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剥离式铝模板内膜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90453发布日期:2019-03-22 22:01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自剥离式铝模板内膜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模板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铝模板由于在设计时采用的材料以及表面处理工艺的不同,需要在模板上涂刷脱模剂防止粘膜。目前的脱模剂种类主要采用水性或油性的液态脱模剂,液态脱模剂虽然涂刷速度快,但成膜时间长,一般在涂刷完成后需要5-8小时能成膜,同时脱模剂的实际效果难以保证。在采用铝模板施工过程中,下层墙体模板拆模基本与上层墙体钢筋绑扎施工是同步进行的,且在相同的平面施工区域完成,形成不可避免的交叉施工,拆下后直接传递到上层施工使用,模板周转速度快,周转均在楼层内完成,施工空间较小,若要达到脱模剂涂刷后有较好的成膜效果,需要较大的作业空间,但由于交叉作业的限制,造成涂膜剂的涂刷质量难以保证。致使混凝土施工后,铝模板无法顺利拆膜,产生粘模,脱膜后混凝土表现受到破坏。

在脱在涂刷过程中需要注意涂刷的厚度和均匀性,需要保持被涂刷的板面的水平状态,防止涂膜剂流坠,实际使用中脱模剂的成膜效果难以保证,这又是脱模剂应用中的技术缺陷。

模板拆除后需要另行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养护。目前混凝土的养护主要采用自挥发涂刷养护液、浇水湿润、后覆盖保温保湿材料措施等。这些常规的措施均属于对混凝土构件的“二次作业”,也即相当于增加了工序。并且现行的养护方式也存在缺陷:1)养护液的自然挥发情况难以判断,其挥发程度好坏,挥发后在混凝土表面的残留情况,无法通过直观的判断进行界定,直接影响混凝土表面上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质量。2)浇水湿润养护受自然天气、温度的限制,同时也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符合现代节能环保高效施工质量的要求。3)后覆盖保温保湿措施需要增加措施材料的投入,往往这些材料是一次性的使用,用一次就会废掉,无形中也造成了一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是现有施工中在铝模板表面涂刷水性液态脱模剂来保护铝模板顺利拆模的方法存在脱模剂固化速度慢,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二是模板拆除后需要另行对混凝土构件采取护措施,增加成本、造成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剥离式铝模板内膜,该铝模板内膜为附在铝模板内侧表面的膜片,该膜片厚度0.5-1毫米;膜片上与铝模板对拉螺栓孔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压槽;压槽外侧设有托架,托架包括用于压在膜片本体的平面上的上沿圈和紧套在压槽外的内凹模;压槽内侧设有压扣,压扣与托架的内凹模紧配合;托架的内凹模尾部的设有插接尾;插接尾装入一个固定套管的一端;所述固定套管两端结构对称。

优选的:

铝模板内附的膜片为一整张尺寸与铝模板版面相同,四周对齐的形状。

铝模板内附的膜片也可以是四周向外翻折,翻折部分包覆铝模板四周端面的结构。

压扣直径小于铝模板上的对拉螺栓孔孔径。使压扣能从对拉螺栓孔位置进行安装。

内凹模为锥形。

本发明压扣设有供对拉螺栓穿过的中心孔,中心孔孔径远大于对拉螺栓直径。此结构压扣实现当对拉螺栓拆除时保持压在内凹模中,从而实现拆模后将膜片的留在混凝土结构表面。

采用上述自剥离式铝模板内膜进行施工的方法,

(1)首先根据墙体的厚度尺寸及压槽的尺寸修正固定套管的长度,遵循:托架固定套管长度+2×压槽高度=墙体厚度;

(2)再将两个托架分别安装到固定套管两端,用对拉螺栓穿过固定套管,按设计位置将对拉螺栓固定在墙体钢筋架上;

(3)将膜片贴附在铝模板内侧表面;

(4)将附有膜片的铝模板安装到墙体上,铝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对应对拉螺栓位置,膜片的压槽落入托架的内凹模中,将压扣穿到对拉螺栓上,从铝模板的对拉螺栓孔位置装入压槽内,压入内凹模底部,至与托架压紧为止;

(5)用对拉螺栓两端装锁紧螺母固定两侧铝模板,然后按照常规的施工方法,在两铝模板间浇筑混凝土;

(6)达到拆模条件时,去除锁紧螺母、拆下支撑体系及铝模板,膜片保留在混凝土表面,形成养护膜系;

(7)待达到养护期后,拆下压扣、剥离膜片,进行重复使用。

本发明与以往传统的涂刷脱模剂的方法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铝模板内附拆模后能与铝模板自行分离的膜片结构,一方面实现了铝模板与混凝土砂浆的隔离,另一方面膜片可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养护。避免了原采用脱模剂施工时由于脱模剂固化不完全产生粘膜的问题。本发明的膜片留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形成混凝土养护膜。

可以见本发明是模板脱模、养护一步到位,此方案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提高混凝土成型质量和养护质量,降低劳动力需求,减少施工工序,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全部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各部件立体图;

图3本发明安装结构图;

图4为图3中a点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压扣1、膜片2、压槽21、托架3、上沿圈31、内凹模32、插接尾33、固定套管4、对拉螺栓5、锁紧螺母6、铝模板7、对拉螺栓孔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自剥离式铝模板内膜,该铝模板内膜为附在铝模板内侧表面的膜片2,该膜片2厚度0.5-1毫米;膜片2上与铝模板7对拉螺栓孔8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压槽21;压槽21外侧设有托架3,托架3包括用于压在膜片本体的平面上的上沿圈31和紧套在压槽外的内凹模32;压槽21内侧设有压扣1,压扣1与托架的内凹模32紧配合;托架的内凹模32尾部的设有插接尾33;插接尾33装入一个固定套管4的一端;所述固定套管4两端结构对称。

本发明所述膜片2为pvc材料,所述压槽21为热压法制成。托架3设在压槽21外部,压扣1设置在压槽21内部,压扣1外形、托架内凹模32的大小与压槽21适配,压扣1和托架3双向挤压固定模片2,实现膜片2位置固定。

本结构中,固定套管4、托架3、压扣1均未与对拉螺栓5构成连接。对拉螺栓5用于锁定铝模板7,因此当对拉螺栓5拆除后,仅铝模板7拆除,而膜片2留在混凝土结构外表面。膜片不仅是因为压扣1与托架3的固定,还由于混凝土的浇筑使混凝土结构与模片2之间为真空。

采用上述自剥离式铝模板内膜进行施工的方法:

(1)首先根据墙体的厚度尺寸及压槽的尺寸修正固定套管的长度,遵循:托架固定套管长度+2×压槽高度=墙体厚度。固定套管长度的确定在施工中还起到更好控制墙体截面尺寸的作用。

(2)再将两个托架3分别安装到固定套管4两端,用对拉螺栓5穿过固定套管4,按设计位置将对拉螺栓5固定在墙体钢筋架上。

(3)将膜片2贴附在铝模板7内侧表面,膜片2根据模板的尺寸进行加工的制作,膜片可以是长、宽尺寸与铝模板相同的结构,也可以是边缘向外弯折包覆铝模板四周端面的结构。膜片2在与铝模板7组为一体前即制为确定的形状。在铝模板附膜时,可以铝模板板面和膜片上喷水,使膜片能与模板紧密贴合。

(4)将附有膜片的铝模板7安装到墙体上,铝模板7的对拉螺栓孔8对应对拉螺栓5位置,膜片2的压槽21落入托架3的内凹模32中。

(5)将压扣1穿到对拉螺栓5上,压扣1从铝模板的对拉螺栓孔8位置装入压槽21内,并且压入内凹模32底部,至与托架3压紧为止。压扣1和内凹模32的配合下实现将膜片2锁住。

(6)用对拉螺栓5两端装锁紧螺母6固定两侧铝模板7,然后按照常规的施工方法,在两铝模板7间浇筑混凝土;

(6)达到拆模条件时,去除锁紧螺母6、拆下支撑体系及铝模板7,由于压扣1中心孔远大于对拉螺栓5,因此对拉螺栓5拆除后不影响压扣1的位置,膜片因压扣1与托架3的压紧以及膜片与混凝土结构之间为真空,则将保留在混凝土表面,形成养护膜系。

(7)待达到养护期后,拆下压扣、剥离膜片,进行重复使用。

对上述方案的改进:

一、内凹槽设计为锥形,压扣越向底部压越紧。这样的结构内凹模和压扣在制作时不必严格要求大小适配的尺寸,降低托架和压扣的尺寸精度要求。

二、压扣上设有撬孔,当需要拆下压扣时使操作更方便。

三、本发明的膜片可以是一整张与铝模板大小相同的膜片,达到整体性强。也可以是由多块材料拼接而成的膜片,拼接的叠合范围优选设置在压扣位置上。再进一步的,多块拼接的膜片,搭接宽度20-40cm,主要可以方便拆膜。

本发明采用薄膜结构实现铝模板与混凝土砂浆的隔离,拆模后薄膜与铝模板自行分离,避免了原采用脱模剂施工时由于脱模剂固化不全产生粘膜的问题。本发明的膜片留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形成混凝土养护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