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衣帽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9623发布日期:2018-12-11 21:04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智能衣帽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服装及穿戴物管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衣帽间。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水平不断的提出更高的要求,越来越注重家庭生活的舒适、安全与便利。尤其对于家居用品有着更高的要求。科技、时尚以及智能的生活必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智能家居设备也将陆续替代现今各种传统家具。当前,富人家庭的服装、鞋、袜、领带、围巾等多数并非放置于传统衣柜里,而是在楼房建筑里专门开辟的衣帽间里,衣帽间具有容量大、容纳物件种类多的优点,加上可以提高家中主人的面子。因此倍受中产阶级或以上阶层人士青睐。

然而,当前的衣帽间,其内部往往是藏有至少成千套的服装,因此在查找和整理服装以及其他装饰穿戴物的时候,主人家会非常烦恼,一般都会习惯性地雇佣保姆或管家等帮手进行人工地查找或整理。众所周知,保姆或管家等会受制于自身有限的记忆能力和识别能力,加上需要多次凭记忆和经验去匹配主人家内心的目标服装及衣帽间库内实际存放的服装,工作压力非常大,容易产生理解偏差。最后,保姆或管家等家政人员本身就是属于人员流动较大的职业,离职率颇高,新来的佣人,未必能够准确地找到主人家当前想挑选的服装和穿戴物。

当前的衣帽间依然是缺乏有效手段避免上述不足,亟待新方案解决矛盾。另外,婚庆公司、演艺服装租赁公司、广告公司等机构均具有自己的服装库,然而,此类企业的服装库管理也是遇到上述家用衣帽间的尴尬情况,企业需要聘用或培训人手来对客人进行一对一服务,如此,耗时耗精力,企业的人力成本占比也非常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智能衣帽间,用以供使用者远程挑选心仪的服装,方便使用者本人或其他帮手在衣帽间或服装库的物件进出口直接取拿已选好的衣物,摆脱常规衣帽间或服装库需要人工记忆、查找、放回时又需要摆放指定位置的各类麻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智能衣帽间,包括库房,所述的库房侧壁设有存取衣窗口,所述的库房包括本地主机、存取机器人、储衣机构和摄像装置,所述的储衣机构设于库房内,所述的存取机器人安装在储衣机构上,所述的摄像装置设于存取衣窗口,所述的本地主机分别与存取机器人和摄像装置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储衣机构包括挂衣横杆、吊轨和衣架,所述的挂衣横杆设于库房内部,平行于水平面,所述的挂衣横杆上设有若干个隔片,相邻的隔片之间形成挂衣卡位,所述的吊轨,设于挂衣横杆两侧,所述的吊轨与挂衣横杆在同一水平面错开间距,所述吊轨的两端连接与存取衣窗口上端,所述的衣架悬挂于挂衣卡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存取机器人包括行走小车、活动夹杆组、调节组件、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的活动夹杆组设于行走小车上,所述的调节组件与活动夹杆组连接,所述的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安装在行走小车面向衣服的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活动夹杆组由两平行设置的夹杆组成,所述的夹杆上设有凸起卡扣,所述的调节组件由垂直方向驱动装置、伸出长度调节装置和张合驱动装置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衣架包括挂架、挂钩以及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安装于挂钩与挂架之间的交汇处,所述的连接块的两侧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供夹杆的凸起卡扣插接其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库房的顶端设有第一新风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的库房还设有鞋仓,所述鞋仓的侧壁具有取鞋窗口;所述的鞋仓内安装有两组链轮,所述每组链轮均通过一传动链条连接,所述两链条之间安装有若干载物斗,每个载物斗的底部均安装有配重块;所述鞋仓内设有第二新风系统以及紫外线灯。

进一步的,所述的库房内还包括载物流水线,所述载物流水线包括两个转盘,以及连接于两转盘之间的输送链,所述输送链的上端安装有若干盒子,所有盒子的上端均呈开口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本地主机通过互联网与装有控制程序的手机或平板电脑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房门,所述的房门设于库房侧壁。房门用于方便人员进入库房内进行人工干预操作或维修。本装置在正常使用时,人员毋须进入库房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在库房内设置吊轨、行走小车,方便取拿衣帽间或服装库内存放的衣物,减少人员查找和整理的麻烦;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将库房内部的主机和已安装客户端应用程序的通讯设备实现通讯连接,方便预约选衣;使用者只需走到窗口前方取走或送入衣物即可轻松地完成取衣/存衣;

2、存取机器人通过其自身具有的行走小车,可以行走在吊轨的任一位置并作停留,通过活动式夹杆组,可以灵活地抓夹/脱离衣架,确保精准的取衣/挂衣操作;

3、库房内兼设有存取其他穿戴物件的装置,方便使用者本人或其帮手可以较快地拿到已选好的穿戴物件,减少人员查找和整理时的麻烦;

4、库房内具有第一新风系统,保证服装存放时的温度和湿度处于最佳环境;鞋仓内具有第二新风系统和紫外线灯,用以去除鞋仓内的异味以及避免细菌滋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存取机器人对衣架取拿操作的示意图;

图3为两夹杆与衣架之间位置的关系示意图;

图4为两夹杆凸起卡扣与衣架连接块结合操作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两夹杆凸起卡扣与衣架连接块分离操作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图1所披露实施例所对应鞋仓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7为鞋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库房;11、挂衣横杆;12、吊轨;13、存取机器人;131、隔片; 132、活动夹杆组;133、第一位置传感器;134、第二位置传感器;135、凸起卡扣;14、存衣窗口;141、第一摄像头;142、第二摄像头;15、取衣窗口;16、第一新风系统;20、鞋仓;21、链条;22、载物斗;23、取鞋窗口;24、第三位置传感器;25、第三摄像头;26、第二新风系统;27、紫外线灯;30、第一载物流水线;31、第二载物流水线;32、取物窗口;4、房门;50、衣架;51、连接块;5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新型智能衣帽间,包括:库房10、挂衣横杆11、吊轨12、衣架50、存取机器人13以及本地主机。

该库房10的侧壁处开设有存取衣窗口,存取衣窗口包括第一窗口以及第二窗口,第一窗口或第二窗口均可以作为存衣或取衣之用,此处,以第一窗口作为存衣窗口14,以第二窗口为取衣窗口15,该库房10的顶端设有第一新风系统 16,设置该第一新风系统16的目的在于向库房10内通入约23℃干燥空气,用以为服装存放提供良好的环境,避免衣物在潮湿天气长霉;在存取衣窗口外侧设有摄像装置,其中摄像装置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该存衣窗口14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摄像头141;取衣窗口15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摄像头142;此时,第一摄像头141作为存衣时供拍摄服装所用。拍好的服装图片发送至本地主机暂存。

挂衣横杆11安装于库房10的内部,平行于水平面,该挂衣横杆11安装有多个隔片131,相邻的隔片131之间形成挂衣卡位;换言之,本实用新型的挂衣横杆11上等距地分布有多个挂衣卡位。

吊轨12设于挂衣横杆11的侧方,该吊轨12与挂衣横杆11在同一水平面错开一间距,吊轨1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窗口的上端,吊轨1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窗口的上端;如此,则方便人员(不论是主人家本人抑或是雇佣工人)靠近窗前取拿服装。存衣窗口14和取衣窗口15还有另一作用,由于第一新风系统的作用,库房10内的气压稍大于库房外部的气压,库房10内湿闷的空气可从存衣窗口 14和取衣窗口15排离。

衣架50数量为多个,每个衣架50用于承载衣物并悬挂于挂衣卡位;

存取机器人13,活动地安装于吊轨12,该存取机器人13用于取拿及运输载有衣物的衣架50;

本地主机,用于暂存服装图片数据、发出操作存取机器人13的各种指令、记录挂衣卡位的地址信息以及记录当前库存量信息。

库房10还具有一房门4,房门4用于方便人员进入库房内进行人工干预操作或维修。本实用新型正常使用时,人员毋须进入库房10内。

参见图2、图3,为了更详细地披露存取机器人13与衣架50之间的取拿操作,存取机器人13包括行走小车、活动夹杆组132、调节组件、第一位置传感器133、第二位置传感器134;行走小车用于使得该存取机器人13行走于该吊轨 12上;活动夹杆组132包括两个夹杆;调节组件包括垂直方向驱动装置、夹杆伸出长度调节装置、两夹杆张合驱动装置;第一位置传感器133安装于行走小车面向衣架50的端面,并且位于一夹杆的上方;第二位置传感器134安装于行走小车面向衣架50的端面,并且位于另一夹杆的上方;

衣架50包括挂架、挂钩以及连接块51,连接块51安装于挂钩与挂架之间的交汇处,该连接块51的两侧端均开设有凹槽511,凹槽511用于供夹杆所具有的凸起卡扣135插接其中。当然,为了更精准地夹持到衣架50,衣架的连接块51处可以设有含物理标识信号的标识物,例如条码或者一种可用射频识别技术读取信息的芯片。配合第一位置传感器133和第二位置传感器134所带有的相关物理量传感器,则可以让两夹杆之间的夹持空隙更精准地对准衣架50,从而减少设备的失误率;

不论是衣帽间或服装库,使用者一般都会希望就近地将所有的衣服、配饰、穿戴物都能一次性地取拿完毕。此处,申请人提出一种优选的方案,库房10还设有鞋仓20,鞋仓20的一侧壁具有一取鞋窗口23;鞋仓内安装有两组链轮,每组链轮均通过一传动链条21连接,两链条21之间安装有若干载物斗22,每个载物斗22的底部均安装有配重块,载物斗22用于放置鞋子;鞋仓20内设有第二新风系统26以及紫外线灯27。第三摄像头25用于拍摄刚放入载物斗22时的鞋子。

另外,对于需要收纳的诸如领带、领结、头巾等较小体积的穿戴物件,申请人提出,库房内还包括载物流水线,载物流水线包括两个转盘,以及连接于两转盘之间的输送链,输送链的上端安装有若干盒子,所有盒子的上端均呈开口状。当然,如果物件不多,可以仅设置转盘,该转盘的边缘上安装有多个盒子即可,取物时,将目标物件转到接近窗口的位置即可。上述链轮、转盘均有电机提供驱动力。

为了披露新型智能衣帽间与外部配套设备的通讯连接关系,申请人提供一种新型智能衣帽间的通讯连接结构,包括:

多个新型智能衣帽间各自内部所具有的本地主机;

服务器,该服务器用于收集各新型智能衣帽间的存物数据,各本地主机与服务器通过互联网通讯连接;

装载应用程序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用于访问服务器。

为详细披露设备及整套系统的使用方法,申请人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衣帽间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两个流程:

取衣流程:

S11: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登录应用程序;

S12:显示当前库存服装后,使用者选取所需服装,确认后,服务器发送指令至该使用者对应新型智能衣帽间的本地主机,本地主机发送指令给存取机器人;

S13:存取机器人使得行走小车通过吊轨行走至该服装的侧方,存取机器人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使得两夹杆对准目标衣架;

S14:存取机器人张开两夹杆,然后两夹杆往衣架方向伸长至衣架的连接块两侧,再合拢两夹杆,此时,两凸起卡扣在两凹槽内,最后,由垂直方向驱动装置将两夹杆向上提起,两夹杆往行走小车退回一段位移;

S15:存取机器人将小车行驶至靠近第一窗口的一端或靠近第二窗口的另一端,供人员取走衣架和服装;

S16:将衣架从服装中取出。

存衣流程:

S21:为待入库的服装套入衣架;

S22:操作本地主机所具有的输入装置,通过第一摄像头或第二摄像头拍摄待入库的服装;

S23:让存取机器人停泊在第一窗口内侧或第二窗口内侧;

S24:存取机器人张开两夹杆,人员将衣架的两凹槽对准两夹杆所具有的凸起卡扣,然后两夹杆合拢,形成对衣架的夹持,再行驶至尚悬挂有衣架的挂衣卡位的侧方;

S25:存取机器人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使得衣架对准目标挂衣卡位,然后两夹杆往挂衣卡位方向伸长,再由垂直方向驱动装置将两夹杆向下放置衣架,衣架的挂钩挂扣于挂衣横杆上;

S26:存取机器人张开两夹杆,然后让两夹杆往行走小车回缩一段距离;

S27:本地主机将服装图片信息以及该服装所悬挂的挂衣卡位的地址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