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顶棚的面板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9350发布日期:2018-11-27 23:5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护顶棚的面板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一些历史建筑和人类遗址,由于历史久远,且长期受到日晒、雨淋、风蚀等自然力的破坏,使得一些历史建筑和遗址出现损坏的情况,例如猿人洞,猿人洞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是研究人类进化的科学依据,然而,一般猿人洞口以及洞口附近的山体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因为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遭受日晒、雨淋、风蚀等自然力的破坏,猿人洞口出现损坏的情况,以及猿人洞的内部受到自然力的影响会出现坍塌的现象。

可以为建筑或遗址等搭建一个顶棚,避免或尽量减小自然力的破坏,通常顶棚包括钢结构、钢骨架和叶片面板,钢结构可以根据待保护区域的实际情况搭建,叶片面板通过钢骨架与钢结构连接,然而,一个叶片面板对应一个钢骨架与钢结构连接会造成施工麻烦,叶片面板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对待保护区域进行顶棚搭建时存在叶片面板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保护顶棚的面板固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待保护区域进行顶棚搭建时存在叶片面板安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保护顶棚的面板固定结构,包括龙骨结构和面板连接结构,其中,所述龙骨结构与钢结构相连接,所述龙骨结构为刚性材质制成,用于阻挡自然力侵害待保护区域的叶片面板通过所述面板连接结构连接所述龙骨结构,所述龙骨结构通过所述面板连接结构与至少两个所述叶片面板相连接,所述叶片面板以矩形或环形阵列的形式布置在所述龙骨结构的上方、下方或四周,且所述龙骨结构、所述面板连接结构与其连接的所述叶片面板共同形成一个单独的组件,所述叶片面板与所述面板连接结构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叶片面板为铝板;所述叶片面板的厚度范围为2mm~4mm;所述龙骨结构采用铝型材制成;所述龙骨结构与所述叶片面板均匀所述面板连接结构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龙骨结构包括横向支架和纵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和所述纵向支架相连接且所述横向支架和所述纵向支架形成网格结构;所述叶片面板沿所述横向支架的长度方向均匀的分布在所述龙骨结构上;

所述面板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幕板连接件和承载连接件,所述幕板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叶片面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幕板连接件与所述叶片面板相连接,所述龙骨结构通过所述承载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

优选地,相临的两个所述叶片面板之间的缝隙设置有密封胶。

优选地,所述面板固定结构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两个所述叶片面板之间;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件和缓冲件限位支撑结构,所述缓冲件设置在两个所述叶片面板之间,所述缓冲件限位支撑结构与所述纵向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缓冲件限位支撑结构上,所述密封胶设置在所述缓冲件上。

优选地,所述缓冲件采用发泡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横向支架和所述纵向支架之间设置有拉杆。

优选地,所述叶片面板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叶片面板的厚度范围为45mm~55mm;所述叶片面板包括面板主体部和与所述面板主体部相连接的面板连接部,所述面板连接部卡接在所述龙骨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龙骨结构包括主龙骨和副龙骨,所述主龙骨与所述幕墙钢结构相连接,所述副龙骨设置在所述主龙骨上且与所述副龙骨与所述主龙骨相连接,所述叶片面板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分布在所述副龙骨上;

所述副龙骨包括包括上横向支架和上纵向支架,所述上横向支架和所述上纵向支架相连接且所述上横向支架和所述上纵向支架形成网格结构且每个网格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叶片面板,所述横向支架和所述纵向支架均采用铝型材制成。

优选地,所述面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面板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之间,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均与所述副龙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面板连接结构还包括卡合连接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设置在所述卡合连接部的同一侧且均匀所述卡合连接部连接,所述卡合连接部与所述副龙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顶棚的面板固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待保护区域进行顶棚的搭建时存在叶片面板安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龙骨结构通过面板连接结构与至少两个叶片面板相连接,实现将多块叶片面板通过一个钢骨架与钢结构连接,提高安装叶片面板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叶片面板为铝板时叶片面板与龙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叶片面板为铝板时面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叶片面板为中空结构时叶片面板与龙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叶片面板为中空结构时叶片面板与龙骨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主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副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一卡合部与副龙骨为一体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为同一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龙骨结构;11-横向支架;12-纵向支架;13-主龙骨;14-副龙骨;141-上横向支架;142-上纵向支架;2-面板连接结构;21-连接板;211-承载连接部;212-幕板连接部;213-栅格连接部;22-幕板连接件;23-承载连接件;24-第一卡合部;25-第二卡合部;26-卡合连接部;3-叶片面板;31-面板主体部;32-面板连接部;4-缓冲装置;41-缓冲件;42-缓冲件限位支撑结构;5-拉杆;6-铝栅格;7-密封胶;8-结构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护顶棚的面板固定结构,包括龙骨结构1和面板连接结构2,其中,龙骨结构1与钢结构相连接,龙骨结构1为刚性材质制成,用于阻挡自然力侵害待保护区域的叶片面板3通过面板连接结构2连接龙骨结构1,龙骨结构1通过面板连接结构2与至少两个叶片面板3相连接,叶片面板3以矩形或环形阵列的形式布置在龙骨结构1的上方、下方或四周,且龙骨结构1、面板连接结构2与其连接的叶片面板3共同形成一个单独的组件,叶片面板3与面板连接结构2为可拆卸连接。龙骨结构1通过面板连接结构2与至少两个叶片面板3相连接,实现将多块叶片面板3通过一个钢骨架与钢结构连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待保护区域进行顶棚搭建时存在叶片面板安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将多块叶片面板3、龙骨结构1与面板连接结构2共同形成一个组件,提高了叶片面板3的安装效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叶片面板3为铝板;叶片面板3的厚度范围为2mm~4mm,为了提高叶片面板3的强度,可以在叶片面板3的背面安装有铝栅格6;龙骨结构1采用铝型材制成;龙骨结构1与叶片面板3均匀面板连接结构2螺栓连接。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龙骨结构1包括横向支架11和纵向支架12,横向支架11和纵向支架12相连接且横向支架11和纵向支架12形成网格结构;叶片面板3沿横向支架11的长度方向均匀的分布在龙骨结构1上;

参见图2,面板连接结构2包括连接板21、幕板连接件22和承载连接件23,幕板连接件22的一端与叶片面板3固定连接,连接板21通过幕板连接件22与叶片面板3相连接,龙骨结构1通过承载连接件23与连接板21相连接,幕板连接件22可以为铝栽钉,连接时,铝栽钉一端固定在叶片面板3上,铝栽钉另一端穿过连接板21,通过铝栽钉上的螺母将连接板21连接在叶片面板3上,承载连接件23可以为自攻钉,参见图2,连接板21可以包括承载连接部211、幕板连接部212,承载连接部211与幕板连接部212相连接且承载连接部211与幕板连接部212的截面形状为“7”字型,此外,为了提高叶片面板3的强度,可以在叶片面板3上设置铝栅格6,连接板21还可以包括与铝栅格6配合的栅格连接部213,栅格连接部213与对应的铝栅格6可以通过自攻钉连接,用以提高叶片面板3与龙骨结构1的连接强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板21与叶片面板3的连接强度,栅格连接部213与幕板连接部212的连接处于叶片面板3之间有间隙,在间隙内可以填充有结构胶8,提高连接板21与叶片面板3的连接强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相临的两个叶片面板3之间的缝隙设置有密封胶7,密封胶7可以为硅酮耐候胶,相邻的两个叶片面板3之间应该有缝隙,避免相邻的叶片面板3因热胀冷缩出现相互干涉的现象;为了使得龙骨结构1上的叶片面板3更好地阻挡自然力侵害山洞,需要在相临的两个叶片面板3之间的缝隙填充硅酮耐候胶,避免雨水通过缝隙渗入。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3,面板固定结构还包括缓冲装置4,缓冲装置4设置在两个叶片面板3之间;缓冲装置4包括缓冲件41和缓冲件限位支撑结构42,缓冲件41设置在两个叶片面板3之间,缓冲件限位支撑结构42与纵向支架12可拆卸连接,缓冲件41设置在缓冲件限位支撑结构42上,硅酮耐候胶设置在缓冲件41上,缓冲装置4实现相邻的两个叶片面板3之间弹性连接,具有减震、缓冲的作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缓冲件41采用发泡聚乙烯材料制成;横向支架11和纵向支架12之间设置有拉杆5,提高龙骨结构1的强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叶片面板3为内部中空结构;叶片面板3的厚度范围为45mm~55mm,叶片面板3可以采用树脂和玻璃丝毛毡制成;叶片面板3包括面板主体部31和与面板主体部31相连接的面板连接部32,面板连接部32卡接在龙骨结构1上。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4-图7,龙骨结构1包括主龙骨13和副龙骨14,主龙骨13与钢结构相连接,主龙骨13可以是铝型材组成的铝框结构,主龙骨13上也可以设置有拉杆5,提高主龙骨13的强度,副龙骨14设置在主龙骨13上且与副龙骨14与主龙骨13相连接,叶片面板3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分布在副龙骨14上;副龙骨14包括包括上横向支架141和上纵向支架142,上横向支架141和上纵向支架142相连接且上横向支架141和上纵向支架142形成网格结构且每个网格内均设置有一个叶片面板3,横向支架11和纵向支架12均采用铝型材制成。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8-图9,面板连接结构2包括第一卡合部24和第二卡合部25,面板连接部32设置在第一卡合部24和第二卡合部25之间,第一卡合部24和第二卡合部25均匀副龙骨14相连接,参见图8,第一卡合部24可以是上横向支架141的一部分,第二卡合部25为单独的部件固定在副龙骨14上,将叶片面板3放置在第二卡合部25上,此时第一卡合部24为平板状,然后施力于第一卡合部24,使得第一卡合部24弯曲并使得面板连接部32夹设在第一卡合部24和第二卡合部25之间;作为另一实施方式,参见图9,面板连接结构2还包括卡合连接部26,第一卡合部24和第二卡合部25设置在卡合连接部26的同一侧且均匀卡合连接部26连接,卡合连接部26与副龙骨14相连接,第一卡合部24、第二卡合部25和卡合连接部26形成为一个单独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顶棚的面板固定结构,实现将多块叶片面板通过一个钢骨架与钢结构连接,提高安装叶片面板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