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装修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43511发布日期:2019-05-11 00:5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室内装修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装修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针对超大面积的建筑物,室内的墙面多采用涂料喷涂或块材铺设,而对于顶面多采用涂料喷涂或者进行吊顶处理。

在具体的装修过程中,由于施工时间以及施工方法的原因,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存在一些缺点,如易造成涂料空鼓、整体平整度差,块材空鼓、脱落、分格缝不匀以及墙面不平整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装修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室内装修施工方法会出现装修表面不平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装修施工方法,包括:清理室内的基层表面,将基层表面划分为第一预设基层、第二预设基层以及第三预设基层,其中,基层表面清理至少包括清理浮土、清理砂浆以及清理残留液体;将涂料喷涂至第一预设基层上;将块材铺设在第二预设基层上,其中,块材包括地砖、缸砖、陶瓷棉砖、玻化砖中的至少一种;将室内的管线以及通风道安装完毕,确定好灯位、通风口以及露明孔口位置后,将轻钢龙骨吊装至第三预设基层上。

进一步地,将涂料喷涂至第一预设基层上的方法包括:在清理后的第一预设基层上利用洒水器浇水,以润湿第一预设基层;将腻子填补在第一预设基层上的麻面、蜂窝、洞眼以及残缺口处,并利用砂纸磨平;将腻子涂抹在第一预设基层上,以覆盖第一预设基层,并在腻子风干后利用砂纸磨平;将涂料喷涂至磨平后的腻子上。

进一步地,在第一预设基层上至少涂抹三次腻子,并在每次涂抹后均需通过砂纸磨平。

进一步地,在磨平后的腻子上至少喷涂三次涂料,除最后一次喷涂外,每次喷涂后均需通过砂纸磨平。

进一步地,将块材铺设在第二预设基层上的方法包括:在清理后的第二预设基层上利用洒水器浇水,以润湿第二预设基层;将素水泥浆设置在湿润后的第二预设基层上,用木制矩形板刮平并通过扫帚扫匀;从第二预设基层的一侧开始利用干硬性砂浆按预设间距在第二预设基层内冲筋,其中,预设间距在0.9m到1.1m之间;按冲筋的高度在第二预设基层内抹灰,并通过木抹子抹平,以使第二预设基层上的抹灰高度相一致;将块材铺设在经过抹灰后的第二预设基层上。

进一步地,在润湿第二预设基层之前,将块材铺设在第二预设基层上的方法还包括:将清理后的第二预设基层利用钢丝刷满刷一遍,以对第二预设基层上的光滑基层进行毛化处理。

进一步地,在第二预设基层内抹灰的方法包括:在相邻两个冲筋之间设置砂浆,利用木抹子搓平砂浆,以使冲筋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砂浆;在抹灰后的第一预设基层上利用洒水器浇水,其中,利用木抹子搓平砂浆24小时后,利用洒水器浇水。

进一步地,在第二预设基层内冲筋之前,将块材铺设在第二预设基层上的方法还包括:在设置有素水泥浆的第二预设基层上铺灰,其中,利用扫帚扫匀素水泥浆的速度与铺灰的速度相一致。

进一步地,将轻钢龙骨吊装至第三预设基层上的方法包括:在第三预设基层上划出龙骨分档位置线;将表面刷防锈漆的吊杆按照分档位置线依次安装在第三预设基层上;将组装有吊挂件的主龙骨安装到吊杆上;将次龙骨安装在吊挂件上。

进一步地,将轻钢龙骨吊装至第三预设基层上之前,室内装修施工方法还包括:按照第三预设基层的结构样式制作样板间,在样板间内完成管线、通风道、灯以及轻钢龙骨的安装,并确定好固定方式和安装位置;按照确定后的固定方式和安装位置,将轻钢龙骨吊装至第三预设基层上。

本发明的室内装修施工方法通过清理室内的基层表面后再进行后续的基层表面装修,可以避免装修后的基层表面出现不平整的问题。在具体装修过程中,清理基层表面的浮土、砂浆以及残留液体,将基层表面划分为第一预设基层、第二预设基层以及第三预设基层,将涂料喷涂至第一预设基层上形成了涂料基层,将块材铺设在第二预设基层上,将轻钢龙骨吊装至第三预设基层上。本发明的室内装修施工方法通过清理室内的基层表面后再进行后续的基层表面装修,可以避免装修后的基层表面出现不平整的问题,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室内装修施工方法会出现装修表面不平整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装修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装修施工方法,请参考图1,室内装修施工方法包括:清理室内的基层表面,将基层表面划分为第一预设基层、第二预设基层以及第三预设基层,其中,基层表面清理至少包括清理浮土、清理砂浆以及清理残留液体;将涂料喷涂至第一预设基层上;将块材铺设在第二预设基层上,其中,块材包括地砖、缸砖、陶瓷棉砖、玻化砖中的至少一种;将室内的管线以及通风道安装完毕,确定好灯位、通风口以及露明孔口位置后,将轻钢龙骨吊装至第三预设基层上。

本发明的室内装修施工方法通过清理室内的基层表面后再进行后续的基层表面装修,可以避免装修后的基层表面出现不平整的问题。在具体装修过程中,清理基层表面的浮土、砂浆以及残留液体,将基层表面划分为第一预设基层、第二预设基层以及第三预设基层,将涂料喷涂至第一预设基层上形成了涂料基层,将块材铺设在第二预设基层上,将轻钢龙骨吊装至第三预设基层上。本发明的室内装修施工方法通过清理室内的基层表面后再进行后续的基层表面装修,可以避免装修后的基层表面出现不平整的问题,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室内装修施工方法会出现装修表面不平整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块材包括地砖、缸砖、陶瓷棉砖、玻化砖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将块材铺设在第二预设基层上,使得第二预设基层形成了砖墙面。

在本实施例中,将室内的管线以及通风道安装完毕,确定好灯位、通风口以及露明孔口位置后,将轻钢龙骨吊装至第三预设基层上,即第三预设基层为室内的顶部。

优选地,将涂料喷涂至第一预设基层上的方法包括:在清理后的第一预设基层上利用洒水器浇水,以润湿第一预设基层;将腻子填补在第一预设基层上的麻面、蜂窝、洞眼以及残缺口处,并利用砂纸磨平;将腻子涂抹在第一预设基层上,以覆盖第一预设基层,并在腻子风干后利用砂纸磨平;将涂料喷涂至磨平后的腻子上。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将涂料喷涂至第一预设基层上的具体步骤为:在清理后的第一预设基层上利用洒水器浇水,以润湿第一预设基层,然后将腻子填补在第一预设基层上的麻面、蜂窝、洞眼以及残缺口处,并利用砂纸磨平,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平整的基层表面,在平整的基层表面上涂抹一定厚度的腻子,保证腻子覆盖第一预设基层,当腻子风干后利用砂纸磨平,最后将涂料喷涂至磨平后的腻子上,从而完成涂料墙面。

优选地,在第一预设基层上至少涂抹三次腻子,并在每次涂抹后均需通过砂纸磨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基层上至少涂抹三次腻子,每次涂抹后均需通过砂纸磨平,且用于抹平的砂纸的粒度逐渐减小。

优选地,在磨平后的腻子上至少喷涂三次涂料,除最后一次喷涂外,每次喷涂后均需通过砂纸磨平。

在本实施例中,在磨平后的腻子上至少喷涂三次涂料,除了最后一次喷涂涂料不用砂纸磨平外,其他喷涂后都需要砂纸磨平,且用于抹平的砂纸的粒度逐渐减小。

优选地,将块材铺设在第二预设基层上的方法包括:在清理后的第二预设基层上利用洒水器浇水,以润湿第二预设基层;将素水泥浆设置在湿润后的第二预设基层上,用木制矩形板刮平并通过扫帚扫匀;从第二预设基层的一侧开始利用干硬性砂浆按预设间距在第二预设基层内冲筋,其中,预设间距在0.9m到1.1m之间;按冲筋的高度在第二预设基层内抹灰,并通过木抹子抹平,以使第二预设基层上的抹灰高度相一致;将块材铺设在经过抹灰后的第二预设基层上。

在本实施例中,素水泥浆即只包括水和水泥的混合物。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块材铺设在第二预设基层上的具体步骤为:在清理后的第二预设基层上利用洒水器浇水,从而将第二预设基层润湿,将素水泥浆设置在湿润后的第二预设基层上,用木制矩形板刮平并通过扫帚扫匀,即保证第二预设基层上具有一层素水泥浆。从第二预设基层的一侧开始利用干硬性砂浆按预设间距在第二预设基层内冲筋,其中,预设间距在0.9m到1.1m之间,即将第二预设基层通过冲筋划分为多个区域,然后按冲筋的高度在第二预设基层内抹灰,并通过木抹子抹平,以使第二预设基层上的抹灰高度相一致,最后将块材铺设在经过抹灰后的第二预设基层上。

在本实施例中,冲筋的材料与后续的抹灰材料相一致。

为了能够使得素水泥浆可靠地设置在第二预设基层上,在润湿第二预设基层之前,将块材铺设在第二预设基层上的方法还包括:将清理后的第二预设基层利用钢丝刷满刷一遍,以对第二预设基层上的光滑基层进行毛化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将清理后的第二预设基层利用钢丝刷满刷一遍,即将第二预设基层每个区域都需要通过钢丝刷刷一遍,尽量保证第二预设基层的各个区域的毛化程度相一至。

优选地,在第二预设基层内抹灰的方法包括:在相邻两个冲筋之间设置砂浆,利用木抹子搓平砂浆,以使冲筋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砂浆;在抹灰后的第一预设基层上利用洒水器浇水,其中,利用木抹子搓平砂浆24小时后,利用洒水器浇水。

优选地,在第二预设基层内冲筋之前,将块材铺设在第二预设基层上的方法还包括:在设置有素水泥浆的第二预设基层上铺灰,其中,利用扫帚扫匀素水泥浆的速度与铺灰的速度相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当将素水泥浆设置在第二预设基层上后,需要在素水泥浆层上设置铺设一层白灰砂浆。在具体操作时,由于素水泥浆需要通过扫帚扫匀,然后再扫匀的素水泥浆上抹灰。为了能够保证设置素水泥浆的速度与铺灰的速度一致,即利用扫帚扫匀素水泥浆的速度与铺灰的速度相一致可以理解为:扫帚每分钟扫匀素水泥浆1个平米,则在素水泥浆上每分钟铺灰一个平米,从而可以在扫匀素水泥浆完成后,铺灰也可以随之完成。

优选地,将轻钢龙骨吊装至第三预设基层上的方法包括:在第三预设基层上划出龙骨分档位置线;将表面刷防锈漆的吊杆按照分档位置线依次安装在第三预设基层上;将组装有吊挂件的主龙骨安装到吊杆上;将次龙骨安装在吊挂件上。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将轻钢龙骨吊装至第三预设基层上时,先在第三预设基层上划出龙骨分档位置线,即规划好各个轻钢龙骨的吊装位置,给出一个基本的划分区域。然后将表面刷防锈漆的吊杆按照分档位置线依次安装在第三预设基层上,随之将组装有吊挂件的主龙骨安装到吊杆上,最后将次龙骨安装在吊挂件上。

考虑到室内吊装轻钢龙骨的面积较大,将轻钢龙骨吊装至第三预设基层上之前,室内装修施工方法还包括:按照第三预设基层的结构样式制作样板间,在样板间内完成管线、通风道、灯以及轻钢龙骨的安装,并确定好固定方式和安装位置;按照确定后的固定方式和安装位置,将轻钢龙骨吊装至第三预设基层上。

在本实施例中,样板间的设置与实际室内的第三预设基层的设置呈比例还原,从而可以试吊装的可靠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室内装修施工方法通过清理室内的基层表面后再进行后续的基层表面装修,可以避免装修后的基层表面出现不平整的问题。在具体装修过程中,清理基层表面的浮土、砂浆以及残留液体,将基层表面划分为第一预设基层、第二预设基层以及第三预设基层,将涂料喷涂至第一预设基层上形成了涂料基层,将块材铺设在第二预设基层上,将轻钢龙骨吊装至第三预设基层上。本发明的室内装修施工方法通过清理室内的基层表面后再进行后续的基层表面装修,可以避免装修后的基层表面出现不平整的问题,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室内装修施工方法会出现装修表面不平整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