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加气砖的配料布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2928发布日期:2018-10-19 23:12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用于生产加气砖的配料布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气砖制造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用于生产加气砖的配料布料系统。



背景技术: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又称作加气砖是以渣炭,石灰,水泥,石膏,矿渣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发气剂,调节剂,气泡稳定剂,经配料搅拌,浇注,静停,切割和高压蒸养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一种多孔混凝土制品。

加气砖在生产中需要将水泥、石灰等材料进行混合搅拌配料,并添加发泡物质,如铝膏,使之进入料浆中,产生氢气,形成蜂窝状透气孔,这个过程需要在50℃左右的环境下才能顺利完成。

现有配料布料系统多使用多个独立的单腔搅拌器,一个用于将渣炭、矿渣等块状原材料混合并搅碎,另一个将石灰、水泥和添加液剂等原材料进行混合,注入配料器之前进行预加热,或者再配料器中设置电加热结构,这样处理前者预加热后需要再输送,存在能量的损坏,并且操作者需要较高的经验才能判断合适的预加热问题,较难普及,后者在进行加热时,靠近加热结构的材料可能温度提升过快,而远离加热结构的材料则温度提升交底,在其中进行配料时较难配料均衡,且产生的蜂窝状气孔分布不均匀,影响产品品质。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将加热保温结构与配料器相结合,同时基于加热保温液对配料腔中材料进行加热,温度可能,不会发生局部温度过高影响加气砖品质问题的一种用于生产加气砖的配料布料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两种配料布料系统中预加热存在能量的损坏,并且操作者需要较高的经验才能判断合适的预加热问题,较难普及,而配料时加热靠近加热结构的材料可能温度提升过快,而远离加热结构的材料则温度提升交底,在其中进行配料时较难配料均衡,且产生的蜂窝状气孔分布不均匀,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加气砖的配料布料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生产加气砖的配料布料系统包括位于上部的配料器、位于中部的布料器和位于底部的模框,配料器内设置有配料腔,配料器的出料口通过输送管与布料器的进料口连接,配料器顶部设置有与配料腔连通的进料管和电机,配料腔内设置有旋转轴和旋叶,旋叶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一端与电机连接。配料器顶部设有加热保温液进料管和加热保温液出料管,配料器内设有加热保温腔,加热保温腔位于配料腔外围,加热保温腔内填充有加热保温液,加热保温腔的进液口与加热保温液进料管连通,加热保温腔的出液口与加热保温液出料管连通。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将加热保温结构与配料器相结合,加热保温液从加热保温进料管进入加热保温腔中,再从加热保温出液管中排出,持续对配料腔中材料进行加热,并降低在配料中热量的损失。

同时,加热保温液多选用比热容较高液体,如水,其温度易进行管控,由于在配料时,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使配料器中材料温度不会剧烈变化,解决了现有两种配料布料系统中预加热存在能量的损坏,并且操作者需要较高的经验才能判断合适的预加热问题,较难普及,而配料时加热靠近加热结构的材料可能温度提升过快,而远离加热结构的材料则温度提升交底,在其中进行配料时较难配料均衡,且产生的蜂窝状气孔分布不均匀,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

进一步的,加热保温腔外围套有电加热环,电加热环位于加热保温腔的上部和下部。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电加热环可以对加热保温腔中加热保温液进行加热,降低加热保温液的更换频率,同时加热保温液的比热容较大,可以吸收较高热量,并且能较为均匀的传递至配料腔中。

可选的,配料器顶部设置有加料口,加料口上连接有活动盖,活动盖上设置有通气孔。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进行配料时需要加入发泡材料,如铝膏,通过开启活动盖将铝膏加入,使之进入料浆中,产生氢气,形成蜂窝状透气孔,多余的其他从通气孔中排出。

可选的,旋叶的叶径从下至上递减。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材料刚进入配料腔时,其硬度较大,需要与旋叶进行更加充分的接触才能使至配料均匀,提高配料器的工作效率。

可选的,配料腔为圆弧形,且配料器的出料口位于圆弧形的配料腔最低点。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将配料腔设置为圆弧形,便于配料均匀的材料在配料腔底部进行堆积,从而能够顺利进入出料口再导入布料器中。

进一步的,输送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且流量控制阀靠近布料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通过将加热保温结构与配料器相结合,加热保温液从加热保温进料管进入加热保温腔中,再从加热保温出液管中排出,持续对配料腔中材料进行加热,并降低在配料中热量的损失。

2、加热保温液多选用比热容较高液体,如水,其温度易进行管控,由于在配料时,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使配料器中材料温度不会剧烈变化,解决了现有两种配料布料系统中预加热存在能量的损坏,并且操作者需要较高的经验才能判断合适的预加热问题,较难普及,而配料时加热靠近加热结构的材料可能温度提升过快,而远离加热结构的材料则温度提升交底,在其中进行配料时较难配料均衡,且产生的蜂窝状气孔分布不均匀,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

3、通过设置电加热环可以对加热保温腔中加热保温液进行加热,降低加热保温液的更换频率,同时加热保温液的比热容较大,可以吸收较高热量,并且能较为均匀的传递至配料腔中。

4、在进行配料时需要加入发泡材料,如铝膏,通过开启活动盖将铝膏加入,使之进入料浆中,产生氢气,形成蜂窝状透气孔,多余的其他从通气孔中排出。

5、材料刚进入配料腔时,其硬度较大,需要与旋叶进行更加充分的接触才能使至配料均匀,提高配料器的工作效率。

6、通过将配料腔设置为圆弧形,便于配料均匀的材料在配料腔底部进行堆积,从而能够顺利进入出料口再导入布料器中。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生产加气砖的配料布料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配料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配料器、2为布料器、3为模框、4为输送管、5为流量控制阀、6为配料腔、7为加热保温腔、8为电机、9为进料管、10为加热保温液进料管、11为旋转轴、12为旋叶、13为电加热环、14为加料口、15为活动盖、16为通气孔、17为加热保温液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用于生产加气砖的配料布料系统包括位于上部的配料器1、位于中部的布料器2和位于底部的模框3,配料器1内设置有配料腔6,配料器1的出料口通过输送管4与布料器2的进料口连接,配料器1顶部设置有与配料腔6连通的进料管9和电机8,配料腔6内设置有旋转轴11和旋叶12,旋叶12与旋转轴11连接,旋转轴11一端与电机8连接,其特征在于:配料器1顶部设有加热保温液进料管10和加热保温液出料管17,配料器1内设有加热保温腔7,加热保温腔7位于配料腔6外围,加热保温腔7内填充有加热保温液,加热保温腔7的进液口与加热保温液进料管10连通,加热保温腔7的出液口与加热保温液出料管17连通。

使用中,将加热保温结构与配料器相结合,加热保温液从加热保温进料管进入加热保温腔中,再从加热保温出液管中排出,持续对配料腔中材料进行加热,并降低在配料中热量的损失。加热保温液多选用比热容较高液体,如水,其温度易进行管控,由于在配料时,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使配料器中材料温度不会剧烈变化,解决了现有两种配料布料系统中预加热存在能量的损坏,并且操作者需要较高的经验才能判断合适的预加热问题,较难普及,而配料时加热靠近加热结构的材料可能温度提升过快,而远离加热结构的材料则温度提升交底,在其中进行配料时较难配料均衡,且产生的蜂窝状气孔分布不均匀,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加热保温腔7外围套有电加热环13,电加热环13位于加热保温腔7的上部和下部。

使用中,设置电加热环可以对加热保温腔中加热保温液进行加热,降低加热保温液的更换频率,同时加热保温液的比热容较大,可以吸收较高热量,并且能较为均匀的传递至配料腔中。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如图2所示,配料器1顶部设置有加料口14,加料口14上连接有活动盖15,活动盖15上设置有通气孔16。

使用中,在进行配料时需要加入发泡材料,如铝膏,通过开启活动盖将铝膏加入,使之进入料浆中,产生氢气,形成蜂窝状透气孔,多余的其他从通气孔中排出。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旋叶12的叶径从下至上递减。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配料腔6为圆弧形,且配料器1的出料口位于圆弧形的配料腔6最低点。

使用中,将配料腔设置为圆弧形,便于配料均匀的材料在配料腔底部进行堆积,从而能够顺利进入出料口再导入布料器中。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1,输送管4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5,且流量控制阀5靠近布料器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