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大跨度梁模板支撑超前加固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76204发布日期:2018-12-14 22:35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大跨度梁模板支撑超前加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的规模、体量在不断地扩大和复杂。在建筑施工中,为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需求,大开间、大跨度建筑应运而生。因此高支模使用逐渐普遍起来,高支模的高度从几米到十几米,有的甚至高达几十米。一方面,高支模施工作业,如果不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比较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到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健康。更为严重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支模系统发生坍塌,会造成在上面作业人员的群死群伤,酿成较大、甚至重大的施工安全事故,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高大跨度梁模板支撑超前加固施工方法,能够解决一般的超高大跨度梁模板支撑稳定性和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高大跨度梁模板支撑超前加固施工方法,其创新点在于:

s1:将超规高支模体系的大跨度梁一般搭设高度≥8m,梁跨度≥18m,进行预分段,在梁底模下口竖向增设高强度工字钢作为临时支撑点,使预分段的梁的受力跨度减少至8m以内;

s2:将竖向支撑的高强度工字钢两端焊接钢板以增大截面面积并对竖向支撑的高强度工字钢进行加腋处理;

s3:在工字钢下口向上200mm、以上每间隔750mm部位工字钢四个面均满焊长500mm钢管一根,在焊接500mm长短钢管位置的工字钢两侧加设1.5m长钢管与排架体系相连接,三根平行的钢管1根500mm长短钢管、2根工字钢两侧加设的1.5m长长钢管与高支模排架采用3m长的钢管及十字扣件固定,形成纵横双向加固体系以增加工字钢刚度及抗扭能力;

s4:在工字钢顶部垫板上面从两侧打入六个钢楔,将钢楔与垫板焊接牢固,使得梁底得到有效支撑,使得作用力能够有效传递;

s5:使用新型实心热轧丝杠u型加强顶托对梁底进行顶撑,保证梁底模板的稳定性;

s6:使用无锈蚀、无变形裂缝的钢管搭设梁支撑体系,在排架钢管底部满铺横向工字钢,使梁的支撑体系下部受力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s3中设置的固定点至少左右各有两个钢管固定点,以此确保整体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排架搭设的简易流程为:弹梁边线并复核→布置梁排架底部横向工字钢→排架立杆排布并布置扫地杆、横杆→吊装已加工完成的纵向支撑工字钢→布设纵横向剪刀撑→安放、调整u型托→调整托梁→摆主梁→安放梁底模并固定→梁底起拱→竖向工字钢顶部打入钢楔→工字钢与排架体系连接→排架与框架柱加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在超规危大高支模梁模板支撑的施工工序中,应用该方法的新颖之处在于将大跨度、大截面的梁进行预分段,可根据主次梁交叉点及跨度的大小选择不同的支撑点,以此满足模板支设的条件并将作用力能够进行有效的传递。

2)从整体来看,虽然增设了多道工字钢及加固措施,但确保了整个支撑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本方法在大跨度梁的支设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能够起到排架与支撑体系施工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能够大大提高木工在安装作业时的效率;该方法的推广应用能够使得大跨度预应力模板搭设能够一次成活、减少不必要的返工,较传统的排架支设工艺提高搭设效率15%~25%。能够缩短15%的安装工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

一种超高大跨度梁模板支撑超前加固施工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s1:将超规高支模体系的大跨度梁一般搭设高度≥8m,梁跨度≥18m,进行预分段,在梁底模下口竖向增设高强度工字钢作为临时支撑点,使预分段的梁的受力跨度减少至8m以内;

s2:将竖向支撑的高强度工字钢两端焊接钢板以增大截面面积并对竖向支撑的高强度工字钢进行加腋处理;

s3:在工字钢下口向上200mm、以上每间隔750mm部位工字钢四个面均满焊长500mm钢管一根,在焊接500mm长短钢管位置的工字钢两侧加设1.5m长钢管与排架体系相连接,三根平行的钢管分别1根500mm长短钢管、2根工字钢两侧加设的1.5m长长钢管与高支模排架采用3m长的钢管及十字扣件固定,形成纵横双向加固体系以增加工字钢刚度及抗扭能力;

s4:在工字钢顶部垫板上面从两侧打入六个钢楔,将钢楔与垫板焊接牢固,使得梁底得到有效支撑,使得作用力能够有效传递;

s5:使用新型实心热轧丝杠u型加强顶托对梁底进行顶撑,保证梁底模板的稳定性;

s6:使用无锈蚀、无变形裂缝的钢管搭设梁支撑体系,在排架钢管底部满铺横向工字钢,使梁的支撑体系下部受力均匀。

s3中设置的固定点至少左右各有两个钢管固定点,以此确保整体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排架搭设的简易流程为:弹梁边线并复核→布置梁排架底部横向工字钢→排架立杆排布并布置扫地杆、横杆→吊装已加工完成的纵向支撑工字钢→布设纵横向剪刀撑→安放、调整u型托→调整托梁→摆主梁→安放梁底模并固定→梁底起拱→竖向工字钢顶部打入钢楔→工字钢与排架体系连接→排架与框架柱加固连接。

钢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

工艺原理是在传统高支模施工工艺基础上改进和调整形成的,特别是针对保证大跨度、大截面的梁高支模体系的稳定与安全而形成的施工工艺,通过引入纵向工字钢对梁预分段及排架底部连续横向工字钢的支撑这两个概念,实现了整个支设排架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主要针对梁下支撑加设竖向工字钢、梁下排架底部加设连续横向工字钢并对其进行加固这二道施工工序进行优化并改进;其他例如排架的立杆间距、大横杆的步距、排架材料的选择、剪刀撑及扫地杆的布置、最顶部两道横杆之间加设一排横杆等施工工艺与传统的高支模施工工艺基本相同。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大跨度梁模板支撑超前加固施工方法,工艺原理是在传统高支模施工工艺基础上改进和调整形成的,特别是针对保证大跨度、大截面的梁高支模体系的稳定与安全而形成的施工工艺,通过引入纵向工字钢对梁预分段及排架底部连续横向工字钢的支撑这两个概念,实现了整个支设排架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主要针对梁下支撑加设竖向工字钢、梁下排架底部加设连续横向工字钢并对其进行加固这二道施工工序进行优化并改进;该方法的几个推广应用能够使得大跨度预应力模板搭设能够一次成活、减少不必要的返工,较传统的排架支设工艺提高搭设效率15%~25%。能够缩短15%的安装工期。

技术研发人员:江林;张国华;环志勇;江婷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19
技术公布日:2018.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