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力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2738发布日期:2018-11-16 20:46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力架。



背景技术:

为保证能提供稳定的反向支撑力,现有反力架中的支撑板与支撑杆之间均为固定连接设置,尺寸固定,功能单一,面对不同规格的设备以及不同工作环境需要分别配备不同尺寸规格的反力架,如此造成单个反力架的使用效率低且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适用于更多规格设备和工作环境需求、且能够保证供稳定的反向支撑力的反力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力架,其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板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通过支撑杆上下连接设置,其中,所述支撑杆相对上支撑板和/或下支撑板的一端为螺杆,所述上支撑板和/或下支撑板相对螺杆设有对应通孔,所述螺杆上分别套装有上下调节部件以及螺纹调节锁紧部件,所述上下调节部件以及螺纹调节锁紧部件分别套装在通孔的上、下侧,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通过上下调节部件做相对靠近或远离的上下调节位移,并通过螺纹调节锁紧部件相对固定设置,另外,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中需要进行上下调节的支撑板上设有水平仪。

优选的,所述上下调节部件为调节螺母,所述螺纹调节锁紧部件包括至少两个锁紧螺母。

优选的,所述上下调节部件与螺纹调节锁紧部件的相对内侧分别设有上、下垫片,所述上、下垫片分别抵接于通孔两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力架,其通过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为螺杆,并通过螺杆上套装的上下调节部件以及螺纹调节锁紧部件,对上支撑板和/或下支撑板进行相对做靠近或远离的上下位移调节,从而对反力架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使其能够适用于更多规格设备和工作环境需求,且能够保证供稳定的反向支撑力;同时增设水平仪,保证支撑板调节的水平度,使其调节一次合格,无需反复调节与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力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力架,其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杆30,所述支撑板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上支撑板10和下支撑板20,所述上支撑板10和下支撑板20之间通过支撑杆30上下连接设置,为使所述上下支撑板20之间的间距可调,以适用于更多规格设备和工作环境需求,则设置所述支撑杆30相对上支撑板10 和/或下支撑板20的一端为螺杆,所述上支撑板10和/或下支撑板20相对螺杆设有对应通孔,所述螺杆上分别套装有上下调节部件以及螺纹调节锁紧部件,所述上下调节部件以及螺纹调节锁紧部件分别套装在通孔的上、下侧,所述上支撑板10和下支撑板20通过上下调节部件做相对靠近或远离的上下调节位移,并通过螺纹调节锁紧部件相对固定设置,另外,为保证支撑板调节之后仍处于水平设置,所述上支撑板10和下支撑板20中需要进行上下调节的支撑板上设有水平仪70。具体的,所述上下调节部件为调节螺母40,所述螺纹调节锁紧部件包括至少两个锁紧螺母50,两个锁紧螺母50之间形成连锁,进一步保证对支撑板的锁紧程度。

如1图所示,所述反力架由上支撑板10、下支撑板20、以及上支撑板10 和下支撑板20之间的支撑杆30组成,其中,所述支撑杆30相对上支撑板10 的一端为螺杆,所述上支撑板10相对螺杆设有对应通孔,所述螺杆上分别套装有调节螺母40以及至少两个锁紧螺母50,所述调节螺母40和锁紧螺母50分别套装在通孔的上、下侧,且所述调节螺母40和锁紧螺母50的相对内侧分别设有上、下垫片60,所述上、下垫片60分别抵接于通孔两端,同时,所述上支撑板10上设有一水平仪70。

当需要对反力架的上下间距进行调节时,首先将四根支撑杆30上的调节螺母40分别向下旋转,解开调节螺母40和锁紧螺母50之间的连锁关系,再四根支撑杆30上的锁紧螺母50分别向上旋转,使上支撑板10处于套装在支撑杆30 上的上下自由状态,接着根据设定间距将调节螺母40旋转到对应高度,从而支撑上调节板至对应高度,再通过水平仪70查看上支撑板10是否处于水平状态,根据水平仪70对上支撑板10进行微调,直至上支撑板10处于水平状态,则通过锁紧螺母50对上支撑板10进行水平压紧。

本实用新型所述反力架,其通过设置所述支撑杆30的一端为螺杆,并通过螺杆上套装的上下调节部件以及螺纹调节锁紧部件,对上支撑板10和/或下支撑板20进行相对做靠近或远离的上下位移调节,从而对反力架上支撑板10和下支撑板20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工作需求,且能够保证供稳定的反向支撑力;同时增设水平仪70,保证支撑板调节的水平度,使其调节一次合格,无需反复调节与检测。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