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的竹木栅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5839发布日期:2018-10-13 02:26阅读:27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竹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的竹木栅栏。



背景技术:

竹制品是指以竹子为加工原料制造的产品,多为日用品,如竹篮、竹筛、竹笊篱、筲箕、竹蒸笼、炊帚、竹畚箕、竹畚斗、竹耙、箩筐、竹扁担、竹筷、竹扫帚、竹笠、竹匾、竹背篓、竹簟、竹席、竹床、竹凳、竹椅、竹躺椅、砧板、凉席、茶杯垫、窗帘等,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竹地板和竹家具等,还有一些价值较高的,如竹雕等民间工艺品。竹栅栏是由多个竹竿横向排列后在进行固定,现有的竹栅栏通常是将竹竿横向排列后在两侧分别使用固定横梁夹紧所有的竹竿,构成竹栅栏,需要借助螺钉或者捆绑绳索等辅助器具对固定横梁进行固定,生产制作时工序繁琐、耗费时间较长。另外 此种固定方式对竹竿的规格要求较高,尤其是直径的大小,固定横梁很难对直径较小竹竿进行有效的固定,因而会出现串动的问题,影响整个木栅栏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高稳定性的竹木栅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稳定性的竹木栅栏,包括栅栏主体,其栅栏主体是由左侧梁和右侧梁上部之间安装有上连接横梁、下部之间安装有下连接横梁、中部之间均布着一组以上的中部连接横梁构成,上连接横梁、一组以上的中部连接横梁和下连接横梁之间横向排列着波浪形穿插的竹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相邻的竹竿的穿插走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上连接横梁、下连接横梁和中部连接横梁的两端均设有插接部、左侧梁和右侧梁上均设有与插接部配合使用的插接孔,插接部与左侧梁和右侧梁的连接处之间均设有固定螺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相邻的上连接横梁、中部连接横梁和下连接横梁的间距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波浪形穿插的竹竿与左侧梁和右侧梁的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稳定性的竹木栅栏,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作使用方便,工序简单,利用竹竿自身的弹性与横梁配合使用固定,稳定性高,克服了现有竹栅栏采用固定横梁夹紧所有竹竿的问题,因而解决了现有制作竹木栅栏时需要使用螺钉或者绑定绳索等辅助器具完成的弊端。同时也解决了现有固定方式中出现的对直径相对较小的竹竿进行牢固时,竹竿易于发生串动的问题,对组成栅栏的竹竿的规格要求相对较低,降低了制作竹栅栏的成本。另外、也有利于提升整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竹栅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稳定性的竹木栅栏,包括栅栏主体,其栅栏主体是由左侧梁1和右侧梁2上部之间安装有上连接横梁3、下部之间安装有下连接横梁4、中部之间均布着一组以上的中部连接横梁5构成,上连接横梁3、一组以上的中部连接横梁5和下连接横梁4之间横向排列着波浪形穿插的竹竿6。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稳定性的竹木栅栏,包括栅栏主体,其栅栏主体是由左侧梁1和右侧梁2上部之间安装有上连接横梁3、下部之间安装有下连接横梁4、中部之间均布着一组以上的中部连接横梁5构成,上连接横梁3、一组以上的中部连接横梁5和下连接横梁4之间横向排列着波浪形穿插的竹竿6。相邻的竹竿6的穿插走向相反,最大化的利用竹竿6的弹性与上连接横梁3、下连接横梁4和一组以上的中部连接横梁5配合后产生的牢固性及稳定性。上连接横梁3、下连接横梁4和中部连接横梁5的两端均设有插接部7、左侧梁1和右侧梁2上均设有与插接部7配合使用的插接孔8,插接部7与左侧梁1和右侧梁2连接处之间均设有固定螺杆9,提升整体框架的牢固性。相邻的上连接横梁3、中部连接横梁5和下连接横梁4的间距相同,保证了竹竿6与上连接横梁3、中部连接横梁5和下连接横梁4相切时形成的弯曲度相同。提升整体质量。波浪形穿插的竹竿6与左侧梁1和右侧梁2的长度相同。竹竿6的波浪形是其在上连接横梁3、中部连接横梁5和下连接横梁4交叉穿插时形成的。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