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柱节点非等强度混凝土施工隔离气囊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73892发布日期:2019-04-12 23:05阅读:10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梁柱节点非等强度混凝土施工隔离气囊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梁柱节点非等强度混凝土施工隔离气囊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当梁柱采用不同强度混凝土非连续施工时,梁、柱需要分开浇筑。现阶段普遍采用模板配合钢丝网的施工方法无法保证节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梁柱节点处混凝土容易出现离析现象,从而造成高标号混凝土的浪费以及节点处混凝土的质量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梁柱节点非等强度混凝土施工隔离气囊,使用该隔离气囊可保证梁柱在采用非等强度混凝土施工时的节点施工质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梁柱节点非等强度混凝土施工隔离气囊的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梁柱节点非等强度混凝土施工隔离气囊,其特征在于:在气囊体顶部连接进排气孔。

上述气囊体由耐磨橡胶制成“u”形结构,其半径在15~20mm之间。

上述进排气孔由不锈钢制成,半径为5mm。

上述梁柱节点非等强度混凝土施工隔离气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使用前将隔离气囊内的气体排空;

②在钢筋绑扎和模板搭设时,同步放置隔离气囊和绑扎钢丝网;

③同时绑扎构造配筋,将钢丝网置于底层构造配筋上,在底层构造配筋的底部放置用于固定气囊的垫块;

④模板安装和钢筋绑扎完成后,柱混凝土浇筑前对隔离气囊完成充气工作;

⑤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并且在混凝土初凝之前,排空气囊内的气体并将气囊抽出,完成节点处混凝土振捣工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和钢丝网配合施工,能够有效地保证在梁的两侧及底部钢丝网无法绑扎区域节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本发明使隔离气囊充气后能与模板紧密贴合,确保混凝土中的水泥浆不泌出;

3、本发明在节点混凝土浇筑后,排除隔离气囊内的气体后将气囊抽出,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隔离气囊的主视图;

图2是隔离气囊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示意图。

图中:1-气囊体;2-进排气孔;3-构造配筋;4-垫块;5-模板;6-梁配置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梁柱节点非等强度混凝土施工隔离气囊,在气囊体顶部连接进排气孔。上述气囊体由耐磨橡胶制成“u”形结构,其半径在15~20mm之间。上述进排气孔由不锈钢制成,半径为5mm。

上述梁柱节点非等强度混凝土施工隔离气囊的使用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使用前将隔离气囊内的气体排空;

②在钢筋绑扎和模板搭设时同步放置隔离气囊(可根据施工需要放置两层或多层)、绑扎钢丝网;

③同时绑扎构造配筋,将钢丝网置于底层构造配筋上,在底层构造配筋的底部放置用于固定气囊的垫块;

④模板安装和钢筋绑扎完成后,柱混凝土浇筑前对隔离气囊完成充气工作;

⑤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并且在混凝土初凝之前,排空气囊内的气体并将气囊抽出,完成节点处混凝土振捣工作。

本发明隔离气囊在钢筋、模板安装过程中可同步安装,可以确保在梁柱采用不同强度混凝土分阶段施工时水泥浆的稳定性,可确保梁柱节点在进行非等强度混凝土施工时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梁柱节点非等强度混凝土施工隔离气囊,在气囊体顶部连接进排气孔。所述的梁柱节点非等强度混凝土施工隔离气囊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使用前将隔离气囊内的气体排空;②在钢筋绑扎和模板搭设时,同步放置隔离气囊和绑扎钢丝网;③同时绑扎构造配筋,将钢丝网置于底层构造配筋上,在底层构造配筋的底部放置用于固定气囊的垫块;④模板安装和钢筋绑扎完成后,柱混凝土浇筑前对隔离气囊完成充气工作;⑤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并且在混凝土初凝之前,排空气囊内的气体并将气囊抽出,完成节点处混凝土振捣工作。本发明可确保梁柱节点在进行非等强度混凝土施工时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

技术研发人员:齐华阳;邹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19
技术公布日:2019.04.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