面的方向;

所述卡合装置包括一对凹字型板、双向气缸;

一对所述凹字型板沿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所述凹字型板的一个凸台可滑动的卡入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双向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其两端的活塞杆分别连接一对所述凹字型板的卡入第二凹槽的所述凸台;

其中,当所述双向气缸收缩时,所述凹字型板的另一个凸台的内表面贴合于所述伸缩装置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板平台、所述第二模板平台的分割面上均设置有通电时互相吸引的第四电磁铁。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翻升装置及伸缩装置将模板平台循环往上升,减少了施工过程中起吊设备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施工风险;

2、利用翻升装置水平带动模板平台脱离混凝土段的表面以及利用伸缩装置推动模板平台在水平上归位,减少依靠人力或倒链,安全系数更高,操作简单,劳动强度降低,提高了施工效率;

3、施工过程中,顶升平台也在不断上升,顶升平台在上升的过程中可以对凝固后的混凝土的表面进行养护及检验;

4、卡合装置的设置可以提高顶升平台上升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顶升平台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第一模板平台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伸缩装置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卡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第二凹槽及所述凹字型板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墩无支架翻模施工方法,包括:s1:已浇筑混凝土段1的外侧面设置环绕的顶升平台2,所述顶升平台2的上表面沿已浇筑混凝土段1的四周各对应设置一套翻升装置;

s2:已浇筑混凝土段1的四周分别固定一第一模板平台4,均位于所述顶升平台2上方,模板平台包括第一模板平台4和第二模板平台5;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和所述第二模板平台5均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板6、第一护栏7、模板8,所述第一护栏7、模板8相对且垂直固定在所述横板6的两端;所述第一护栏7与所述模板8高度一致,四个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的模板8形成的方形空间,且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的模板8的内表面贴合于已浇筑混凝土段1的侧面,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的横板6与所述翻升装置之间可拆卸架设伸缩装置3,所述伸缩装置3可在与其对应的混凝土段1的侧面平行的水平方向上伸缩;

s3: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的正上方上均承托并可拆卸固定有第二模板平台5;

s4:在四个所述第二模板平台5的模板8形成的方形空间内浇筑混凝土;

s5:待步骤s4中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后,将所述第二模板平台5固定在步骤s4中浇筑的混凝土的侧面,并解除第一模板平台4与第二模板平台5的连接关系,左右两侧的翻升装置带动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沿第一水平方向滑动,直至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的模板8脱离已浇筑混凝土段1的侧面;

s6:左右两侧的所述翻升装置顶升对应的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至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模板平台5的上表面平齐,所述伸缩装置3的伸缩端水平推动对应的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至所述第二模板平台5的正上方;

s7:将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与其正下方的第二模板平台5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拆除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和对应的所述伸缩装置3的连接关系,所述翻升装置在竖直方向上回缩并水平滑动至起始位置;

s8:已浇筑混凝土段1的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按上述步骤s5-s7的方式翻升至前后两侧所述第二模板平台5的正上方上,并与其正下方的第二模板平台5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前后两侧的所述翻升装置回缩并水平滑动至起始位置;

s9:前后及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模板平台的横板与所述翻升装置之间可拆卸架设伸缩装置,前后及左右两侧的所述翻升装置在竖直方向上同步回缩带动所述顶升平台上升;

s10:所述第二模板平台5翻升至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的正上方,在墩身施工过程中,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及所述第二模板平台5循环上翻;

其中,翻升装置带动与其连接的模板8平台沿平行于对应的混凝土段1侧面的方向上滑动,且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为平行于混凝土段1的左侧面的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在同一水平面内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模板平台、所述顶升平台2通过拉杆对拉与已凝固的混凝土进行固定;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及所述第二模板平台5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顶升平台2可随着所述模板平台的上升而不断上升,施工人员可在所述顶升平台2上对凝固的混凝土的表面进行养护及检验;所述顶升平台2及所述模板平台上可设置工具归纳箱,及时对使用的工具进行收纳,防止工具随意堆放后掉落,威胁下方人员的安全;所述模板平台的上方有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操作时,所述模板8及所述第一护栏7之间设置安全网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及所述第二模板平台5循环上翻,每次上翻结束后都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段1的高度不断升高,直至混凝土段1的高度达到所需高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及第二模板平台5沿着垂直于其对应的混凝土段1的侧面的方向一分为二形成均等的两部分;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所述第二模板平台5的分割面的两侧均分布有一所述翻升装置及一所述伸缩装置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部分分别沿相反的方向进行滑动,所述顶升平台2的稳定性更好;所述模板8的四周及分割面上均设置有橡胶密封条,防止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翻升装置包括横向气缸9、竖向气缸10;

所述横向气缸9沿平行于对应的混凝土段1的侧面的方向水平设置;所述顶升平台2的四周设置有竖直的第二护栏15,所述横向气缸的活塞杆20可拆卸连接其所对的第二护栏15的内侧面;

所述竖向气缸10的下表面分别固定于所述横向气缸9的上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横向气缸的活塞杆20朝向外侧,连接其所对的第二护栏15的内侧面;所述横向气缸的活塞杆20的前端设置第五电磁铁,所述第二护栏15的内侧竖直面设置第六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第五电磁铁及所述第六电磁铁产生吸引力;所述翻升装置需要水平滑动时,所述横向气缸的活塞杆20伸出,所述第五电磁铁吸引所述第六电磁铁后,所述横向气缸的活塞杆20连接所述第二护栏15的内侧面,所述横向气缸的活塞杆20收缩,所述翻升装置实现水平滑动从而带动上方的所述伸缩装置3及所述模板平台水平滑动;所述竖向气缸10竖向伸缩带动所述伸缩装置3及所述模板平台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翻升装置及所述伸缩装置3使用完毕后,所述竖向气缸10回缩带动所述伸缩装置3下降,所述第五电磁铁及所述第六电磁铁仍连接,所述横向气缸的活塞杆20伸出带动所述横向气缸9的缸体回到起始位置后,所述第五电磁铁及所述第六电磁铁断电,所述横向气缸的活塞杆20回缩,使得左右两侧的所述横向气缸9使用完毕后,不对前后两侧的所述横向气缸9的水平滑动产生阻碍。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顶升平台2的四周的上表面均沿平行于其对应的混凝土段1侧面的方向内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竖直截面为凸字型;所述横向气缸9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凸字型突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字型突起可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水平滑动,使所述横向气缸9的水平滑动的重复性好,不会发生偏移;凸字型的所述第一凹槽对所述凸字型突起在竖直方向上产生限制,限制所述横向气缸9在竖直方向上活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装置3包括水平气缸11、方板12;

所述水平气缸11的下表面固定于所述竖向气缸10的上表面且其沿平行于对应的混凝土段1侧面的方向设置,所述水平气缸11的活塞杆朝向内侧;

所述方板12固定于所述水平气缸11的活塞杆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板12及所述水平气缸11的缸体的上表面与所述横板6的下表面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水平气缸11的活塞杆的伸缩带动所述方板12在水平方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或所述第二模板平台5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水平气缸11上表面设置第一电磁铁13,所述方板12的上表面设置第二电磁铁14、所述横板6的下表面设置第三电磁铁;

其中,通电时,所述第一电磁铁13及所述第二电磁铁14与所述第三电磁铁均产生吸引力;当所述翻升装置水平滑动或向上顶升时,所述第一电磁铁13、所述第二电磁铁14、所述第三电磁铁均处于通电状态;当所述水平气缸11的活塞杆伸出时,所述第一电磁铁13处于断电状态,所述第二电磁铁14及所述第三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翻升装置带动所述模板平台水平滑动或向上顶升时,所述第一电磁铁13、所述第二电磁铁14、所述第三电磁铁均处于通电状态,所述横板6的下表面与所述水平气缸11及所述方板12的上表面均连接,此时连接面积大,使所述模板平台的滑动及顶升更加稳定;所述翻升装置顶升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模板平台5的上表面平齐后,所述第一电磁铁13处于断电状态,所述第二电磁铁14及所述第三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所述方板12的上表面与所述横板6的下表面连接,所述水平气缸11的上表面与所述横板6的下表面断开连接,所述水平气缸11的活塞杆伸出推动所述方板12水平移动,所述方板12带动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水平移动至所述第二模板平台5的正上方。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所述第二模板平台5、所述顶升平台2均为桁架结构,节省材料用量,受力更加优良。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及第二模板平台5沿平行于对应的混凝土段1侧面的方向的两端均设置卡合装置;

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及所述第二模板平台5的沿平行于对应的混凝土段1侧面的方向的两端的侧壁均向内凹陷形成方形的第二凹槽16,所述第二凹槽16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其对应的混凝土段1的侧面的方向;

所述卡合装置包括一对凹字型板17、双向气缸18;

一对所述凹字型板17沿所述第二凹槽16的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16的两端,所述凹字型板17的一个凸台可滑动的卡入所述第二凹槽16内;

所述双向气缸18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16内且其两端的活塞杆分别连接一对所述凹字型板17的卡入第二凹槽16的所述凸台;

其中,当所述双向气缸18收缩时,所述凹字型板17的另一个凸台的内表面贴合于所述伸缩装置3的下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翻升装置带动所述顶升平台2上升时,为了使所述顶升平台2在上升过程中更加稳固,所述卡合装置卡合所述伸缩装置3;当所述伸缩装置3无需连接所述卡合装置时,只需将所述双向气缸18的活塞杆伸出,使所述凹字型板17的另一个凸台脱离所述伸缩装置3的下表面即可。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所述第二模板平台5的分割面上均设置有通电时互相吸引的第四电磁铁1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板12水平推动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或所述第二模板平台5后,所述第二电磁铁14与所述第三电磁铁断电,所述方板12与所述横板6解除连接关系,所述第四电磁铁19通电,所述第一模板平台4或所述第二模板平台5的分割面产生连接。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