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先建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7897发布日期:2019-01-08 20:03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全先建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旧多层楼加装电梯。



背景技术:

许多早年建造的多层住宅楼和其他楼房(简称:旧楼)没有安装电梯,对用户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特别是老人、坐轮椅人上下楼更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条件,近年来要求加装电梯、改善生活,已成为一种趋势。由于旧楼的结构已经成型,楼道过窄难以安装电梯,已有一些在楼外加装电梯且电梯开门在楼梯半层平台的技术方案,这些方案使用户从电梯出来后还要再步行半层楼梯才能到达家门,没有真正解决用户(特别是老人和坐轮椅人)无须上下楼梯的便捷出行需求。

还有一些技术方案提出:在楼外加装电梯,将电梯门口平台改成电梯走道,并将该电梯走道延伸至旁边的客厅(或房子)前面,破开客厅的窗口(或外墙),建设该用户的一个新大门,用户走出新大门后,可通过电梯走道进出电梯;同时,原楼梯不变、原用户大门不变,仍可继续使用。这些方案将电梯走道建在客厅前面,会明显影响采光;而在客厅新开一个新大门,破坏了房子的原来结构,会严重影响该客厅的布局;若要重新设计、装修客厅及窗口,恐怕需要不少金钱。

再有一些技术方案提出:在加装电梯时需改造、修建楼梯,其施工期间,会严重影响甚至完全切断用户的上下楼通道,使用户被迫临时搬迁到其他地方住1-2个月或几个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楼外加装电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无须搬迁、无须新开一个新大门、无须步行上下楼梯,可直接通过走道到达家门的外挂加装电梯。

本发明提出一种全先建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加装电梯旧楼每楼层的楼梯间具有双跑对折式楼梯、有两侧楼梯,原用户大门前的用户大门平台位于楼梯的内侧、楼梯半层平台位于楼梯的外侧,加装的电梯设置在旧楼楼梯间半层平台外墙位置的外侧,其特征是:加装电梯先修建电梯,再在楼梯间的一侧修建并全部建成1楼以外的各楼层无阶梯走道,无阶梯走道修建在用户大门平台与电梯门口平台之间,连接用户大门平台与同一层电梯门口平台,电梯门口平台的高度与同楼层用户大门平台高度的高度差不超过700毫米,建成后,用户可通过本楼层无阶梯走道进出本楼层电梯上下楼;然后拆除1楼以外的各楼层旧楼梯或部分旧楼梯,再在楼梯间的另一侧修建新楼梯或部分新楼梯,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另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新楼梯建成后,用户可经过本层无阶梯走道走向本楼层电梯,上下楼,也可经过本层大门平台、无阶梯走道、电梯门口平台、新楼梯步行到上下楼。

本发明的特征是:在楼梯间用户大门平台下斜楼梯的一侧修建无阶梯走道,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

本发明的特征是:在楼梯间的另一侧修建从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往下斜向低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的本楼层新楼梯,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低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

本发明的特征是:在楼梯间的另一侧修建从低一楼层大门平台往上斜向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的本楼层新楼梯,连接本楼层电梯门口平台与低一楼层用户大门平台。

本发明的特征是:按从上而下的次序逐层修建无阶梯走道,对用户的影响更少一些。

本发明的特征是:在拆除旧楼梯时,在已修好的无阶梯走道扶手一侧设置防护设施,如防护布、防护网、防护板等等,保护用户上下楼梯的安全。

本发明的特征是:按从下而上的次序逐层拆除旧楼梯(地面至1楼的楼梯可例外),方便收集拆除物。

本发明的特征是:按从上而下的次序逐层拆除旧楼梯,拆除过程更容易做好安全工作。

本发明的特征是:按从下而上的次序逐层修建新楼梯。

本发明的特征是:先修建1楼的新楼梯,然后拆除1楼的旧楼梯,再修建1楼无阶梯走道。

本发明的特征是:先修建1楼无阶梯走道和1楼新楼梯,然后再拆除1楼的旧楼梯。

本发明的特征是:先拆除1楼的旧楼梯,然后再修建1楼无阶梯走道和1楼新楼梯。

本发明的特征是:拆除1楼以外的各楼层全部旧楼梯。

本发明的特征是:拆除1楼以外的各楼层的部分旧楼梯,保留部分旧楼梯。

本发明的特征是:其中的无阶梯走道设置为无阶梯斜坡走道、无阶梯斜坡,且斜坡全程的总高度小于700毫米。

本发明提出一种全先建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方法,加装电梯旧楼每楼层的楼梯间具有双跑对折式楼梯、有两侧楼梯,用户原大门前的用户大门平台位于楼梯的内侧、楼梯半层平台位于楼梯的外侧,加装的电梯设置在旧楼楼梯间半层平台外墙位置的外侧,其特征是:加装电梯先修建电梯,再在楼梯间的一侧修建并全部建成1楼以外的各楼层无阶梯走道,无阶梯走道修建在用户大门平台与电梯门口平台之间,连接用户大门平台与同一层电梯门口平台,电梯门口平台的高度与同楼层用户大门平台高度的高度差不超过700毫米,建成后,用户可通过本楼层无阶梯走道进出本楼层电梯上下楼;然后拆除1楼以外的各楼层旧楼梯或部分旧楼梯,再在楼梯间的另一侧修建新楼梯或部分新楼梯,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另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且加装电梯方法和施工步骤如下:

b1、设计加装电梯方案;建设电梯井道、电梯门、电梯门口平台,安装、调试电梯;

b2、在楼梯间的一侧修建并全部建成1楼以外的各楼层无阶梯走道,无阶梯走道修建在用户大门平台与电梯门口平台之间,连接用户大门平台与同一层电梯门口平台,电梯门口平台的高度与同楼层用户大门平台高度的高度差不超过700毫米,此时,除1楼以外的各楼层用户可走过大门平台、无阶梯走道、电梯门口平台,进入电梯上下楼;1楼用户可走原楼梯;

b3、楼梯间的一侧建成1楼以外的各楼层无阶梯走道后,拆除1楼以外的各楼层旧楼梯或部分旧楼梯,再在楼梯间的另一侧修建新楼梯或部分新楼梯,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另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此时,除1楼以外的各楼层用户可走过大门平台、无阶梯走道、电梯门口平台,进入电梯上下楼,也可走过大门平台、无阶梯走道、电梯门口平台,再通过新楼梯步行到下一楼层,如此反复;1楼用户可走原楼梯;

b4、修建1楼的新楼梯,拆除1楼往下到地面的原楼梯,修建1楼的无阶梯走道。

本发明的特征是:无阶梯走道、新楼梯,两者或两者之一使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

本发明的特征是:无阶梯走道、新楼梯,两者或两者之一使用预制件,可加快修建速度。

用户可按以下方式使用建成的加装电梯:用户从外面回来,在地面层开电梯门进入电梯,电梯上升到达所要去的楼层时,开电梯门走到电梯门口平台,再走过无阶梯走道,直达用户的大门平台,就可开大门回家。同样,用户要出去,按反过来的过程执行即可,根本不需要步行上下楼梯。

在紧急情况下,或在没电时,可步行上楼;先走完新楼梯,进入电梯门口平台,然后再走过无阶梯走道,直达用户的大门平台,就可开大门回家。反之亦然。

注释1:在本申请中,与楼梯倾斜方向的垂面相同的,可称为“纵向”,与楼梯宽度方向的垂面相同的,可称为“横向”。1楼指比地面层(或地面杂物房)高一层的楼层。一个单元楼通常是中间各层的楼梯结构一致,而1楼和最高层常常有所不同而成为特例,如果不特别说明时,各层指的是中间各层。从低一楼层地板面至本楼层地板面之间的楼梯称为“本楼层楼梯”或“本层楼梯”。楼梯间原有两侧楼梯,可分别称为“楼梯的一侧”与“楼梯的另一侧”。以用户原大门平台为起点,从用户原大门平台往上倾斜(通往高一层楼电梯门口平台)的楼梯可称为“上行楼梯”或“上斜楼梯”,从用户原大门平台往下倾斜(通往低一层楼电梯门口平台或地面)的楼梯可称为“下行楼梯”或“下斜楼梯”。各层用户大门前的平台,可称为“大门平台”或“楼层平台”。位于各层楼中间高度的楼梯休息平台可称为“楼梯半层平台”或“半层平台”。楼梯间外墙可称为“半层平台外墙”。在各楼层的半层平台中,用于支撑原楼梯的横梁可称为“半层平台楼梯横梁”或“楼梯横梁”,用于支撑楼梯间外墙的横梁可称为“半层平台外墙横梁”或“楼梯外墙横梁”。无阶梯斜坡是指:斜坡全程中没有突然突起的50毫米以上的台阶的斜坡。

注释2:本发明加装电梯至少包括以下工程:加装电梯的设计,电梯购买与安装,建设电梯井道、电梯门、电梯门口平台、无阶梯走道,新建楼梯,部分旧楼梯的拆除工程等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用户乘坐电梯无须再步行上下一级楼梯,彻底解决了老人和坐轮椅人上下楼难的问题;2、无须在客厅(或房子)前面修建任何建筑物,解决了电梯走道建在客厅前面而明显影响采光的难题;3、可以直接沿用原大门,无须花钱在客厅新开一个大门,不会影响客厅的原布局,无须花钱重新装修客厅及窗口;4、不用修建延伸至旁边客厅前面的电梯走道,能减少加装电梯支出;5、不占用车库通道,保证小汽车能正常出入楼下(地面)车库;6、在加装电梯施工期间,能保障用户上下楼的通畅,因此,用户可以不用临时搬迁。

【附图说明】

图1为加装电梯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梯1,电梯门口平台2,无阶梯走道3,大门平台4,住户原大门5,楼梯6,半层平台外墙7,半层平台8,新楼梯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全先建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加装电梯6层旧楼每楼层的楼梯间具有双跑对折式楼梯、有两侧楼梯,用户原大门5前的用户大门平台4位于楼梯的内侧、楼梯半层平台8位于楼梯6的外侧,加装的电梯1设置在旧楼半层平台外墙7位置的外侧,其特征是:加装电梯先修建电梯1,再在楼梯间的一侧修建并全部建成1楼以外的各楼层无阶梯走道3,无阶梯走道3修建在用户大门平台4与电梯门口平台2之间,连接用户大门平台4与同一层电梯门口平台2,电梯门口平台2的高度与同楼层用户大门平台4高度的高度差不超过700毫米,建成后,用户可通过本楼层无阶梯走道3进出本楼层电梯1上下楼;然后拆除1楼以外的各楼层旧楼梯或部分旧楼梯,再在楼梯间的另一侧修建新楼梯9或部分新楼梯9,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4与另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2;新楼梯9建成后,用户可经过本层无阶梯走道3走向本楼层电梯1,上下楼,也可经过本层大门平台4、无阶梯走道3、电梯门口平台2、新楼梯9步行上下楼,如此反复,直到地面。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出一种全先建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方法,加装电梯旧楼每楼层的楼梯间具有双跑对折式楼梯、有两侧楼梯,用户原大门前的用户大门平台位于楼梯的内侧、楼梯半层平台位于楼梯的外侧,加装的电梯设置在旧楼楼梯间半层平台外墙位置的外侧,其特征是:加装电梯先修建电梯,再在楼梯间的一侧修建并全部建成1楼以外的各楼层无阶梯走道,无阶梯走道修建在用户大门平台与电梯门口平台之间,连接用户大门平台与同一层电梯门口平台,电梯门口平台的高度与同楼层用户大门平台高度的高度差不超过700毫米,建成后,用户可通过本楼层无阶梯走道进出本楼层电梯上下楼;然后拆除1楼以外的各楼层旧楼梯或部分旧楼梯,再在楼梯间的另一侧修建新楼梯或部分新楼梯,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另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且加装电梯方法和施工步骤如下:

b1、设计加装电梯方案;建设电梯井道、电梯门、电梯门口平台,安装、调试电梯;

b2、在楼梯间的一侧修建并全部建成1楼以外的各楼层无阶梯走道,无阶梯走道修建在用户大门平台与电梯门口平台之间,连接用户大门平台与同一层电梯门口平台,电梯门口平台的高度与同楼层用户大门平台高度的高度差不超过700毫米,此时,除1楼以外的各楼层用户可走过大门平台、无阶梯走道、电梯门口平台,进入电梯上下楼;1楼用户可走原楼梯;

b3、楼梯间的一侧建成1楼以外的各楼层无阶梯走道后,拆除1楼以外的各楼层旧楼梯或部分旧楼梯,再在楼梯间的另一侧修建新楼梯或部分新楼梯,连接本楼层用户大门平台与另一楼层电梯门口平台;此时,除1楼以外的各楼层用户可走过大门平台、无阶梯走道、电梯门口平台,进入电梯上下楼,也可走过大门平台、无阶梯走道、电梯门口平台,再通过新楼梯步行到下一楼层,如此反复;1楼用户可走原楼梯;

b4、修建1楼的新楼梯,拆除1楼往下到地面的原楼梯,修建1楼的无阶梯走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