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1365发布日期:2019-02-01 19:09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新型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我国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施工技术,形成了一系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较为典型的建筑体系有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建筑体系、装配式多层框架建筑体系、装配式大板建筑体系等。到20世纪80年代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应用达到全盛时期,全国许多地方都形成了设计、制作和施工安装一体化的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模式.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采用预制空心楼板的砌体建筑成为两种最主要的建筑体系,应用普及率达70%以上。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已逐渐被全现浇混凝土建筑体系取代,目前除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建筑体系应用较广泛外。其他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工程应用极少。预制结构抗震的整体性和设计施工管理的专业化研究不够,造成其技术经济性较差。是导致预制结构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根本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主要为了开发一种整体性好、构造简单、连接方便、安全可靠的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能够有效的解决施工困难、安装复杂、施工繁琐、施工周期长、连接不牢固、稳定性不高等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l形钢板、矩形肋、t形肋、矩形凹槽a、柱内外伸主筋、预留钢筋孔、高强度螺纹钢筋、螺帽、矩形凹槽b;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中设置t形肋、矩形凹槽a、预留钢筋孔、高强度螺纹钢筋、螺帽;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中设置矩形肋、矩形凹槽b、预留钢筋孔、高强度螺纹钢筋、螺帽;所述的t形肋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梁的中间部位,t形肋的横向翼缘宽度同钢筋混凝土梁的宽度相同;所述的矩形凹槽a设置于t形肋的下方两侧,矩形凹槽b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柱端部两个矩形肋之间,t形肋嵌入矩形凹槽b,矩形肋嵌入矩形凹槽a,矩形肋的尺寸和矩形凹槽a尺寸一致;钢筋混凝土梁为长方体结构,且钢筋混凝土梁的横向梁宽小于钢筋混凝土柱的柱宽;在连接钢筋混凝土柱之前,将左右钢筋混凝土梁的t形肋对节,在t形肋的翼缘上采用高强度螺纹钢筋将两个t形肋连接并用螺帽固定,将两个钢筋混凝土梁连为整体;钢筋混凝土柱在钢筋混凝土梁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上、下两个钢筋混凝土柱的柱内外伸主筋焊接于钢筋混凝土梁外侧中间位置,在柱内外伸主筋与钢筋混凝土梁的焊接处现浇混凝土,现浇混凝凝土体积部分的高度为钢筋混凝土梁的梁高,截面面积为钢筋混凝土柱上下搭接与钢筋混凝土梁上的超出部分面积,焊接后现浇混凝土体积为200mm*200mm*600mm;完成连接后在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外侧布置l形钢板,且钢筋混凝土梁上的预留钢筋孔、钢筋混凝土柱上的预留钢筋孔和l形钢板上的预留钢筋孔相对应,在其预留钢筋孔内插入高强度螺纹钢筋后,再两侧用螺帽进行固定,使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l形钢板连为整体,使整个节点和梁柱体连为整体,增加了整体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为350mm*600mm,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预留钢筋孔在l钢板的正中央两侧等距布置,预留钢筋孔的直径为30mm,l钢板的板厚为2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柱内外伸主筋的外伸长度为30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高强度螺纹钢筋的长度为2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的构造简单、连接方便、整体性好、安全可靠,能够有效的解决施工困难、安装复杂、施工繁琐、施工周期长、连接不牢固、稳定性不高等问题,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的立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的侧视图。

图4为梁、柱、钢板的形状以及连接方法的立面示意图。

图5为梁、柱连接方法的侧视图。

图6为预留钢筋孔的侧视图。

图7为钢板主视图。

图中:1为钢筋混凝土梁;2为钢筋混凝土柱;3为l形钢板;4为矩形肋;5为t形肋;6为矩形凹槽;7为柱内外伸主筋;8为预留钢筋孔;9为高强度螺纹钢筋;10为螺帽;11为矩形凹槽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如图1—7所示,本发明一种新型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钢筋混凝土梁1、钢筋混凝土柱2、l形钢板3、矩形肋4、t形肋5、矩形凹槽a6、柱内外伸主筋7、预留钢筋孔8、高强度螺纹钢筋9、螺帽10、矩形凹槽b1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1中设置t形肋5、矩形凹槽a6、预留钢筋孔8、高强度螺纹钢筋9、螺帽10;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2中设置矩形肋4、矩形凹槽b11、预留钢筋孔8、高强度螺纹钢筋9、螺帽10;所述的t形肋5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梁1的中间部位,t形肋5的横向翼缘宽度同钢筋混凝土梁1的宽度相同;所述的矩形凹槽a6设置于t形肋5的下方两侧,矩形凹槽b11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柱2端部两个矩形肋4之间,t形肋5嵌入矩形凹槽b11,矩形肋4嵌入矩形凹槽a6,矩形肋4的尺寸和矩形凹槽a6尺寸一致;钢筋混凝土梁1为长方体结构,且钢筋混凝土梁1的横向梁宽小于钢筋混凝土柱2的柱宽;在连接钢筋混凝土柱2之前,将左右钢筋混凝土梁1的t形肋5对节,再t形肋5的翼缘上采用高强度螺纹钢筋9将两个t形肋5连接并用螺帽10固定,将两个钢筋混凝土梁1连为整体;钢筋混凝土柱2在钢筋混凝土梁1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上、下两个钢筋混凝土柱2的柱内外伸主筋7焊接于钢筋混凝土梁1外侧中间位置,在柱内外伸主筋7与钢筋混凝土梁1的焊接处现浇混凝土,现浇混凝凝土体积部分的高度为钢筋混凝土梁1的梁高,截面面积为钢筋混凝土柱2上下搭接与钢筋混凝土梁1上的超出部分面积,焊接后现浇混凝土体积为200mm*200mm*600mm;完成连接后在钢筋混凝土梁1、钢筋混凝土柱2外侧布置l形钢板3,且钢筋混凝土梁1上的预留钢筋孔8、钢筋混凝土柱2上的预留钢筋孔8和l形钢板3上的预留钢筋孔8相对应,在其预留钢筋孔8内插入高强度螺纹钢筋9后再两侧用螺帽10进行固定,使钢筋混凝土梁1、钢筋混凝土柱2、l形钢板3连为整体,使整个节点和梁柱体连为整体,增加了整体稳定性。

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1的截面尺寸为350mm*600mm,钢筋混凝土柱2的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所述的预留钢筋孔8在l钢板3的正中央两侧等距布置,预留钢筋孔8的直径为30mm,l钢板3的板厚为20mm;所述的柱内外伸主筋7的外伸长度为300mm;所述的高强度螺纹钢筋9的长度为200mm。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L形钢板、矩形肋、T形肋、矩形凹槽A、柱内外伸主筋、预留钢筋孔、高强度螺纹钢筋、螺帽、矩形凹槽B;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中设置T形肋、矩形凹槽A、预留钢筋孔、高强度螺纹钢筋、螺帽;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中设置矩形肋、矩形凹槽B、预留钢筋孔、高强度螺纹钢筋、螺帽;所述的T形肋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梁的中间部位,T形肋的横向翼缘宽度同钢筋混凝土梁的宽度相同;本发明优点在于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运输方便、材料轻质、降低造价、结构牢固、降低能源损耗,适应装配式、一体化的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吴献;胡博夫;胡志涛;李冬梅;张延年;回国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建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1.24
技术公布日:2019.0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