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音雨蓬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4626发布日期:2018-12-08 08:11阅读:9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音雨蓬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雨蓬板静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静音雨蓬板。

背景技术

现代家居,无论是平房或楼房,为了防止雨水飘洒进入房间,通常在门窗外侧的上方加装挡雨蓬。由于现有的雨蓬板多是采用铁皮或硬质塑料片制成,伸出墙外的雨蓬板在挡住雨水的同时在雨水的撞击下往往会发出刺耳的噪声;另外,楼房高层空调的滴水有时也会打在下层的挡雨蓬上,发出的声响更大,不但本户人家听得见,周围前后楼房的邻居也深受其扰,影响了住户的居住安宁和休息。挡雨蓬发出的噪音已经成为许多居民小区的重要噪音污染源,有的甚至引起邻居之间的纠纷。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音雨蓬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雨蓬板音雨水撞击发出较大响声,影响住户居住的安宁和休息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音雨蓬板,包括消音层和挡雨层;所述消音层设置在所述挡雨层的上方;所述消音层包括圈绒层、连介层、黏胶层和基布层;所述圈绒层、所述连介层、所述黏胶层和所述基布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圈绒层是将在所述连介层上下贯穿的成束纱线,且在所述连介层上方留下的一层圈绒,用于消解雨水冲击所产生的震动;所述黏胶层为胶质材料,所述黏胶层涂在连介层的背面,将所述圈绒固定在所述连介层上;所述黏胶层还将所述基布层与所述连介层黏合在一起;所述消音层与所述挡雨层之间通过胶水黏贴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消音层还包括若干与所述消音层垂直的连接钩,所述连接钩的两端均呈勾状,所述连接钩的一端钩住连介层,另一端钩住基布层。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挡雨层为硬质板状结构;所述连介层和所述基布层均为防水织物;所述黏胶层的胶质材料为防水胶;所述圈绒层的材料为化学合成的纤维丝束。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圈绒层的纤维丝束为尼龙丝、丙纶丝、腈纶丝和涤纶丝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挡雨层为塑料板、铁皮板或者玻璃钢板中的一种;所述黏胶层的防水胶为聚亚安酯或pvc胶。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圈绒层的纤维丝束由50-150根化学纤维组成。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圈绒层的纤维丝束为经捻过的纤维丝束。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圈绒层的厚度为1-2.5cm。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钩为金属材料。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钩的材质为不锈钢。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钩之间的相互距离为1-10cm。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静音雨蓬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本发明的静音雨蓬板安装在门窗的上方,雨水或高层空调的水滴打在雨蓬板上,雨蓬板消音层上紧密且透气的丝体结构,可以有效分解和缓冲水滴对挡雨层的冲击,杜绝水滴冲击雨蓬板产生的声波,具有良好的减噪效果,为居民提供安静舒适的小区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中静音雨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图1中消音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消音层

2挡雨层

11圈绒层

12黏胶层

13连介层

14基布层

15连接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参见图1和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2所示,图1显示为本发明中静音雨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图1中圈绒层与连介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音雨蓬板,包括消音层1和挡雨层2;所述消音层1设置在所述挡雨层2的上方;所述消音层1包括圈绒层11、连介层13、黏胶层12和基布层14;所述圈绒层11、所述连介层13、所述黏胶层12和所述基布层1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圈绒层11是将在所述连介层13上下贯穿的成束纱线,且在所述连介层13上方留下的一层圈绒,用于消解雨水冲击所产生的震动;所述黏胶层12为胶质材料,所述黏胶层12涂在连介层13的背面,将所述圈绒固定在所述连介层13上;所述黏胶层12还将所述基布层14与所述连介层13黏合在一起;所述消音层1与所述挡雨层2之间通过胶水黏贴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消音层1还包括若干与所述消音层11垂直的连接钩15,所述连接钩15的两端均呈勾状,所述连接钩15的一端钩住连介层13,另一端钩住基布层14。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挡雨层2为硬质板状结构;所述连介层13和所述基布层14均为防水织物;所述黏胶层12的胶质材料为防水胶;所述圈绒层11的材料为化学合成的纤维丝束。进一步地,所述圈绒层11的纤维丝束为尼龙丝、丙纶丝、腈纶丝和涤纶丝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挡雨层2为塑料板、铁皮板或者玻璃钢板中的一种;所述黏胶层12的防水胶为聚亚安酯或pvc胶。优选地,所述圈绒层11的纤维丝束由50-150根化学纤维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圈绒层11的纤维丝束为经捻过的纤维丝束。进一步地,所述圈绒层11的厚度为1-2.5cm。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钩15为金属材料。优选地,所述连接钩15的材质为不锈钢。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钩15之间的相互距离为1-10cm。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连接钩15之间的相互距离为5cm。

原理分析:本方案采用的化学纤维丝尼龙丝、丙纶丝、腈纶丝和涤纶丝都具有柔韧性,遇到冲击力都能够发生缓冲反应,起到减轻冲击力的作用,也就减少了噪音的发生,所以将其用在雨蓬板上是十分理想的。在本案中,将上述的纤维丝束捻后再在连介层上穿成圈绒,组成圈绒层,可以加强上述材料的静音效果。首先,捻作丝束可以提高丝束的整体性,做成圈绒厚,容易保持圈绒的形状,使得在受到雨点冲击时能够增加圈绒的韧性和弹性,提高对雨水冲击的缓冲能力;其次丝束做成圈绒形状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构,有利于提高对雨水的冲击的缓冲效果。降雨时,雨点打在消音层的表面,受到圈绒弧形顶部的缓冲,消解了一部分冲击力,同时,圈绒的多丝结构又将雨点的冲击力分散到各个丝体上,但在柔软的丝体结构上,分散开的冲击力难以产生有效的共振形成声音,也难以将振荡的声波有效地传导出去,产生了明显的静音效果;另外,雨点进入圈绒层后在纤维的缝隙中向下继续移动,密集的纤维束无疑又对水的流动形成强大的阻力,1-2.5cm厚的圈绒结构,可以大幅度消减雨水形成的冲击和震荡,再加上连介层、黏胶层和基布层以及挡雨层的阻隔作用,足以使到达挡雨板的冲击力消除殆尽,达到理想的静音效果。本案中黏胶层和消音层与挡雨层之间所用的粘结剂均为防水胶,目的是针对雨蓬板需要长期经受雨水浸湿的情况,防止开胶采取的措施。连接钩则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连介层与基布层之间的连接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静音雨蓬板,安装在门窗的上方,雨水或高层空调的水滴打在雨蓬板上,雨蓬板消音层上紧密且柔软的丝体结构,可以有效分解和缓冲水滴对挡雨层的冲击,杜绝水滴冲击雨蓬板产生的声波,具有良好的减噪效果,为居民提供安静舒适的小区环境。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