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与楼地面直接连接的轻质复合节能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3945发布日期:2018-09-21 19:3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复合节能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与楼地面直接连接的轻质复合节能板。



背景技术:

轻质复合墙体板,是一种轻便建筑材料。采用双驱动对辊挤压工艺,产品从上浆、主料、铺布、复合,复压一次性完成整板的生产过程,墙体板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平稳,规格任意调整,光面、麻面随意掌控。生产的产品表面平整,光滑、密实度高,真正实现了新型建筑隔墙板材的工业化流水线生产。轻质复合墙体板的应用范围:高层框架及框剪结构建筑、一般民用建筑及公室、楼房的内房间隔、厨房及卫生间隔断、大开间的任意间隔和地面及屋顶结构。但是轻质复合节能板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与楼地面连接,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与楼地面直接连接的轻质复合节能板,大多数都具有连接不方便以及固定不牢靠的问题,我们急需一种可与楼地面直接连接的轻质复合节能板来解决轻质复合节能板与楼地面连接不方便以及轻质复合节能板固定不牢靠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与楼地面直接连接的轻质复合节能板,解决了现有的轻质复合节能板与楼地面连接不方便以及轻质复合节能板固定不牢靠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与楼地面直接连接的轻质复合节能板,包括楼地面本体和轻质复合板,所述楼地面本体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插接槽,所述轻质复合板的底端插入插接槽内,所述轻质复合板的两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一侧设置有l形角钢,所述l形角钢设置有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l形角钢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螺纹套筒,所述l形角钢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固定板和轻质复合板之间通过支撑装置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包括第一活动杆、滑块、第二活动杆和弹簧,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块的一端,所述滑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活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外侧套接有弹簧。

可选的,所述l形角钢的上表面一端和上表面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l形角钢的侧面与轻质复合板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所述l形角钢的下表面与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插接槽两侧均开设有凸形槽,所述转杆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l形角钢和固定板并位于凸形槽内,所述转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卡块位于凸形槽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端与轻质复合板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底端与固定板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二固定块的顶端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滑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块相适配。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与楼地面直接连接的轻质复合节能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与楼地面直接连接的轻质复合节能板,通过固定板、l形角钢、第一螺栓、第二螺栓、螺纹套筒、转杆、卡块和凸形槽之间的配合设置,既方便了轻质复合节能板与楼地面连接,又使轻质复合节能板固定安装在楼地面内,解决了轻质复合节能板与楼地面连接不方便的情况。

(2)、该可与楼地面直接连接的轻质复合节能板,通过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固定杆、第一活动杆、滑块、第二活动杆和弹簧之间的配合设置,在对轻质复合节能板的固定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加固作用,解决了现有的轻质复合节能板固定不牢靠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楼地面本体1、轻质复合板2、固定板3、l形角钢4、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6、螺纹套筒7、转杆8、卡块9、支撑装置10、第一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2、固定杆13、第一活动杆14、滑块15、第二活动杆16、弹簧17、凸形槽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与楼地面直接连接的轻质复合节能板,包括楼地面本体1和轻质复合板2,楼地面本体1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插接槽,轻质复合板2的底端插入插接槽内,轻质复合板2的两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顶端一侧设置有l形角钢4,l形角钢4设置有第一螺栓5和第二螺栓6,l形角钢4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螺纹套筒7,l形角钢4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转杆8,转杆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块9,固定板3和轻质复合板2之间通过支撑装置10固定连接;

支撑装置10包括第一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2和固定杆13,固定杆13包括第一活动杆14、滑块15、第二活动杆16和弹簧17,第一活动杆14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块1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杆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块15的一端,滑块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活动杆16的一端,第二活动杆16的外侧套接有弹簧17,支撑装置10位于转杆8的上方,能够实现转杆8向下移动的过程,通过第一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2、固定杆13、第一活动杆14、滑块15、第二活动杆16和弹簧17之间的配合设置,在对轻质复合节能板2的固定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加固作用,解决了现有的轻质复合节能板2固定不牢靠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l形角钢4的上表面一端和上表面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栓5和第二螺栓6,l形角钢4的侧面与轻质复合板2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l形角钢4的下表面与固定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螺栓5能够将l形角钢4和固定板3与楼地面本体1固定,通过第二螺栓6能够将l形角钢4与轻质复合板2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插接槽两侧均开设有凸形槽18,转杆8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l形角钢4和固定板3并位于凸形槽18内,转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固定板3的顶端另一侧通过紧固螺栓与楼地面本体1固定,转杆8的上端设置有螺纹,转杆8通过螺纹与螺纹套筒7的螺纹接触时能够转动,卡块9位于凸形槽18内,通过固定板3、l形角钢4、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6、螺纹套筒7、转杆8、卡块9和凸形槽18之间的配合设置,既方便了轻质复合节能板与楼地面连接,又使轻质复合节能板固定安装在楼地面内,解决了轻质复合节能板与楼地面连接不方便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固定块11的一端与轻质复合板2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12的底端与固定板3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2起到一个固定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二活动杆16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二固定块12的顶端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弹簧17的一端与滑块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弹簧17的另一端与固定杆13的内壁固定连接,当轻质复合板2受到振动左右倾斜时,弹簧17具有一个缓冲作用,防止轻质复合板2发生左右晃动,固定杆13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滑槽与滑块15相适配,滑块15能够通过滑槽移动。

综上所述,该可与楼地面直接连接的轻质复合节能板,轻质复合板2与楼地面本体1连接时,将轻质复合板2的底端插入楼地面本体1开设的插接槽内,此时固定板3与楼地面本体1接触,通过第一螺栓5将固定板3和l形角钢4与楼地面本体1固定连接,然后通过把手向下推动转杆8,转杆8带动卡块9在凸形槽18内向下移动,卡块9在向下移动过程中为纵向分布,当卡块9进入凸形槽18的横向槽内时,转杆8的螺纹与螺纹套筒8的螺纹接触,顺时针转动转杆8,当卡块9由纵向分布变成横向分布时,卡块9的顶端与凸形槽18的内壁贴合连接,停止转动转杆8,此时轻质复合板2与楼地面本体1连接完成,支撑装置10的一端与固定板3活动连接,支撑装置10的另一端与轻质复合板2固定连接,支撑装置10对轻质复合板2起到一个加固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