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5576发布日期:2018-09-14 20:4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屋面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建筑物屋面直接受到阳光照射、雨雪侵蚀,屋面容易出现裂纹、漏水及窜水等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在屋面结构体的外表面铺设防水结构。

如公告号为CN205077733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屋面防水屋面板,其包括:屋面板基层,用于提供支撑,在屋面板基层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水层、混凝土找平层和硬泡聚氨酯保温找坡层,实现了多重防护不漏水,不窜水、不渗漏的功能。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在面板上安装一些天线、广告牌、水箱等,易局部破坏第一防水层,导致雨水会积聚在破环的地方无法排出,长此以往会第一防水层下方结构出现渗水、漏水现象,最终导致屋面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防水结构,通过排水层的设置,可将从防水层中漏下的水排出,避免排水层以下结构出现渗水、漏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有上至下依次包括设置在屋面上的防水层、保温层和找平层,还包括设置在防水层和保温层之间的排水层;所述排水层包括多块拼接的排水板,所述排水板内部开设有排水通道,且相邻排水板内的排水通道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水层被外力破坏形成裂缝时,雨水积聚和下渗,通过排水层设置,阻止积水下渗,保护排水层以下的结构;同时当排水层一部分同时被破坏时,通过设置排水通道,可以将积水和下渗的水通过排水通道排出,避免雨水在排水层以下结构处集聚,从而达到避免排水层以下结构出现渗水、漏水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通道的截面呈拱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水板内部开设排水通道之后,排水板的承重能力下降,而拱形的排水通道能够提高排水板的承重能力强,使排水板在开设排水通道后也不容易被破坏,提高了排水板结构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通道呈网格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局部水流较大或者其中一条排水路径被堵塞时,可将水流分散至其他路径,提高排水效率,避免水流被堵塞在排水通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板呈长方体设置,所述排水板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排水板的连接块和与连接块配合连接的连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相邻的排水板通过连接块和连接槽连接拼合,避免相邻的排水板发生脱离现象,提高相邻排水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且连接块能沿着连接槽滑动,方便排水板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底部开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排水通道的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相邻排水板拼接处有水沿着连接块和连接槽的连接处漏下来时,漏下的水会集中到导水槽,再通过导水槽底部的漏水孔将水引到排水通道中,避免水从拼接处漏到保温层,进而破环保温层。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排水板连接处均涂有防水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进一步密封排水板衔接处,避免水的渗漏,保护下方的保温板。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板与防水层和/或保温层连接处均设置有用于提高连接强度的粗糙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粗糙面的设置可提高连接板与防水层和/或保温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连接处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粗糙面包括点状凸起或波浪形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连接板与防水层和/或保温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连接处的连接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排水层的设置,当防水层被破坏后能阻挡水进入保温层及以下结构;当排水层局部被破坏后,通过排水通道的设置,将积水和漏水从排水通道排出,避免积水现象,保护保温层和以下结构;

2.当防水层被破坏后,粘结相邻排水板的防水胶暴露在空气中,长时间会老化,通过导水槽和漏水孔的设置,可以将漏到相邻排水板交界处的水引入排水通道中,将水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排水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相邻排水板拼接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排水板;11、波浪形凸起;2、排水通道;3、连接块;31、连接槽;32导水槽;33、漏水孔;4、屋面;5、防水层;6、排水层;7、保温层;8、找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参照图1,由上而下依次包括设置在屋面4上的防水层5、排水层6、保温层7和找平层8,各层之间通过防水胶粘接。本实施例中防水层5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保温层7采用聚苯乙烯板,找平层8采用水泥砂浆。参照图2,排水层6由多块呈长方形的排水板1拼接而成,并通过防水胶粘接,本实施例中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作为防水胶。

排水板1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有波浪形凸起11,可增大排水板1与防水胶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排水板1与防水层5和保温层7之间的连接强度。排水板1内部开设有呈网格状的排水通道2,相邻排水板1之间的排水通道2连通。本实施例中,排水通道2的截面呈拱形设置,且其顶点靠近排水板1上表面,该结构的设置可提高排水板1的结构强度。另外,在排水通道2内部涂有防水涂料。

参照图3和图4,排水板1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排水板1的连接块3和与连接块3配合连接的连接槽31,可提高相邻排水板1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相邻排水板1发生脱离现象。另外,当防水层5被破坏后,粘结相邻排水板1的防水胶暴露在空气中,长时间会老化,为了避免雨水从相邻排水板1之间的连接处漏至保温层7上,在连接槽31底部开设了导水槽32,并在导水槽32底部开设有连通排水通道2的漏水孔33,可以将漏到相邻排水板1交界处的水引入排水通道2中,然后将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铺设屋面防水结构时,先将找平层8浇筑在屋面4上,等其凝固硬化后,将保温层6胶粘在找平层8上表面,然后将排水板1胶粘在保温层6上表面,相邻的排水板1之间通过连接块3和连接槽31拼接,后用防水胶将拼接处粘接;最后将防水层胶粘在排水板1上表面。

当防水层5被破坏后,水堆积在裂缝、孔洞处,无法排除,通过排水层6的设置,阻挡了水往排水层6以下的结构下渗;当排水层6局部被破坏时,水流入排水板1内的排水通道2,并通过排水通道2排出,避免出现积水现象,达到保护保温层7和以下结构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